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仁燉豬腎湯。取益智仁20克、核桃仁30克、杜仲15克、黑豆50克、豬腎1個、生姜3片。豬腎剖開,用鹽抓一下除腥,然后洗凈切片,在沸水中焯一下?lián)破?,其余藥材清洗一下浸泡半小時。所有材料放進燉盅中,隔水燉1個小時后熄火,調(diào)味后飲湯吃料。
方中,主藥益智仁性溫入腎,可溫腎助陽、固攝腎氣。核桃有“腎果”之稱,性溫味甘,入腎、肺經(jīng),有固腎益精、止遺固澀的功效。杜仲味甘性溫,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等作用。黑豆味甘性平,色黑入腎,李時珍認為其“入腎功多,故能治水”。 豬腎“以臟補臟”,能補腎壯陽、固攝精氣。諸藥合用,溫腎固攝,可改善老年人腎氣不足、下元虛寒、氣化失司的癥狀,適合腎陽不足引起的尿失禁,伴胃寒肢冷、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神疲乏力者飲用。
黃芪桑螵蛸燉羊肉。取黃芪30克、桑螵蛸15克、白果30克、芡實30克、羊肉500克、生姜數(shù)片。羊肉洗凈切塊,焯水后撈起。其他藥材洗凈浸泡。起油鍋,加入姜片和羊肉爆一下,放入冰糖、鹽、料酒、生抽、老抽,加入一碗半清水及其他藥材,轉(zhuǎn)中小火,燜至羊肉綿軟即可。
方中,黃芪甘溫純陽,最擅補氣,李時珍稱它為“補藥之長”,側(cè)重于補肺氣。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蟲的卵鞘,有固澀止尿的功效。白果甘澀,可止帶縮尿。芡實能健脾固腎、澀精止遺。羊肉性溫,有補虛勞、活氣血的功效,特別適合老人冬季食用,暖身滋補,使藥膳味道更可口。幾味合用,可健腎益肺、固澀縮尿,適用于肺氣不足引起的尿失禁,伴怕冷自汗、聲低氣怯,容易感冒、小便清長等癥狀。 (摘自《生命時報》 劉繼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