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自文
工資條,本是人們?nèi)粘9ぷ魃钪械囊患O其普通之物。但特殊歷史時期的工資條,如果時間久遠的話,那它所承載的時代信息、史料價值、歷史意義就非同一般,值得珍藏和研究。
筆者有幸收藏到一張1966年的工資條,這張工資條雖然不是名人之物,但它卻以最平實、最民間的角度,客觀真實地反映了上世紀60年代一位普通干部的工資收入水平。這張工資條,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證折射了當時中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狀況和所處的歷史發(fā)展階段。放在今天來看,億萬人民群眾切身的生活體會和發(fā)生在工作生活中的巨大變化,讓這張小小的工資條,更具有了珍貴的時代烙印與歷史見證意義。
2018年初秋的一天,筆者在云南省昆明市潘家灣收藏市場淘舊書,意外地在一堆紙質(zhì)資料中淘到一張工資條,另有這張工資條主人的一頁介紹信。這張工資條是1966年的,距今已有半世紀之久,平時難得見到,又頗具歷史意義,我就果斷買下了。
拿回家后仔細端詳,通過工資條和那頁介紹信所記錄的信息,可知這是1966年11月4日北京市崇文區(qū)工人文化宮干部董世錦的工資條。其為常見的表格式打印紙條,長39厘米,寬1.85厘米;行數(shù)為2行;列數(shù)大列分為7列,7大列下面又細化為24小列。除去打印的表格及字外,另外手寫的字跡有5處,分別為在工資條端頭處的手寫時間記錄:“66.11.4”;“姓名”列下手寫的:“董世錦”;“應領工資”一列的子列“合計”列下手寫的“56.00”:“扣除款項”一列的子列“會費”列下手寫的“0.56”;“實發(fā)金額”列下手寫的“55.44”;后面剩余的2大列為“領款人簽章”和“備考”列,下面皆為空白。由此可知,“文革”初期,北京市崇文區(qū)工人文化宮干部董世錦,他當月的工資為人民幣56元,扣除工會會費0.56元,他實際領到的工資為55.44元。
這張距今已經(jīng)55年的工資條,以第一手原始實物材料的形式,客觀記錄了當時北京一位普通干部的工資收入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當時中國普通干部職工整體的工資收入水平、社會物價水平乃至中國整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概貌。
如果從經(jīng)濟學和物價的可比角度研究,要算出當時55.44元的收入,相當于現(xiàn)在的多少工資收入和購買力,這需要專業(yè)人士結合相關指標和物價漲幅作精細計算。我請教了當?shù)匾晃?5歲的老先生和中孚。1966年,時年30歲的和中孚在云南鐵路部門工作,他說:“60年代,我的工資是60元左右,永久牌自行車價值160余元,縫紉機最好的約150元至180元。光有錢不行,還要很多張購物券?!蔽业囊晃慌笥亚f策元先生是一位中學老師,曾多年負責學校的會計工作,他幫我查了一下檔案,告訴我一組數(shù)據(jù):1969年10月份,云南會澤縣五星公社小街的雞蛋是7分錢1個,也就是說上世紀60年代的56元月工資可購買大約800個雞蛋。2021年7月份小街的雞蛋價格為1.2-1.5元1個,當?shù)匾晃怀趼毨蠋煹墓べY假如當月為5600元,那么他的月收入可以購買4000個左右的雞蛋。”從上述兩位人士的采訪,大約也能比對出當年56元月工資的購買力概貌。
上世紀60年代,中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還比較落后,人民群眾的工資水平比較低,社會物價水平也比較低,50余元的月工資,已經(jīng)是當時比較好的工資收入水平了。
如今,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的GDP總量已經(jīng)躍居世界第二位。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在世界東方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人類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奇跡。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地畫上句號。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jīng)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千年夢想今朝圓。在歡慶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的特殊日子,由這張難得一見的工資條,撫今追昔、憶苦思甜、飲水思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更加意氣風發(fā)的中國人民,正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目標一定能夠?qū)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qū)崿F(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