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成 文波
工作中人們常說“一年熱、兩年溫、三年冷、四年冰”。可是在貴州省一個偏遠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派出所,有一位普通民警,不管是在部隊服役,還是轉業(yè)成為戶籍民警,為了對得住肩上的肩章,近40年來對事業(yè)的熱情和執(zhí)著一直都沒衰減過。
他,就是貴州省沿河自治縣土地坳鎮(zhèn)派出所戶籍民警——文國東。
情系國家? 炮火當中立戰(zhàn)功
1978年,高中畢業(yè)的文國東應征入伍,實現(xiàn)做一名軍人的夢想。入伍不久,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就打響了,文國東作為一名運輸兵被派上了前線,負責物資補給,傷員轉運等工作,并且還是某運輸組的組長。
1979年的一天,戰(zhàn)斗進行得很激烈,前線有20多個戰(zhàn)士負傷,急需從2號高地轉到8號高地救治,可是道路已被敵方封鎖,沿途經(jīng)常彈火紛飛,連長非常著急,于是找到文國東叫他想辦法把傷員運回來。文國東帶上4名戰(zhàn)友,開著4輛車就出發(fā),在封鎖區(qū)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觀察,他發(fā)現(xiàn)敵人的炮火每打一小時要停頓14分鐘,于是他利用這個空當帶著兄弟沖過封鎖線,安全到達了8號高地。然而當再次穿過封鎖線時,一個戰(zhàn)友的車陷入了泥潭,眼看敵人的炮火馬上就要開始,為了保護隊友,文國東果斷決定讓3名隊友負責把車弄出泥潭,自己打掩護引開敵人的火力。不曾想在掩護過程中一塊彈片砸到了他的腳上,文國東自己也成了傷員,但為了救自己的戰(zhàn)友,他帶傷開車把全體隊友和傷員全都安全地運到了8號高地,為此他被部隊記三等功一次。
戰(zhàn)斗結束后,某山頂上有6門大炮需要轉移,可是臨時公路幾乎被戰(zhàn)火摧毀,連長再次把任務交給了文國東,他帶上6名隊友就出發(fā),通過仔細的觀察和高超的駕駛技術,他帶著隊友把6門大炮安全地運了下來,再次榮立三等功。
由于文國東表現(xiàn)出色,三年義務兵滿后轉成了志愿軍,直到1991年轉業(yè)。
心系百姓? 一路汗水一路情
1992年,文國東被安排到了當時的土地坳區(qū)派出所,這年派出所剛好從人民公社那里接手戶籍工作,所有資料必須重建。剛到崗文國東就背著背包出發(fā)了。然而條件的艱苦程度是完全出乎他想象的,從區(qū)派出所到馬場村,背上背包要走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達,進村子常常是一個月才回來一次。
“背包里衣服、鞋子、蠟燭都有,在村子里待多長時間都不怕,只是在路上太辛苦了?!蔽膰鴸|說,背包里洗漱用具、換洗衣服加上整個村子的各種表冊總共有50多斤,走在平坦的道路上都是汗流浹背。走進村子,群眾對戶籍工作不是很了解,大家都不重視,每到一家都要進行耐心地交流,從生產(chǎn)生活、戶口的用處、到全村的辦理情況都得逐家逐戶地交流,每登記一戶都得花上半個小時或是更長時間。
為了提高效率,文國東白天入戶或是下到田間地頭與群眾交流了解家庭成員信息,填寫相關表冊,晚上填寫戶口本然后再送證上門。
“我從那時就深深愛上了戶籍工作,并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戶籍工作辦好。”1993年土地坳派出所原來的戶籍民警調走后,文國東主動申請并成為了一名戶籍民警。
愛崗敬業(yè)? 攻堅克難爭達標
在村里,大家都拿文國東當親人。他說自己從事戶籍工作20多年,全鎮(zhèn)90%的家庭他都去過,不是去辦證就是去送證。以前很多人叫他“小文”,現(xiàn)在人們都叫他“老文”了,特別是在他包片的村里,他和群眾相處得就像親人一樣。
他說所里人手緊,一直以來他都是包片民警。2016年自己包片的沙灣村兩戶人家因為瑣事發(fā)生抓扯,并鬧到了縣醫(yī)院,自己因為窗口工作一時走不開,所里就派其他民警和村干部到縣醫(yī)院調解,可是兩家人都說只相信老文,最后還是文國東幫助調解好了。2016年“6·26”大暴雨,文國東包片的豐巖石村,恰巧處于滑坡地帶,他凌晨2時就冒雨進村逐家逐戶動員村民們撤離……
20多年來,文國東為村民們所做的這種小事很難細數(shù)?!袄衔氖莻€實在人,什么事都為我們著想,我們就拿他當親人一樣?!蔽骞绕瑓^(qū)村民文道輪說。
20多年來,有兩任局長曾要把文國東調進縣城都被他拒絕了。文國東說自己只是習慣了與老百姓打交道,習慣了被群眾需要罷了。
由于長期坐著,文國東的雙腳顯得特別無力,如果不用手支撐,坐下后就站不起來。到重慶檢查,醫(yī)生說:“這是職業(yè)病,沒辦法治啊?!鼻澳辏膰鴸|還做過一次腎囊腫手術,可是他對工作的熱度一點也沒減少。他說:“馬上就要退休了,再過一年想做工作都沒機會了?!?/p>
面對這樣的身體,面對近40年對工作的默默付出,文國東說他無怨無悔,因為不管是做軍人,還是做民警,40年里他都沒有負過肩上的肩章。(來源:多彩貴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