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覺系列05 高鵬攝
錯覺系列23 高鵬攝
錯覺系列10 高鵬攝
錯覺系列11 高鵬攝
我出生在河北,中學和大學都在美術院校學習繪畫和設計。上學的時候畫畫需要花很多天描繪一張畫,我覺得很漫長。后來發(fā)現攝影是瞬間的藝術,一秒鐘內就決定了想要呈現的畫面,就喜歡上了攝影。大學畢業(yè)后開始在媒體行業(yè)做了七八年攝影記者,早些年喜歡搖滾樂為主的各類音樂,2005年至2010年我拍攝了一些國內搖滾音樂人肖像和演出現場照片。2008年以后,除了記錄類的攝影以外,我開始想拍一些能夠表達自己和體現個人審美趣味的作品。
最初拍攝《錯覺》系列源于一件真實的趣事:上世紀90年代,一位探險家朋友去非洲原始部落考察,酋長送給他一個狼牙獸骨做的飾品,禮物既珍貴又好看。2000年以后,他重新回到那個部落,酋長送給了他一個可口可樂罐做的工藝品,因為可口可樂在當地被視為稀罕物品,這個趣事一直讓我哭笑不得。人們所處的環(huán)境位置不同,所產生的價值觀天壤之別。我試著在《錯覺》系列作品里拍攝視覺觀念的誤會和巧合。在影視戲劇等視覺藝術里,創(chuàng)作者把現實中的人、事、物按創(chuàng)作者的意愿組合,形成誤會、沖突,于是就有了故事情節(jié),有了意思。我在攝影里把人和景物按個人趣味重構組合,編排形成了荒誕而略帶黑色幽默的畫面。
我喜歡影像藝術家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的作品。他的視頻影像有些利用人物和水、火等元素重構組合,有的利用倒放、慢動作等視覺手法創(chuàng)作。主題關注人類的境遇和命運,畫面和場景布置有一種近乎宗教的崇高感。我在攝影里,有時也運用一些顛倒視角來編排畫面,制造視覺誤會和沖突?!跺e覺》里有一張作品是在立交橋下拍攝的三個躺在地上的人,伸直手臂,畫面顛倒過來就好像人在天空飛翔。
我的作品有的來源于生活中的靈感,是想象出來的畫面,然后畫出草圖,尋找合適的場景和模特拍攝出來的,有一些是看到日常生活周邊有趣的場景,覺得適合拍攝,然后根據場景再布置安排畫面,從而拍攝出來的。比如,有一個人站在球形建筑前的畫面,我在北京門頭溝地區(qū)發(fā)現了這個荒廢的球形建筑,覺得巨大又荒誕,就找朋友做模特,身上綁上氣球,然后站在這個球形建筑前拍攝,形成了這張畫面。人物身上的球和巨大的球形建筑形成對比,導致畫面有一種莫名的荒誕。后來,這個球形建筑被拆除了,我算是用自己的方式給這個建筑留了一個紀念。
世界各地人們雖然在同一個時代,但也會因為得到的信息不同、認知不同,就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立場和截然相反的觀點。堅信自己正確的人,誰又能保證自己的觀點不是一種“錯覺”呢。也許我能用攝影作品在現實和想象中建立某種連接,并找到答案。
錯覺系列20 高鵬攝
錯覺系列03 高鵬攝
錯覺系列07 高鵬攝
錯覺系列12 高鵬攝
錯覺系列02 高鵬攝
錯覺系列18 高鵬攝
錯覺系列01 高鵬攝
錯覺系列22 高鵬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