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微信軟件的普及應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它架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改變了學生的作業(yè)形式,它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但是它也存在弊端,因此,班級微信交流群成了一把“雙刃劍”。
【關鍵詞】新型聊天工具;學生;班級微信群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通訊設備技術的更新以“爆炸”式的方式呈現(xiàn)于日常生活之中,我們見證著一個個新型聊天工具的誕生與興盛,促使溝通交流方式演變的齒輪運轉不衰,其中聊天軟件的出現(xiàn)和普及更是人類信息交流的一大變革,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得容易、變得方便,使“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再是夢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有將近七八億人擁有智能手機,幾乎到了成年人人手一臺的程度,而使用微信軟件的用戶已超十億人。小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耳濡目染,都學會了玩手機,但是玩手機占據(jù)了小學生的大部分課余時間,除了用于完成作業(yè)(小程序——微信的功能之一)之外,學生更多的時間是花在利用此軟件聊天、打游戲、刷朋友圈、刷明星微博……情況令人擔憂。不能不說,微信軟件成了一把“雙刃劍”,給予我們的生活以便利的同時,也是一顆極具誘惑的糖,讓學生欲罷不能。
因此,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這種新型聊天工具,使學生既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又能合理地利用它拉近與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成為班主任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正確認識“雙刃劍”,消除神秘感
這把“雙刃劍”就是聊天工具,實際是指提供基于互聯(lián)網絡的客戶端進行實時語音、文字傳輸?shù)墓ぞ摺,F(xiàn)階段,學生常用的聊天工具有QQ、微信和陌陌,鑒于開發(fā)功能的不同,學生更偏向于使用微信,因為只要有WIFI(無線局域網技術),微信就能登錄,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改一個自己喜歡的用戶名,可以下載自己喜歡的圖片作為頭像標記,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交往類型建立朋友群,可以在“朋友圈”發(fā)表自己的見聞與思緒點滴,可以留言點贊朋友的“朋友圈”,也可以通過“紅包”功能實現(xiàn)金錢來往,更可以通過“小程序”進行學習。微信功能涵蓋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可謂衣食住行、交友娛樂、學習消遣,樣樣精通。
當學生完全了解到微信軟件只是一個軟件程序,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僅此而已,就不存在偷偷地使用,更無需背著家長使用。作為家長和班主任,沒必要把微信看成是洪水猛獸,應與時俱進,認識如何使用這個“新事物”,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二、巧用“雙刃劍”,必先立規(guī)
“班級交流群”是微信軟件的一大功能。建立班級交流群的確給予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帶來很大的方便,比如,發(fā)送通知消息,只需要數(shù)秒就能完成,比起傳統(tǒng)的紙質通知更快捷、更環(huán)保;學生課堂的精彩瞬間能借助手機的拍攝功能馬上通過微信發(fā)送至班群,家長能更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感受學校教育的大方向。
盡管如此,很多班主任仍不愿意建立班級交流群,不愿意成為班級交流群的群主,也是有原因的。在日常班主任經驗分享交流中,發(fā)現(xiàn)交流群會有淪為吵架群、吐苦水群、賣廣告群的風險,雞毛蒜皮的事情會被無限放大,不知情的其他家長會跟風、斷章取義地盲目聲援,更有甚者是有些私交的家長抱團擾亂班級事務……出現(xiàn)這些情況,班主任很為難,帶負能量的言論影響了班級的團結,違背建群的初衷。
正所謂“無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這就需要在建群之初就把規(guī)矩定好,強調班級交流群的作用。筆者班是這樣規(guī)定的:(1)班級交流群只用于家校溝通交流,學生家長及監(jiān)護人方可入群,禁止無關人員加入;(2)群成員一律實名制,“XXX家長”;(3)所有言論需以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為前提;(4)只用于家校溝通交流,不作聊天使用;(5)個別突出問題只能私信交流;(6)禁止詆毀學校及師生形象。
只有大家達成共識,班級交流群才能良性發(fā)展,才能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
三、巧用“雙刃劍”,以“刃”促口頭表達能力
班級微信交流群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我們更應該把它的作用發(fā)揮得更淋漓盡致。一節(jié)課40分鐘,一個班有50個學生,平均到個人的時間每人不足一分鐘,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我們很難做到傾聽每一位學生的課堂發(fā)言并評價,而且家長也無法知道班級其他學生的情況,既不利于個體發(fā)展,也不利于班級口頭表達能力的整體提升。因此,結合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找春天》,通過班級微信交流群來完成這項任務。筆者在設計環(huán)節(jié)中加入了“班級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回家后,利用父母的智能手機,把自己觀察到的春天以口頭表達的方式上傳于班群)。在課上,筆者讓一名學生作示范,按照預設進行語音錄制,并發(fā)送至班群,內容是一個簡單的句子——“您好,我是XX同學,我想找XX同學。春天來了,我家門前的花開得可美了,快來看看吧……”學生的上傳的語音可謂百花齊放——
(1)“您好,我是XX同學,我想找XX同學。春天來了,我家的烏龜蘇醒了,探出頭來看世界呢,快來看看吧……”
(2)“您好,我是XX同學,我想找XX同學。春天來了,小蝌蚪在池塘里游來游去,你知道什么時候它才長出兩條腿呢?”
(3)“您好,我是XX同學,我想找XX同學。春天來了,黃花風鈴木嬌艷欲滴,我都已經跟它拍照留念了……”
(4)“您好,我是XX同學,我想找XX同學。春天來了,學校下發(fā)的向日葵種子抽出了嫩芽,我希望它快快成長……”
……
從上傳的語音來看,已經達到了筆者的預期:第一,實現(xiàn)了全員參與,沒有拖拉與缺傳現(xiàn)象,證明學生喜歡這種別樣的作業(yè)方式;第二,先上傳的學生會在其他學生陸續(xù)上傳后再次錄制,使自己的表達更流暢、語速更合理、用詞更生動有趣;第三,有些家長也參與其中,模仿例句與班上同學或者其他家長交流,此時的班群好不熱鬧,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氛圍;第四,一個簡單的句子,既訓練了學生禮貌用語,又能體現(xiàn)學生眼中的春天,是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實現(xiàn)手段,達到了感受春天、融入春天的情感目標。
作為教師,我們總是煞費苦心地想出各種作業(yè)形式,希望學生通過作業(yè)實踐能力、提升能力。而班級微信群的出現(xiàn),無疑為學生對作業(yè)的形式以及上交方式提供了新“土壤”,學生也樂于接受與嘗試,這把“利劍”也算是用到了實處,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應用于語文學科的口語交際、口頭作文上。
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因此,跟上時代的步伐,正視班級交流群潛藏的負面因素,恰如其分地使用班級交流群,讓班級交流群的積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平時盡可能地發(fā)布關于教育、心理、校本的文章與家長、與學生共享共勉,讓學生更好地利用這種新型聊天工具。
參考文獻:
[1]倪敏.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2]趙國忠.班主任最關鍵的管理細節(jié)[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