張東亮
塞爾維亞地處歐洲東南部,是巴爾干半島一個內陸小國,與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接壤,國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人口718萬。它曾屬于南斯拉夫聯(lián)盟共和國,一直以來都是連接東西方的紐帶,亦被稱作“歐洲的十字路口”,多種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
去年,看到《孤獨星球》將塞爾維亞評為“最值得出行的十大目的地之一”,我又被其絕美的旅游圖片所吸引,便和朋友利用假期前往這個東歐小國。我們的國際航班從香港出發(fā),經阿布扎比9小時的轉機等待,全程20小時終于抵達了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貝城坐落在薩瓦河和多瑙河的交匯處,占據了巴爾干半島的水陸要道,被稱為“中歐的大門”,因地理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先后成為羅馬帝國、拜占庭、保加利亞、匈牙利、奧斯曼帝國等的爭奪地。
蜿蜒曲折的薩瓦河,把貝爾格萊德一分為二,一邊是古色古香的老城,一邊是現(xiàn)代化的新城。大部分代表這個國家歷史和靈魂的建筑和景點,都集中在老城區(qū)。從新城過橋去老城,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勝利者塑像。多瑙河邊冉冉升起的太陽沐浴著兩岸茂密的森林,透過郁郁蔥蔥的樹枝,還可以看到卡萊梅格丹城堡沉默的倒影,被風雨磨去棱角的古樸巖石和斑駁的紅磚建筑,與河光山色渾然一體,見證了貝爾格萊德的數千年的滄桑興衰。
天主教大教堂
徜徉在老城,沿街三兩步就是一個咖啡廳或面包甜食坊,樹蔭里、拐角處,但凡不影響正常行走的小片空地都擺滿了陽傘和桌椅。有著金色或褐色頭發(fā)的姑娘小伙身材修長勻稱、面容精致,年紀稍長的也穿著考究、氣質超群。塞爾維亞女孩平均身高1.75米,男性1.90米,在街上挺拔高挑的帥哥美女多不勝數。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或端一杯咖啡,或握一瓶啤酒低聲交談,時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
位于老城西北角最高點的卡萊梅格丹城堡,是貝爾格萊德市的地標。它像一頭猛獸,幾乎盤踞了整個山頭,獸頭恰好正對著薩瓦河與多瑙河交匯處,居高臨下扼守著多瑙河航道的咽喉。所謂兵家必爭之地須有這樣的山形地勢,還沒開打就讓仰攻者心生懼意。這座城堡要塞曾是古代的軍事重地,在數百年內,多次成功抵御來自奧斯曼帝國和北方帝國的進攻。古堡的主體始建于17世紀,但在它的內部也有一些中世紀的大門、伊斯蘭風格的墳墓和土耳其浴室。整座城堡由巨大的石塊建成,以白色為主,歷史上它曾經歷了多次修繕和擴建,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古羅馬、奧匈帝國的建筑遺風。
城堡分為四個部分,包括下城區(qū)、上城區(qū)、小卡萊梅格丹和大卡萊梅格丹,每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一進入邊門,就能看到中世紀的城堡大門,進大門后來到城堡上城,一座白色塔樓就挺立在我們的眼前,威武雄壯。城堡的平臺和空地上還陳列著許多年代不同的大炮,這些武器都曾經參加過戰(zhàn)爭。穿過白色塔樓下的城門,就來到了下城區(qū),這里是最好的俯瞰多瑙河和薩瓦河的地方。這兩條河就像兩條藍色的絲帶,流淌在歐洲大陸,陽光鋪灑在晶瑩剔透的河面上,成群的天鵝游弋在平靜的多瑙河河面上。
左:城堡山。中:喂鴿子的老人。右:歐洲棕熊
塞爾維亞的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位于該國的北部,距離首都貝爾格萊德只有70公里,有著“塞爾維亞的雅典”之稱。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現(xiàn)在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它是EXIT“歐洲最佳音樂節(jié)”的舉辦地,并且當選為2019年“歐洲青年之都”。
始建于18世紀奧匈帝國統(tǒng)治時期的老城廣場,至今依然是諾維薩德的城市中心。我們到的那天剛好是周末,人們聚集在廣場四周,有設攤販售著自己產品的,休閑漫步的,喝著咖啡聊天的,看著愜意。廣場最早是以茜茜公主的丈夫,奧匈帝國的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名字命名的,之后更名為革命廣場,現(xiàn)在被稱作自由廣場。這里有一座1894年建成的瑪麗天主教堂。哥特式的陶瓷尖屋頂色彩絢麗,閃爍著光芒,窗戶上的20幅玻璃畫為匈牙利和捷克藝術家的作品。在東歐地區(qū)的教堂中,瑪麗教堂的結構和裝飾是保存比較好的。諾維薩德還是世界十大夜生活城市之一,來到這座活力之城,一定要到當地特色的酒吧、餐吧聽著歡快的音樂,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度過一個文藝的夜晚。
市政廳位于廣場的西側,建于1895 年,為新文藝復興風格。附近還有城市畫廊、塞爾維亞國家大劇院等。穿過市政廣場走進小巷,各種酒吧鱗次櫛比,涂鴉文化和酒精文化在這里凸顯,隨便一個酒吧門口都可以成為一個拍照打卡圣地。
中塞這兩個國家的交情由來已久,早在新中國剛成立時,塞爾維亞所屬的南斯拉夫就多次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呼吁恢復我國的合法席位。南斯拉夫解體為多個國家后,塞爾維亞共和國保持了兩國之間的友誼。
1999年5月8日凌晨,位于塞爾維亞首都的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遭到北約飛機的轟炸,造成新華社記者邵云環(huán)、《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犧牲。這一事件嚴重影響了中美關系,最后以美國道歉并賠款告終。在聯(lián)合國對科索沃獨立的最終表決中,中國仍然堅決地投了反對票。
在當年被炸的中國使館舊址前,塞政府豎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面用兩國文字刻著:“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支持和友誼,并謹以此緬懷罹難烈士?!?020年3月,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在疫情發(fā)布會上直言不諱地說:“歐洲的團結,只是寫在紙上的童話罷了,面對這次疫情,能幫助塞爾維亞人民的只有中國!”
塞爾維亞既不是北約成員,也不加入歐盟,只選擇與遙遠的中國、俄羅斯交朋友,并且也是歐洲第一個對中國人免簽的國家。此外,那個帶領國足唯一一次闖進世界杯決賽圈的外籍教練米盧,就出生于塞爾維亞。
編輯:沈海晨? 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