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趙堂子胡同15號的思念

      2021-06-06 19:04李培禹
      北京紀事 2021年6期
      關鍵詞:王洛賓臧克家阿姨

      李培禹

      這是埋藏在我心底多年的一篇文章,幾次動筆又都放下了。我一度認為,懷念老詩人的文章,怎么也輪不到我寫,每當眼前浮現出臧老那親切的面容,尤其是耳邊回響起老詩人幾次帶著濃重鄉(xiāng)音的話語:“我對你抱有不小的希望”時,便自愧不已。

      離開臧老越久,思念愈深。2010年中秋前的一天,臧老的女兒臧小平約了幾個朋友來她的新家吃飯,有我。就在這次愉快的聚會上,小平姐給了我一個意外的驚喜:她在《臧克家全集》第一卷的扉頁上工工整整地題寫道:“小平代父親贈培禹存念? 臧小平 2010年9月?!?/p>

      捧著臧老厚厚的“全集”,一種“體溫感”傳導過來,思緒一下被再次撩撥起來,不能自已……

      都說少年記憶最清晰。那會兒,我們那條小胡同里出現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式的街頭演出。其中一個叫蘇伊的女孩舞蹈跳得特好看,許多時候,她都是主演。當時我們這群整天“混”在一塊兒的伙伴里,大概只有我是因為另一個原因喜歡盯著她多看幾眼——蘇伊的爸爸是我國詩人臧克家。那時候,詩歌的種子已埋藏在我的心里。1973年,我在北京二中讀高中時,詩情“勃發(fā)”,一口氣寫下了300多行的長詩《雷鋒和我們同在》。寫完后,自己激動不已。那天,我糊了一個大大的信封,把厚厚一摞詩稿裝進去,忐忑地交給了蘇伊。記得她瞪大了那雙美麗的眼睛看我,我趕緊轉身逃離……

      蘇伊十分認真地完成了我的托付,她把我的詩交給了剛從向陽湖干校返京不久的父親。沒幾天,《北京少年》的編輯錢世明同志就來了,他說:“我們刊物光發(fā)你這一首詩怕也登不下。但我還是來找你,一是我覺得寫得不錯,二是大詩人臧克家很欣賞呢?!痹瓉恚安粌H親筆給我改詩,還推薦給了這家少年文藝刊物。正是這首長詩“處女作”,我得以登堂入室,去面見臧克家先生。記得他給那首“長詩”打了65分,一會兒又主動說:“還可以比65分高一點兒?!闭f完,他先笑了。在場的客人也笑了,他們(記憶中好像有詩人程光銳和劉征先生)也鼓勵我說,從克家這里得一個65分,很高了!

      從那以后,我成了趙堂子胡同15號——大詩人臧克家先生寓所的常客。

      最難忘一個冬天的傍晚,在胡同里散步之后,臧伯伯竟來到了我住的大雜院來看我。那間小屋只放得下一張椅子,我趕忙讓座。他和藹地說:“還是你坐?!彼驹跁狼?,“哦,有這么多書讀?!蔽腋嬖V他都是中學老師偷偷借給我的?!澳矗脑娺x。”我把一本《臧克家詩選》遞過去。他的目光瞬間有一絲驚喜,繼而變得深沉,久久盯著那本書……忽然,他翻開詩集,很快找到某一頁,拿起我的鋼筆,在一首詩中改了一個字:“這個字印錯了,我給你改過來?!碑敃r,我心里很難過,因為那個時期,包括《臧克家詩選》在內的許多文學書籍都還是“禁書”?!澳脑娂瘯侔娴?。”我說這話,是為了安慰他。不想,老詩人卻堅定地說:“會的,一定會的!到時我要送你一本?!?p>

      兩位世紀詩人與歌者

      轉眼1974年春天到了,我高中畢業(yè)后到農村插隊去了。在京郊順義縣謝辛莊村,勞動之余,我常把“新作”寄給老詩人,每次都能接到臧老的回信。我記得,他曾在我諸如“我開著隆隆的拖拉機耕地,多像邁著正步從天安門前走過”等句子下面,用筆劃出一串圓圈兒,表示較好;有的句子旁邊則批語:“不好,缺乏生活依據?!钡鹊?。

      當知青的日子畢竟艱苦,而且那時也沒什么指望,不知何日才能回城。我在信中說,“很想您,能給我寄張近照嗎?我還想要您的字,能給我也寫一幅嗎?”幾天后,綠色的鄉(xiāng)郵員的自行車鈴聲格外清脆,我盼到了臧老的回信,而且那信封比往日的要大一些!我急切地拆開大信封,信紙中夾著一張照片和一幅墨寶,真是臧老的!老詩人在黑白照片背面寫道:“73年 小周明同志攝于北京 培禹同志 克家?!痹谝粡埐使{上,是再熟悉不過的臧老那雋秀的墨跡——

      秧田草岸竹屏風,

      疊翠遙籠晚照紅。

      相邀明朝齊早起,

      人同落日共收工。

      《晚收工》一絕,“邀”應作“約”。培禹同志存念? 臧克家 乙卯

      “相約明朝齊早起,人同落日共收工?!蔽野阉醋魇顷袄嫌盟诟尚r作的這首詩《晚收工》,在與下鄉(xiāng)插隊當知青的我共勉。

      還有一件讓我沒想到的事:也許是我在信中流露出插隊的村子比較偏僻,知青生活也屬艱苦吧,在京東盤山腳下的那個小村,居然收到了鄭曼阿姨寄來的包裹——大白兔奶糖。這是我在農村插隊期間,唯一一次收到包裹,我家都沒有給我寄過。

      終于,冬去春來。1978年,《臧克家詩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臧老沒有忘記我這個小朋友,他在扉頁上題寫了“培禹同志存正 克家”送給我。這時的我,已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我把好消息第一時間報告臧老,他高興地微笑著,還掐著指頭數著,誰考上了,誰誰也考上了。就是這天,臧老又重復了那句話:“我對你抱有不小的希望?!痹趫龅泥嵚⒁毯吞K伊都笑了。

      大學這段日子是我見老詩人最勤的時候。1979年,我們新聞系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學生刊物《大學生》雜志,由成仿吾校長題寫了刊名。我拿著第一期送給臧老看,并不知深淺地向他“約稿”,不想,臧老竟答應了。他起身進了臥室,一會兒,把一首詩稿交給我,說:“這是昨天剛完成的,就交給你們吧?!庇谑?,這首題為《臨清,你這運河岸上的古城》的詩歌,首發(fā)在我們的《大學生》上。這在當時的人大校園引起不小反響,中文系林志浩教授找到我,希望我能把他的新著《魯迅傳》送給臧老指教。我樂不得呢!臧老則把回贈的書托我?guī)Ыo林志浩先生。后來,還專門陪同林先生登門拜訪了老詩人。其實,那時臧老已經諸多事情纏身,而我每次登門都沒有預約,有時他剛剛躺下休息,聽到我來,便又起身。鄭曼阿姨每次都要沏上一杯清茶端給我。有時我來去匆匆,說:“您別客氣,我說幾句話就走?!笨舌嵚⒁陶绽愫貌瑁欢ㄗ屛液纫豢谠僮?。在臧老身邊,我不僅讀自己的習作,還經常把同學、朋友寫的詩歌讀給臧老聽,記得有楊大明、韓智勇、韓曉征等人的。臧老都給過一定的鼓勵。我和同學盧盤卿利用假期采寫了一篇報告文學《沙礫,在閃光》,也拿給臧老看,臧老不僅看了,還回信說,不錯,已推薦給一家刊物了。不久,東北的一家大型文學季刊《綠野》就寄來了樣刊,我們的習作發(fā)表了。熱情的李杰主編還親筆寫信,給了我們兩位大學生作者很大的鼓勵。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登門求教、打擾臧老的絕非我一個,類似的事數不勝數,這要占去老詩人多少時間和精力?。?/p>

      1982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日報社。臧老知道我主動要求下農村采訪,很高興,他對我說:“對,這樣才能多接觸實際,打下厚實的底子?!庇捎诠ぷ骶o張,我?guī)缀醪辉趺磳懺娏?,沒有作品,倒覺得不好意思去見臧老了。沒想到,老詩人卻依舊關心著我這個“小朋友”——寫的一些通訊報道,他也看到了。1984年8月,和王永華主任一起去郊區(qū)采訪,寫了一篇平谷農民買飛機的報道,《北京日報》在頭版突出位置發(fā)表。見報當天,臧老興奮地寫了一首《有感于京郊農民乘自購飛機青云直上》的詩。我登門去取時,知道他剛剛午休,就不讓阿姨打擾他,拿到詩稿就輕輕地離開了。兩天后,我收到了臧老的信。他語重心長地寫道:

      ……你的文字頗干凈。這些年,你到處跑,特別下鄉(xiāng)時多,積蓄了不少材料,定有不少感受,可以在心中不時醞釀,將來定會寫出好的報告文學或特寫、散文來。我對你抱有不小的希望。

      今下午你來,未進屋,我心不安。

      ……

      其實,我心里更不安,因為忙工作,好久寫不出詩來了。但我仍舊熱愛文學的心,臧老是十分理解的。1986年,當《臧克家詩選》又一次再版時,老詩人又送我一本,扉頁上仍寫著:“培禹同志正之 克家?!币院?,幾乎是臧老每有新著出版,我都能得到有他簽名的贈書。特別不能不提的是,1989年下半年到年底,我的工作、生活都曾跌到了谷底。自覺落魄,很久沒有去見臧老了。正是在這段苦悶的日子里,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個大信封,打開一看,不禁心頭一熱:臧老親筆書寫了他的詩送給我。我默默地念著——

      萬類人間重與輕,

      難憑高下作權衡。

      凌霄羽毛原無力,

      墜地金石自有聲。

      拙作一絕,錄贈培禹同志存念? 臧克家

      有一種力量油然而生,夜里難眠,我拿起筆開始寫起詩來——

      寂寞是走不出的冬天,

      北風累了,落雪無言。

      有人問你或沒人問你,

      都知道此時已是零點。

      ……

      這首題為《寂寞》的短詩,是我當時處境、心境的寫照。我從臧伯伯不棄的深厚友情中獲得了自信與堅強,在詩的結尾寫下這樣兩句——

      寂寞是一種情感,

      寂寞是一種尊嚴!

      臧老看到《北京晚報》登出了我的詩,很是為我走出命運的陰影而高興。也怪了,這以后,我創(chuàng)作激情不減,一些作品陸續(xù)得以發(fā)表,甚至其中的組詩《失去》還得了一個獎。我把這段經歷寫成一篇散文,題目就是《墜地金石自有聲》。發(fā)表后呈給臧老看,臧老又一次鼓勵我說:“我對你抱有不小的希望?!?/p>

      記憶中還有一個日子是永遠不會忘的,那是1995年7月1日,我陪從新疆來的“西部歌王”王洛賓老人去拜望他神交久矣的臧老。

      我知道,年已91歲高齡的臧老,身體一直不太好,極少會客。雖不忍上門打擾,可這天,為了實現82歲老音樂家王洛賓的心愿,我還是按響了趙堂子胡同15號那扇朱紅大門上的電鈴。來開門的是鄭曼阿姨,她熱情地讓我進院。我猶豫了一下:“今天,陪王洛賓先生逛逛北京的胡同,路過這兒,想見見臧老,不知……”

      “王先生在哪兒?快請進?!编嵚鼰崆榈財v扶著洛賓老人,一邊帶我們走進客廳。

      我們在再熟悉不過的寬敞的客廳落座后,鄭曼阿姨去臧老的書房兼臥室通報。這時,蘇伊一家三口,過來向王先生問好,蘇伊可愛的小女兒文雯連聲叫:“西部歌王爺爺好!”一會兒,臧老從書房走出來,向王洛賓伸出了雙手,王洛賓迎上前去,兩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兩位20世紀杰出的詩人與歌者的雙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那天,他們所談甚歡,話題涉及中國詩歌的民族繼承、傳統(tǒng)民歌尤其是少數民族民歌的傳播,等等。鄭曼阿姨時時要來提醒:“你心臟不好,不要太激動啊。”臧老總是揮揮手,說:“不礙事?!庇腥さ氖?,臧老的小孫女文雯,這時纏著“西部歌王爺爺”,要求爺爺唱一首歌。王洛賓風趣地說:“請客人表演,你得先表演,怎么樣?”不想,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姑娘一點也不發(fā)怵,她帶有舞蹈動作地唱起來:“掀起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細又長啊,好像那樹梢的彎月亮……”

      童聲童趣,給兩位老人帶來很大的快樂。

      臧老一邊鼓掌一邊對王洛賓說:“你的歌有翅膀,很多人都會唱……”

      洛賓老人拿出一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的《純情的夢——王洛賓自選作品集》,翻開扉頁,在上面寫了“臧克家藝兄指正 洛賓 1995年7月1日”,然后送給老詩人。臧老讓夫人取來新近再版的《臧克家詩選》,也在扉頁上寫下“洛賓藝兄存正 克家 1995年7月1日”,回贈給老音樂家。

      王洛賓翻開厚厚的詩集,對臧老說:“小朋友剛才唱完了,該我了。我即興為您的一首詩譜曲,然后唱給您聽聽,看您滿意嗎?!?/p>

      王洛賓選的是一首臧克家寫于1956年的題為《送寶》的短詩。他略作構思,便放開喉嚨——

      大海天天送寶,

      沙灘上踏滿了腳印,

      手里玩弄著貝殼,

      臉上帶著笑容,

      在這里不分大人孩子,

      個個都是大自然的兒童。

      歌聲婉轉抒情,十分動聽,臧老聽罷高興地站起來,連聲稱贊,并意味深長地說:“好聽的歌子在生活中,你的旋律是從哪兒來的?”

      王洛賓鄭重地對老詩人說:“我要再為您的詩譜寫一首曲子,會更好的?!?/p>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太快,眼看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我和王先生只好向老詩人告辭。臧老說:“今天很難得,來,我們多照幾張像吧?!彼€把一直在旁邊為我們拍照的攝影記者王瑤叫到身邊,讓女兒蘇伊為我們照了一張合影。

      當我就要邁出客廳的門時,臧老忽然叫住我,拉著我的手說:“我們兩個再留個影吧,以后機會怕不多了?!碑敃r,我對臧老的身體非常樂觀,發(fā)自內心地對他說:“您別這樣說,瞧,您的身體多健康啊?!?/p>

      就在客廳的門口,臧老緊握著我的手。王瑤早已端起相機,為我和敬愛的臧老拍下了珍貴的最后一張合影。

      此后不久,我收到了王洛賓先生從廈門寄來的信,信中附有一頁歌篇,是他為他的“藝兄”臧克家的名篇《反抗的手》創(chuàng)作的歌曲。他囑我轉交臧老。曲子用了d調,4/4拍,旋律高亢而有力。這,也許是這位作曲家最后的創(chuàng)作了。

      拿著王洛賓的歌篇和我新寫的兩篇文章,我又一次來到趙堂子胡同15號??申袄弦蛏眢w不適已住進醫(yī)院。我不死心,從盛夏到深秋一段時間,幾次叩開那扇朱紅色的大門,還是那熟悉的院落,還是那熟悉的客廳,還是那門前的海棠和丁香樹,卻仍不見臧老的身影,心里異常失落,陣陣傷感襲來,更十分惦念……

      終于,臧老的信到了:

      培禹:

      久不見,心中不時念及你;懷念你父親。(我的父親李裕義,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卻與臧老交誼不淺。父親病重中想念臧先生了,就給臧老撥了電話。臧老放下電話就來看望他。父親1992年去世時,鄭曼阿姨曾來家里表示哀悼——筆者注。)

      我患了一場重病,住院已九個月了,現在,病情好轉,在慢慢恢復中,不久將出院回家休養(yǎng)。

      得到你的文章,我與鄭曼都讀了,寫得很好……

      謝謝你送我們這么多寶貴的照片。

      握手!

      克家

      96,3,31日燈下、床上

      鄭曼蘇伊小平問好!

      作為臧老這位詩界泰斗的一個“忘年交”小友,30多年了,我曾多次得到過他的教誨和關愛。但在老詩人生命的最后幾年,耄耋之年的他久病住院。我一直想去看望,又都忍住了。

      轉眼,1999年來臨了。所在報社進行了力度較大的改革、改版,由我牽頭籌備創(chuàng)辦北京日報《生活周刊》。出于辦報的需要,也是出于對臧老的想念,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寫信請臧老給我們的《生活周刊》題寫刊名。很快,一封印有“中國作家協(xié)會”字樣的信件寄到了我手里。急忙拆開一看,是臧老那熟悉、雋秀的墨跡:“生活周刊 臧克家題”。鄭曼阿姨特別附了一封信,她在信中寫道:“克家同志久病后,已無力思考、寫作,題欄名還可以。今下午他精神較好,題就《生活周刊》,現寄上,請檢收。他年已九十有四,生活已不能自理,每時每刻都得有人照料,所幸頭腦還不糊涂,但常用字好多寫不上來了。謹告,勿念……”

      這信使我更加想念臧老,鄭曼阿姨十分理解我和許多臧老的好友、學生們的心情,她曾在電話里對我說:“等克家的病情穩(wěn)定住了,醫(yī)生允許的話,我打電話給你……”

      從此,我一直在盼一個給我?guī)硇老驳碾娫?從此,也更加想念臧老。1999年新春佳節(jié)就要到了,平生多少年來從不大會給朋友寄賀卡的我,出于對臧老的思念,精心挑選了一張賀卡,在精美的圖案旁抄寫上了臧老《致友人》詩中的名句:“放下又拾起的,是你的信件;拾起放不下的,是我的憶念。”給老人家寄了去。

      想不到,我竟收到了臧老的親筆回信。還是那再熟悉不過的藍墨水鋼筆字體,臧老在信中親切地說:

      “收到寄來的賀年卡,很欣慰,上面幾行字,多少往事來到心中,感慨系之!……多年不見,甚為想念。我二三年來,多住院。出院將近一年,借寓‘紅霞公寓養(yǎng)病,與鄭曼二人住,閉門謝客,體力不足,已94歲了。我們初識時,你才十八九歲,光陰過客,去的太多。我親筆寫信時少,因為想念你,成為例外……”

      讀著臧老的信,我的鼻子酸酸的……

      2004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之夜,臧老走了。

      新華社記者在第一時間發(fā)出的通稿這樣寫道:“我國文壇再失巨擘,99歲的著名詩人、作家臧克家2月5日晚8時35分與世長辭,一輪明月、萬家燈火伴他西行?!毕⑼ㄆ柡鴮﹃袄系某缇?,字里行間流淌著詩的意境。

      二老手挽手,相見恨晚

      臧老

      作者年輕時與臧老合影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就在這年春節(jié)期間,我給自己每天安排了一段“讀書時間”,檢出的書目中,就有臧老于1980年和2000年分別送我的《懷人集》和《臧克家舊體詩稿》兩本書。燈下靜靜地重讀臧老的散文和詩歌,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釋懷自己對臧老的思念之情。但從那一年的元宵節(jié)起,我對臧老濃濃的思念,卻無奈地變成了深深的懷念。

      今天,當我自己平生第一本詩集《失去》終于編選定稿,即將付梓時,我再一次來到位于南小街上的趙堂子胡同。在遠不是舊址的地方,寫著“趙堂子胡同”的紅底白字的牌子還保留著,但那載滿溫暖記憶的15號院落早已不復存在了,我到哪里去推開那扇朱紅色的大門?多想興沖沖地喊一聲:“臧伯伯,是我!”

      猜你喜歡
      王洛賓臧克家阿姨
      默靜在晚林中
      我的“話癆”阿姨
      老馬
      “西部歌王”王洛賓和馬步芳的半世交往
      “西部歌王”王洛賓和馬步芳的半世交往
      王洛賓
      讓民族的音樂飛翔——重溫王洛賓的音樂精神
      搜索| 马鞍山市| 南皮县| 兰考县| 泰宁县| 昭通市| 荃湾区| 罗平县| 定襄县| 丰顺县| 噶尔县| 白朗县| 平南县| 博罗县| 安仁县| 南部县| 宜川县| 安化县| 阿合奇县| 彭阳县| 合川市| 宁德市| 呼图壁县| 泌阳县| 凤城市| 静乐县| 西城区| 霍州市| 十堰市| 麻阳| 兴城市| 邵阳市| 甘孜县| 鞍山市| 西青区| 越西县| 揭阳市| 高要市| 闵行区| 河间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