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這段時間,新冠疫情反彈,為了加強宣傳,記者們紛紛深入到抗疫前線,采寫抗疫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廣播、電視、報紙、網(wǎng)絡(luò)全方位出擊,疫情防控成為媒體宣傳報道的聚焦點。為了加強傳媒中心的采編力量,縣委宣傳部抽調(diào)了一批宣傳員,由宣傳科科長張群帶隊,來到傳媒中心助陣。
張群三十歲上下,新聞系出來的碩士生,他采寫的報道,不但常見于當?shù)厥∈屑壷髁鲌罂?,不少稿件因角度新、?nèi)容實、觀點鮮明、文采飛揚,被各大媒體紛紛轉(zhuǎn)載。為此,張群在當?shù)亓粝铝恕耙恢ЧP”的美名。
張群來到傳媒中心,很快擬定了一個有針對性的報道計劃,并組建了一個戰(zhàn)地報道組,落實了分工后,立即奔赴一線采訪。
張群稍作思考,一個電話打到了縣衛(wèi)生與健康委員會。他知道,在現(xiàn)場抗疫的醫(yī)療隊員中,一定會有鮮活的報道素材。經(jīng)過與衛(wèi)健委聯(lián)系,他發(fā)現(xiàn)有個叫阿蘭的護士,父親是長年臥床不起的癱瘓老人,還有一個剛滿三歲的女兒,但她主動報名要求到第一線,組織上考慮到她的實際困難,沒有同意,但她態(tài)度堅決,最后實在拗不過她的軟磨硬泡,才批準了她。張群感覺這個阿蘭有戲。
按照了解到的地址,張群直接找到了阿蘭家。門鈴一響,開門的是一個小女孩,開口就說:“怎么不是媽媽,我還以為是媽媽回來了。叔叔你找誰?”
這一定是阿蘭的女兒了,張群邊想邊脫下鞋,就要進門?!拔沂强h里來的記者。小朋友,我來采訪你們,歡迎不歡迎啊?”
“我媽媽說了,現(xiàn)在是疫情時期,外人不能進門的。”
“婷婷,別亂說,快讓叔叔進來?!币粋€年輕男子走過來抱起婷婷,“你是縣里的記者?請進來吧?!?/p>
這一趟張群果真沒有白跑,他抓到了好幾條鮮活的素材。首先,他弄清了阿蘭為什么堅決要到第一線。兩年前,她丈夫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是一個不知名的志愿者捐獻了骨髓,才救了丈夫的命。這個好心人是誰,他們無法知道,只知道是本市的一個市民。所以,面對疫情,她豈能袖手旁觀?這是阿蘭一定要到抗疫一線的主要原因。
同時,讓張群感動的是,就在今天,阿蘭給丈夫發(fā)來了一條長長的微信,告訴他到一線后,如何日夜奮戰(zhàn),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又充滿著危險,但是,她與同事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她們相互鼓勵,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讓每一個確診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療。阿蘭還說她非常想念婷婷,也十分牽掛這個家,但她現(xiàn)在是一個上了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沒有后退的理由,她多么盼望疫情早日結(jié)束,好回去與家人團聚。
這條微信里表達的感情是那樣的真實,沒有絲毫的矯情造作,字里行間流露的是一個普通醫(yī)護工作者的真情實感。微信的后面,阿蘭還發(fā)了幾張工作照,其中一張是剛脫下防護服的面部特寫,只見阿蘭的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她反復叮囑丈夫,千萬不要讓婷婷看到這些照片,怕孩子見到媽媽這個樣子會嚇著。阿蘭流著淚說,她好擔心,回來后孩子見到她這副慘不忍睹的樣子,會不認識媽媽了。
張群的心被深深地感動了。很快,一篇題為《一封家書背后的人間大愛》的報道就完稿了。因為素材好,加上張群有真情實感,文筆又好,這篇報道連他自己看了都會忍不住掉下淚來。他想,明天縣報的頭版頭條,肯定就是它了。
張群打開微信,找到媒體中心主任的微信號,把稿子發(fā)了過去。
發(fā)完稿子,張群對主任說:“我說大主任,我寫了篇稿子,剛發(fā)你微信上了,請你審一下,看看能不能上明天的頭條。”
媒體中心的趙主任是個與他年齡不相上下的大美女,聽到他的話,就說:“好,我馬上拜讀,我想‘一支筆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同凡響?!?/p>
不大一會兒,趙主任看完了稿子,她問張群:“不錯,這篇報道的確很感人,明天就上頭條吧。我說張科長,這么好的料,你是怎么挖到的?”
“我親自到阿蘭的家里,通過深入采訪才得到的?!睆埲翰粺o得意地說。
“什么?你說什么?你到她家里去采訪的?”趙主任突然聲音高了起來。
“當然了,不到現(xiàn)場,哪弄得到這么鮮活的第一手材料?!?/p>
“你給我過來。”想不到趙主任突然高聲吼了起來。
辦公室里正在埋頭工作的人,冷不防聽到趙主任一聲大吼,不由都抬起頭來,驚詫地看著她,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
不一會兒,張群來到主任面前說:“怎么啦?我說大主任,你有什么話就好好說,犯得著……”
“你知不知道我們最近出臺的采訪紀律?知道不知道疫情防控的規(guī)定?你這樣擅闖民宅,這不是去采訪,是去害人!”趙主任越說聲音越高。
“我還以為我犯了什么罪,不就是進了一下她家嘛,我既戴了口罩也戴了手套,進門又脫了鞋,也沒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我害什么人了?”張群的聲音也不免高了起來。
“戴了口罩手套,你以為就沒事啦?病毒是怎么傳播的你難道不知道?采訪紀律講得很清楚,不能進門采訪!這你都忘了?作為宣傳科長帶頭違反紀律,你知道性質(zhì)有多惡劣嗎?”趙主任越說越氣憤。
“你以為你是誰,在大庭廣眾之下隨便訓斥人,簡直不可理喻?!毕氩坏綇埲阂册樹h相對起來。
令人想不到的是,只見趙主任漲紅了臉,指著張群大聲呵斥道:“你給我滾出去!”
在場的人一下都驚呆了,想不到一個傳媒中心的主任,竟然當眾大罵宣傳科長滾出去。人們紛紛議論。有人說,主任當眾大罵宣傳科長,不單單是科長不遵守采訪紀律,事情沒那么簡單,倆人肯定有積怨;有人說,科長遭到羞辱,豈會善罷甘休,今后有得好戲看;更有人振振有詞地說,知道為什么這次部里要派張群來嗎?據(jù)說部里對趙主任早有看法,這張群是要來取代趙主任的。
其實,好多事,表面上看起來很復雜,一旦解開來,還真不是什么大事。你知道傳媒中心的趙主任是誰?原來她是張群的妻子。最近,倆人因都爭著去采訪正在鬧別扭,雙方都憋著一肚子氣,疫情這樣厲害,都怕對方生出什么意外來,當趙主任聽到老公走村串戶不顧一切地去采訪,一來是擔心他,二來采訪紀律確實規(guī)定不允許這樣做,一來二去,火氣就上來了。
在第二天的晨會上,趙主任首先當眾向老公道了歉,然后向大家說,張群盡管是自己的老公,但作為一個負責人,在工作場合做出這樣不理智的舉動,造成的影響很不好,她會主動向上級部門進行檢討。而張群呢,也檢討了在嚴防疫情擴散的當下,自己不該違反紀律擅自闖入人家中去采訪,這對嚴防疫情蔓延確實會帶來不利,希望大家都引以為戒。
會上,趙主任再次重申了采訪紀律。經(jīng)過了這件事,張群感觸很深。疫來如山,人命關(guān)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yī)務人員不顧個人安危日夜奮戰(zhàn)。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抗擊疫情第一線,采訪戰(zhàn)斗在那里的醫(yī)護工作者和同命運抗爭的患者,鼓舞士氣,激勵斗志,增添了人們的勇氣和信心,這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但是,除了必勝之心、責任之心,還要有謹慎之心,要時時刻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才是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