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傳躍 羅安永
以人為本,立德樹人,凸顯思想的引領,這是高考作文命題的基本原則?!凹沂隆?、天下事,事事關心”,凸顯時代特色,在任務驅動要求下,鼓勵暢所欲言表達自我看法,這是高考作文命題的顯著特征。不再回避熱點,甚至高度對接熱點,已成為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最大亮點。綜觀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全國Ⅱ卷的“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chuàng)未來”,全國新高考Ⅰ卷的“疫情中的距離與聯(lián)系”,天津卷的“中國面孔”,北京卷以“一條信息”為題,都直接指向了社會熱點;全國Ⅲ卷由“審視自我”引發(fā)的“如何為自己畫好像”,北京卷由“北斗三號”引發(fā)的“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的聯(lián)想和思考,上海卷由“意想不到的轉折”引發(fā)“人對事物發(fā)展進程”的認識和思考,這類命題都是從社會熱點話題出發(fā),讓考生辯證思索社會事理、人生事理。
高考作文的出題模式滲透著家國情懷、生命成長、價值考量等方面的理性思考,體現(xiàn)出“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的新課標指導精神,因時代特色鮮明而更接地氣。這種形式的命題,不是熟記一些經(jīng)典素材就能行文成章的。面對這種作文命題的方式,做到把握時代潮流,合理構建熱點素材庫,深度挖掘熱點素材的內(nèi)蘊,已成為決勝高考作文的重要因素。那么面對海量熱點素材,積累和儲備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注重對家國情懷的考量
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時代最強音,這樣的時代大背景自然成為高考命題的必然參照,而家國情懷無疑是作文命題最重要的內(nèi)容,這點在2020年高考作文命題中再次得到充分體現(xiàn)。因此,聚焦國家大事,奏響時代強音,暢談家國情懷的使命擔當,是高考作文備考的重要方面,這就需要考生密切關注國際、國內(nèi)有關事態(tài)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科技進步等方面的重大新聞事件,多了解如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大國崛起、百年目標、全面小康、美麗鄉(xiāng)村等聚焦國家與時代的話題,從而有針對性地積累和儲備熱點素材。如“北斗三號”讓國人振奮,讓世人矚目。在大國航天“博弈”中,北斗三號組網(wǎng)開通,標志著我國在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領域有了和美國GPS導航系統(tǒng)實力PK的“資本”,是彰顯大國地位和中國力量的國之重器?!氨倍啡枴闭宫F(xiàn)了大國雄風,能夠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并且提前完成,彰顯出科研工作者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需要深度理解和考量的。
注重對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
讓考生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思辨,引發(fā)有價值的思考,構成獨到的見解,表達深刻的感受,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題材料選取的基本原則。作文命題讓學生立足生活實際表達對時代的認識和思考,需要對當今的熱點話題素材重點關注,如文化自信、銘記鄉(xiāng)愁、道德焦慮、榜樣力量、生命信仰等話題。了解這些熱點素材,更重要的是對熱點素材時代意義的思考與分析。再看“北斗三號”熱點,北斗系統(tǒng)已成為我國科技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中國科技的一張靚麗名片,它濃縮著中國科技的不凡之路,展現(xiàn)中國人向著星辰大海進發(fā)的不屈志氣,孕育了“自主創(chuàng)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偉大事業(yè)催生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yè),在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今天,推動“兩個百年目標”盡快實現(xiàn),需要積極傳承和大力弘揚新時代“北斗精神”,聯(lián)系現(xiàn)實社會生活深入思考,就能拓寬“北斗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注重對生命成長的感悟
注重思想引領,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生命成長,形成深刻的自我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2020年作文命題體現(xiàn)得非常突出。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時代、國家、民族的關系,樹立爭做國家棟梁的遠大理想,在接力奮斗中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宏觀視野中找到個人意義,思考未來人生,無疑是高考作文寫作的主旋律。仍以“北斗三號”為例,從北斗一號工程立項開始,幾代北斗人接續(xù)奮斗,數(shù)十萬建設者聚力托舉,在追夢圓夢的偉大征程中,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在陌生領域不懈探索,在高端技術空白地帶白手起家,一次次刷新“中國速度”,展現(xiàn)“中國精度”,彰顯“中國氣度”。北斗導航橫空出世,閃耀于浩瀚星空,這種挑戰(zhàn)精神,就是給我們生命成長的最大啟示。
注重對多元思維的開拓
“分析性寫作”是高考作文命題的熱點話題,“辯證思維”是高考議論文寫作的亮點。寫作素材往往是多元化的,其呈現(xiàn)角度是多方面的,熱點素材也不例外。積累和儲備熱點材料,應當注重對材料的多元解析,這樣才能拓寬材料的使用度,做到深刻有力地支撐觀點論證。熱點素材“北斗精神”帶給我們的感悟是多方面的,如“科技引領未來”“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挑戰(zhàn)激發(fā)夢想”“實干鑄就輝煌”等。要積累和儲備熱點素材,不妨多閱讀熱點時文。熱點時文多是就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熱點話題,表達不同的觀點看法,體現(xiàn)出思維的多向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多收集一些含金量高的熱點時文,每天讀上一兩篇,不僅能夠及時了解社會熱點,做到與時代同步,而且有利于激活自我的思維方式,提升闡述問題時的思想性和嚴謹性,對當下作文命題寫作和熱點素材運用大有裨益。
積累和儲備熱點素材,是當下高考作文命題寫作必備的要求。讓社會熱點素材走進高考作文寫作,不僅可以展示開闊的視野,體現(xiàn)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注,更能使作文洋溢著鮮明的時代氣息。需要注意的是,熱點素材往往為大家所熟知,運用時不能出現(xiàn)差錯,重在對所折射問題的深度評述。
如何運用熱點素材呢?可以從2020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帶給我們的啟示中找到答案。
合理剪輯,讓熱點素材對接觀點
熱點素材往往是多維度、多層面的,運用熱點素材首先應當考慮中心表達的需要,在轉述時要緊扣論點或分論點,使熱點素材敘述與文章中心或語段中心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凸顯熱點素材的說服力,從而使熱點素材更好地論證觀點。如下面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語段。
為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精神。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篤定,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也有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甚至毀家紓難、舍生取義的犧牲。唯其如此,方能改變事物的進程,向著希望的方向發(fā)展。面對肆虐而來的疫情,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他告誡眾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可他卻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沒有飛機,就坐動車,沒有車票,就買站票。餐車上那個疲憊的身影,讓多少人的心靈為之動容!八十四歲,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跟十七年前SARS暴發(fā)時一樣,他再次奮不顧身地站了出來?!盀椤笔歉矣谇靶械挠職?,“為”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邁……(2020年上??忌丁盀椤弊之斚?,事事爭先》)
這段文字選用的熱點人物是鐘南山院士,作者運用素材時,強調(diào)疫情肆虐時鐘老“臨危受命”,本該“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卻“再次奮不顧身地站了出來”,這樣的剪輯組合凸顯出“為”的精神,具有說服力地證明了“‘為字當先,事事爭先”的中心論點。
含情表述,讓熱點素材真實動人
熱點素材多是當下典型人物事件或社會現(xiàn)象,在運用這類素材時,倘若能夠融入自己的愛憎之情、好惡之意、喜怒之色,不僅使此類素材于嚴肅中顯活潑,更能達到以情動人、真實親切的效果。如下面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語段。
面對嚴峻疫情形勢,有多少奮然而起的“逆行者”選擇舍棄安逸的生活。忘不了那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背影,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院長本可以安心治病,但在現(xiàn)實賦予他的新角色、新責任面前,果斷地選擇了接受。安逸生活與艱難抗疫的落差下,他忍受著雙腿病痛從不后悔,他想要跑得更快,戰(zhàn)勝時間,戰(zhàn)勝疫情。這樣的抗疫英雄,怎不讓人感佩?其實不只是他,許多奮戰(zhàn)于一線的醫(yī)護人員也同樣是這樣。他們有的即將結婚,卻放下了愛人的手;有的剛剛做了母親,卻放下了啼哭的嬰孩;有的想要盡孝,卻放下了病床上的老人……這些默默無聞而又無私奉獻的人,在面對疫情帶來的錯位時,勇于理性面對落差,肩負起了社會給他們的責任,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也是真正的智者。(2020年浙江考生《理智對待落差》)
這段文字選用熱點人物張定宇院長,以“忘不了那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背影”引出,用“怎不讓人感佩”的反問結束,論述中飽含著敬佩之情;接著以泛例形式,雖沒有指名道姓,但“放下了愛人的手”“放下了啼哭的嬰孩”“放下了病床上的老人”的表述,同樣具有動人心弦、撼人心靈的效果。當然,含情表述要能體現(xiàn)文章中心或觀點。
述評結合,讓熱點素材凸顯理性
選用熱點人物、熱點事件、熱點話題素材,是為了更好地表達觀點,以增強觀點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透過現(xiàn)象看實質(zhì),以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觀點辯證審視,在概述中加上評述,凸顯所用熱點素材,自然能達到更好支撐觀點的效果。如下面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語段。
“時代楷?!秉S文秀,北師大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xiāng),成為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干部。在有些人看來,也許這是個人、家庭與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從而對她充滿惋惜與同情。然而,在黃文秀看來,這是把個人、家庭與社會完美結合的人生選擇。因為,在她的人生坐標里,不僅有自己的理想信念,還有家庭的期望、社會的信任與期待,她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改變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她渴望把滿腔的熱情傾注于“扶貧攻堅”的偉大事業(yè)中。她同樣把自己這個“小我”與國家民族這一“大我”有機結合起來,讓青春煥發(fā)出別樣光彩。(2020年浙江考生《設計人生,胸懷家國》)
這段文字選用了“時代楷?!秉S文秀這一熱點人物的事例,作者在簡要概述“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成為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干部”后,用大量筆墨著重評述:先以“在有些人看來”,表明“有些人”的看法和對“她”的態(tài)度;然后以“在黃文秀看來”,并以因果推究的方式,表明“她”的思想認識。文章述評結合,凸顯出人物事例的典型性,深刻論述了“人生設計要把個人、家庭與社會完美結合起來”的觀點。
疊加鋪排,讓熱點素材發(fā)揮集束效應
疊加鋪排,就是選用多個熱點素材,圍繞中心論點對其加以整合,使之組成形式一致的句式,從而彰顯熱點素材運用的集束效應。這種形式的熱點素材整合運用方式,不僅增強語言的文采之美,還可達到論述的厚重之效。如下面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語段。
疫情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道防疫的戰(zhàn)線。普通人居家隔離,這是預防,也是參戰(zhàn)。而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護工作者,他們更是無畏的沖鋒者。當愛情遇上疫情,白衣天使李文靜放下愛人的手,選擇推遲婚期,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當病體遇上疫情,武漢金銀潭醫(yī)院院長張定宇忘掉了自我,用漸凍的身軀、以“鐵人”般的意志,托起信心與希望;當失親遇上疫情,武漢第三醫(yī)院光谷院區(qū)重癥病區(qū)的護士長蔡利萍送別了丈夫,抹去痛苦的眼淚,又回到抗疫的崗位……醫(yī)護人員白衣披甲,沖鋒在前,基層干部、人民警察、環(huán)衛(wèi)工人、快遞小哥等無數(shù)志愿者在后,為醫(yī)護人員和社區(qū)群眾筑起防護線。病毒拉開了人們的社交距離,卻讓各個群體共擔風雨,聯(lián)手抗疫。(2020年山東考生《人·城·國》)
這段文字描述“病毒拉開了人們的社交距離,卻讓各個群體共擔風雨,聯(lián)手抗疫”的現(xiàn)象。選用了“抗疫”中出現(xiàn)的李文靜、張定宇、蔡利萍三個熱點人物事例,結合人物事跡以“當……”的句式引出,相近句式組合構成排比鋪陳形式,讀之朗朗上口,氣勢強勁;三個人物事例又是逐層推進,這種疊加鋪排的集中用例形式,具有“集束效應”,彰顯厚重的效果,不僅體現(xiàn)出文章內(nèi)容的豐富充實,而且達到鮮明有力論證觀點的效果。
妙用比照,讓熱點素材彰顯營壘分明
妙用比照,就是選取內(nèi)容相近或相對的熱點素材,通過相近類比或正反對比形式,以拓展論證的寬度或深度,達到深刻說理的目的。或同向比照,或逆向比照,都具有凸顯實質(zhì)化、增強事理感的良好效果,無疑是熱點素材運用的有效方式。如下面的高考優(yōu)秀作文語段。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人們陷入了一場嚴峻的公共衛(wèi)生危急,可怕的病毒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自我的脆弱與渺小。命運休戚相關,抗疫是共同的責任。醫(yī)者仁心,護佑山河無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上,他們奮力拼搏,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提醒人們“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自己卻毅然前往武漢的鐘南山院士,身患漸凍癥卻依舊堅守一線的張定宇院長,為方便穿脫防護服而剪去秀發(fā)的護士們……他們不顧自身的安危,只為一份醫(yī)者的責任。若沒有這樣一群迎著疫情而上的人,又怎能有今日疫情的得到控制、人們得以復工復產(chǎn)呢?然而,也有一些人的行為令人不齒,確診住院治療時故意向醫(yī)護人員吐口水,回鄉(xiāng)后隱瞞出行經(jīng)歷四處游走……他們的行為與全國人民守望相助、共擔風雨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2020年新疆考生《創(chuàng)世之責,吾輩同擔》)
這段文字選用了鐘南山院士、張定宇院長和剪去秀發(fā)的護士們?nèi)齻€正面熱點人物事例,論述了抗擊疫情“醫(yī)者的責任”;以“若沒有這樣一群迎著疫情而上的人,又怎能有今日疫情的得到控制、人們得以復工復產(chǎn)呢”的反問,強調(diào)了醫(yī)者“責任”的重要意義;接著又列舉了“故意向醫(yī)護人員吐口水”“回鄉(xiāng)后隱瞞出行經(jīng)歷四處游走”這類的反面事例,雖對此沒有過多評論,但正反兩方面“強烈對比”,凸顯出有無“責任感”的差異。
高考作文注重新穎或有新意,讓熱點素材打造作文亮點,無疑是新穎或有新意的重要體現(xiàn)。熱點素材是時代的折射,具有強化事理闡述現(xiàn)實意義的獨特效果,高考作文已成為時代的一面鏡子,命題語料扣合時代脈搏,這都需要認真儲備和恰當運用熱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