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各地中小學校聚焦黨史學習教育,創(chuàng)新形式,深入開展黨組織書記、校長上第一堂思政課活動,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故事,賡續(xù)精神血脈,厚植家國情懷,引導中小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各地中小學校“思政第一課”精準聚焦師生思想特點,找準切入點,生動鮮活講好黨的故事,引導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深圳實驗學校以“黨的傳家寶之群眾路線”為主題開展“思政第一課”,勉勵學生把個人學習與未來的前途融入祖國發(fā)展的洪流中,積極投身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火熱實踐,創(chuàng)造出與時代同輝的精彩人生。江門市北苑小學為師生上了一堂題為“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特別思政課,以“在喀喇昆侖高原的邊防軍人”為線索,講述邊防戰(zhàn)士們用生命捍衛(wèi)守護祖國的故事。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金禧小學、乳源桂頭中學、乳源中學等以校園文化為依托,以黨史教育內容為主,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積極營造“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振奮的“思政第一課”。
各地中小學校因時因地,用好“家門口”的紅色資源,以師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導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各地中小學校以現(xiàn)場直播等形式“云”端相聚,用詳實豐富的網(wǎng)上資源,開展“思政第一課”,傳承紅色基因,汲取黨史精神營養(yǎng)。東莞市依托央視“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推出的《美術經(jīng)典中的黨史》資源,選取油畫《五四運動》供學生賞析,讓同學們在學習活動中了解百年黨史,并發(fā)動學員與父母分享學習感悟,補足精神之鈣。珠海市香洲區(qū)潮聯(lián)學校以“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用視頻《為什么入黨》,帶領同學們深入學習優(yōu)秀黨員代表的先進事跡。河源市博愛學校通過校園直播的方式上題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思政第一課”,深刻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治理效率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優(yōu)勢,勉勵師生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
各地中小學校精心組織、全面鋪開,聚焦黨史學習教育紛紛開講“思政第一課”,掀起學習熱潮。截至3月31日,江門市已覆蓋全市529所中小學校、70多萬學生。梅州市716所中小學校(含職校)“思政第一課”已達1432個課時。湛江市1096所中小學校“思政第一課”聽課人數(shù)達834728人次。揭陽市1382位中小學黨組織書記、校長為學生舉行了2346場次的“思政第一課”。中山市實現(xiàn)了全市328所中小學?!八颊谝徽n”全覆蓋。
各地中小學校通過一堂堂“思政第一課”,將歷史和現(xiàn)實、理論和實際結合,引導中小學生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黨史學習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努力肩負新時代的使命。
(來源? ?廣東省教育廳官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