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源,周琳,陳雨嫣,沈文昌
(泰州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藥學(xué)院,江蘇泰州225300)
絮凝技術(shù)已經(jīng)在凈水處理、污水處理、污泥處理等水處理行業(yè)取得了廣泛的應(yīng)用。目前,常用的絮凝劑種類主要包括無機絮凝劑、有機絮凝劑,其中有機絮凝劑又分為有機合成高分子絮凝劑及天然高分子絮凝劑。無機絮凝劑及有機合成高分子絮凝劑目前已經(jīng)形成較為成熟的應(yīng)用市場,其絮凝效果優(yōu)良,絮凝工況條件穩(wěn)定,且使用成本較低。然而,也存在出水殘留、二次污染等問題,限制了其應(yīng)用,如鐵鹽絮凝劑出水殘留鐵超標(biāo),色度偏高;鋁鹽絮凝劑形成的絮體較輕,沉淀性能較差,殘留物對人體有害;聚丙烯酰胺的單體具有神經(jīng)毒性和三致效應(yīng)等。
微生物絮凝劑屬于天然高分子絮凝劑,其由微生物產(chǎn)生或分泌的多糖、蛋白質(zhì)、核酸等物質(zhì)組成,具有應(yīng)用范圍廣、安全無毒、易生物降解、無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根據(jù)微生物產(chǎn)絮凝劑的方式可分為微生物細胞絮凝劑、微生物細胞壁絮凝劑以及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絮凝劑。本文將根瘤菌CFCC2272所產(chǎn)的胞外多糖制備的生物絮凝劑CFCC2272-P,分別應(yīng)用于高嶺土模擬廢水、剛果紅模擬印染廢水的絮凝處理,并比較其與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鋁(PAC)的絮凝脫色效果。
100μL、1 000μL移液槍;恒溫浴鍋;SW-CJ-VS1超凈工作臺;SPX-100B-Z生化培養(yǎng)箱;IS-RDV1恒溫培養(yǎng)搖床;UV-18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等。
菌種:CFCC2272;發(fā)酵培養(yǎng)基:葡萄糖3%,尿素0.2%,酵母粉0.2%,蛋白胨0.1%,尿嘧啶0.05%,pH調(diào)至7.5;試劑:PAC、PAM、剛果紅、高嶺土(40目)。
將菌種接種至發(fā)酵培養(yǎng)基(50 mL)中,于恒溫搖床30℃,180 r/min培養(yǎng)48 h后得到CFCC2272發(fā)酵液。
將發(fā)酵液于10 000 r/min離心分離15 min,收集上清液并加入3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溶液,攪拌好后放入4℃冰箱沉淀16 h,再次放入離心機,8 000 r/min離心20 min,收集沉淀物,用70%乙醇洗滌三遍后冷凍干燥,即得到生物絮凝劑CFCC2272-P。
取100 mL濃度為2 g/L的高嶺土懸濁液,加入1 mL CaCl(質(zhì)量分?jǐn)?shù)1%)助凝劑,然后加入2 mL的不同絮凝劑溶液,快速(180 r/min)振蕩30 s,再慢速(60 r/min)振蕩1 min,靜置沉淀5 min后觀察絮體狀況,并取上清液面下1 cm處的水樣,測定其55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計算絮凝率:
式中:A-高嶺土懸濁液的初始吸光度;A-絮凝后上清液的吸光度。
取100 mL濃度為100 mg/L的剛果紅溶液,加入2 mL CaCl(質(zhì)量分?jǐn)?shù)1%)助凝劑,然后加入不同絮凝劑溶液,快速(180 r/min)振蕩30 s,再慢速(60 r/min)振蕩1 min,靜置沉淀5 min后觀察絮體狀況,并取上清液面下1 cm處的水樣,測定其497 nm波長處的吸光度,計算絮凝率,公式同上。
3.1.1 絮凝劑投加量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圖1顯示絮凝劑PAC、PAM及生物絮凝劑在2~14 mg/L的不同投加量下,對高嶺土廢水絮凝率的影響。當(dāng)絮凝劑投加量在2 mg/L時,各絮凝劑的絮凝效果均不佳,當(dāng)投加量達到6 mg/L時,PAM的絮凝率上升幅度最為明顯,投加量達到8 mg/L時,PAC的絮凝率達到最大值,PAM的最優(yōu)投藥量為10 mg/L,生物絮凝劑的最佳投藥量為12 mg/L,三種絮凝劑的最高絮凝率均能達到90%以上。
圖1 不同絮凝劑投加量對高嶺土廢水絮凝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 of flocculant on flocculation rate of kaolin wastewater
3.1.2 初始pH值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pH值會影響絮凝劑在溶液中的電解性和空間構(gòu)象,圖2顯示PAC、PAM及生物絮凝劑三種絮凝劑在溶液初始pH為2~12時,對高嶺土廢水絮凝率的影響。PAC的最佳pH值范圍在中性附近6~8,PAM的最佳pH值范圍為中性偏堿性8~12,在最佳pH值范圍內(nèi),其絮凝率均可以達到90%以上,而生物絮凝劑在pH值為4、10時均有較高的絮凝率,絮凝率受pH值影響不大,有較廣的應(yīng)用范圍。
圖2 pH值對高嶺土廢水絮凝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pH value on flocculation rate of kaolin wastewater
3.2.1 絮凝劑投加量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由圖3可見,三種絮凝劑在處理剛果紅模擬印染廢水時,最佳投藥量明顯高于處理高嶺土廢水,且絮凝率也低于高嶺土廢水。PAM的最佳投藥量為60 mg/L,PAC和生物絮凝劑的最佳投藥量均為100 mg/L,這可能與生物絮凝劑在制備時的純化程度有關(guān)。三種絮凝劑的最高絮凝率在90%左右,說明在剛果紅廢水中的絮凝效果略差于高嶺土廢水。
圖3 不同絮凝劑投加量對剛果紅廢水絮凝率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sage of flocculant on flocculation rate of dye removal
圖4 pH值對剛果紅廢水絮凝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pH on flocculation rate of dye removal
3.2.2 初始pH值對絮凝效果的影響
pH值會影響染料分子在溶液中的溶解性,從而影響其去除率。圖4顯示PAC在溶液初始pH值在8左右時,有較好的絮凝率,PAM則是在溶液初始pH值為8~10,達到最優(yōu)絮凝效果,而生物絮凝劑用于剛果紅模擬印染廢水時,在不同pH值情況下,處理效果均較為穩(wěn)定,絮凝率基本都在80%以上,有較廣的應(yīng)用范圍。
(1)對高嶺土廢水的處理,生物絮凝劑的最佳投藥量是12 mg/L,略高于PAC及PAM;最適pH值范圍為4~12,明顯較PAC及PAM適用范圍更廣,絮凝率最高可達到91.3%。
(2)對于剛果紅模擬印染廢水的處理,PAC、PAM及生物絮凝劑的投藥量都大幅度上升,且絮凝率也有所下降。生物絮凝劑的最佳投藥量為100 mg/L,最適pH范圍為6~12,最高絮凝率可達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