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雜志,我們圍繞“父母黏小”這一話題談了談這一代年輕人的選擇。是否陪伴在父母身邊,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命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此刻不能長久陪伴父母,不如帶父母來一次親子旅行。只是這一次,你不是“親”,而是“子”。
我媽是個退休中學(xué)歷史教師,酷愛旅游,尤其是國內(nèi)人文游。她沉迷于參觀各種冷門博物館、古寺、道觀、古墓……常對著玻璃櫥窗里一個個在我看來并不起眼的文物嘖嘖稱奇。有時感覺一上來,她便拉過一個看著順眼的游客開始講課。我們有次去徐州龜山漢墓景區(qū),文物都收藏在地下,特別陰冷,我看了一會兒就出來了。我在門口等了一個小時也不見她,只好回去找。進(jìn)去一看,她居然在墓道里面給幾個誤以為遇上講解員的游客上課呢。我哭笑不得,只好又等了十幾分鐘。@MountainX
從我小學(xué)一年級開始,每年爸媽都會帶我去旅游。他們的觀念比一般父母要開放點(diǎn),去旅游的次數(shù)比我還多。我結(jié)婚有了孩子之后幾乎沒時間旅游了,但我爸媽還是不定時地跑出去玩,偶爾想讓他們幫我照看孩子都要問他們那幾天有沒有空。我好羨慕他們啊,好想他們再帶我去旅游啊。@兔子家的螃蟹大人
每年春節(jié)我都會帶我爸去旅游。第一次帶他旅游我選了一家五星級酒店,后來發(fā)現(xiàn)老爸喜歡和當(dāng)?shù)厝私涣?,第二次就選擇了青年旅社。剛開始他看見什么東西都問多少錢,我怕他心疼錢不告訴他,他生氣地說不想像個傻子一樣什么都不知道。后來我才知道他問價格不是因為摳門,而是想了解當(dāng)?shù)氐奈飪r,跟攤販聊天也是他的樂趣所在。而老媽的旅行風(fēng)格就完全不同,路上沒有安排妥當(dāng)她會發(fā)脾氣,所以帶她出去要以舒適為主,行程不能太趕,關(guān)鍵要吃得好。我什么風(fēng)格都可以適應(yīng),不過把他倆一起帶出去,那就比較麻煩了。@Cheung
從五年前開始我有空就帶著媽媽在國內(nèi)各地旅游,最特別的一次是帶著她去了一趟首都北京,讓她見到了她夢寐已久的天安門,看了升旗儀式,爬了長城,唯一遺憾的是毛主席紀(jì)念堂當(dāng)時在整修沒能進(jìn)去。不過,后來聽我爸說,她完全沒有遺憾,反而經(jīng)常跟別人炫耀我偷偷托酒店服務(wù)員藏在生日蛋糕里的戒指。見她這么開心,我也覺得很滿足。@秋舞靜眉
幾年前我在英國念書的時候,爸媽過來看我,我趁著假期帶他們在英國游覽了一圈,第一次發(fā)現(xiàn)好脾氣的爸爸竟然會無緣無故有情緒。后來我和媽媽都猜測,也許是因為小時候都是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旅游,而現(xiàn)在這個角色變成我了,又是在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xiāng),他有失落感。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父母在逐漸老去。@Jun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