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方芳
薔薇的格調(diào)更契合城市,它們適宜在鐵藝柵欄或木質(zhì)廊架之上流淌傾瀉,在老城巷陌的屋角檐前懸垂披掛,也適宜從園林的云墻花窗里探身……花與城彼此映襯,交相美好。薔薇背后,有教學樓的清朗書聲、運動場的嬉戲騰躍、辦公樓的安靜與繁忙、庭園的幽寂寧謐、尋常百姓家飲饌作息的變奏與磕碰;薔薇面前,人來車往、市聲嘈雜。薔薇在熱鬧與寂靜、忙碌與安閑中間,守候、圍擁、烘托,城市時光活色生香。
在春天尾聲,夏天開始,萬千薔薇像是倏然降臨,街巷里驅(qū)車或騎行,視線中時常闖入一抹艷影,那般艷,不是華艷美艷是鮮艷明艷,水洗過一樣清新。如果是在步行,會禁不住停駐下來,徘徊逡巡、凝視仰望,拍下繁花累累的瀑布與河流,也拍下笑渦一般的一朵,更樂于同框,薔薇花下多麗人。
薔薇像在笑,花朵綻開原本就像笑容,所有花開都是笑,有恣情大笑,有清淡微笑,有柔媚嬌笑,薔薇的笑,爽朗而節(jié)制,坦誠而嬌羞,屬于青春的笑。薔薇著色,紅中透紫,粉中泛白,白中又加入一點乳黃,沖淡平和,花瓣邊緣線條輕柔朦朧,所以無須精細勾勒,寫意又太過淺淡,若要描繪需選取水粉油彩,果斷隨性地一刷一抹,一團一團的鮮亮與迷蒙,紙上才能落下薔薇的神韻??匆娝N薇,會聯(lián)想到一系列雙聲疊韻的形容詞——繾綣、玲瓏,旖旎、翩躚、娉婷、窈窕、妖嬈、嬋媛……卻無法給薔薇加一個定語,沒有語匯可以限制概括薔薇,它們就是那樣難管難收地開著,一簇簇,一把把地開,不可回避不可拒絕地,讓人被牽絆被吸引,不自知地沉溺,唯有用一首老歌的一句歌詞喃喃感嘆,薔薇薔薇處處開。
薔薇薔薇處處開,一片華美悠遠的近代風情,有軌電車洋房石庫門,華燈迷離,衣香鬢影,樂音柔靡,歌聲甜膩,薔薇是沉默的背景,浮華里的冷靜。薔薇麗影,古時亦見,南朝柳惲說,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唐時李白說,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宋代秦觀說,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太張揚,太野逸,太曖昧,不是儒家人生追求的建功出世,也不是詩學推崇的溫柔敦厚。入畫也不多,名畫更是沒有,不代表富貴祥瑞,也無關乎志行品格名節(jié)。古人面前,薔薇是非主流審美,不是大道,只是小趣,薔薇美麗在市井中,閑情里。
薔薇,這個名字說起來,像提及一個女孩。花兒和女子向來相提并論。在我們津津樂道的才女中,林徽因溫婉清雅,睿智知性,淡泊低調(diào),一如空谷幽蘭;張愛玲精致華麗,銳利尖刻,玫瑰再貼切不過,紅玫瑰與白玫瑰都可以;蕭紅一生璀璨絢麗綻放,匆忙決絕退場,最像櫻花;丁玲天真爛漫、不羈堅忍,像滿山杜鵑,若比擬她,最好用此花另外一個潑辣的名字——映山紅;冰心細膩單純溫情脈脈,一如潔白清香的茉莉和梔子。薔薇飛揚飄動而安寧內(nèi)斂,酷似翩翩然然有林下之風,在人群里灑脫活潑,煙視媚行,顧盼生輝,又能在深閨低手斂眉,平心靜氣,繪出云靄丘壑,山林流泉,仕女花鳥的陸小曼。
《薔薇處處開》唱到“春天是一個美的新娘,滿地薔薇是她的嫁妝”,其實薔薇更像春天的嫁衣,是頭紗,是長裙,飄舉、拖曳著,點亮一個季節(jié)的生命巔峰。熏風中,坦然從容,來自春天,走向夏天,將春天交予夏天,是春天的隆重退場,也是夏天的盛大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