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去拜見心理醫(yī)生,寒暄幾句,醫(yī)生看他一臉怒氣,就恭恭敬敬地起身沏茶。杯里水滿了,仍沒有停下的意思,那人急了厲聲嚷嚷:“你沒看滿了?別倒了別倒了!”
醫(yī)生說:“我慢高山,法水難入啊。”那人聽不懂一臉尷尬,緩和了語氣請教此話怎講。醫(yī)生說:“一個人傲慢就會像山,把自己的心靈活活封死,圣賢的智慧之水沒法進(jìn)去啊?!蹦侨撕艹泽@地說:“你我素不相識,憑什么說我傲慢?你怎么知道我的心靈正在經(jīng)受折磨?”
醫(yī)生說:“家敗,敗在一個‘逸’字;人敗,敗在一個‘驕’字。我一直在觀察你,你昂頭斜視一臉不屑,不是傲慢嗎?這樣的態(tài)度怎能愛別人?不愛別人,別人怎么愛你?得不到愛,怎會不痛苦?”
那人佩服不已,老老實實地傾訴了自己的困窘。原來,他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事業(yè)做大后,很多兄弟姐妹前來投靠,除夕夜他好心請大家吃飯,結(jié)果各找借口一個也沒來。更讓他難以容忍的是,有一天母親病了,他端來了一盆熱水,母親竟冷嘲熱諷:“哎呀,我可不敢讓董事長侍候!”他很生氣,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就沒人承情呢?
醫(yī)生說:“你面上有嗔啊。在親人面前,你還端著董事長的架子隨意訓(xùn)人,自以為對他們有恩就該被包容、就該高高在上,誰愿意和你把酒言歡呢?”
“面上無嗔”,好臉色是人與人交際時最好的黏合劑,沒殺氣沒嗔恨,笑容滿面,走到哪里都讓人如沐春風(fēng),受到擁戴。(摘自《演講與口才》 邱素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