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取消文化”在歐美引發(fā)兩極化辯論

      2021-06-17 04:15:38侯健羽青木紀雙城陳曉航丁雨晴陳欣
      環(huán)球時報 2021-06-17
      關鍵詞:文化

      本報駐美國、德國、英國、西班牙特約特派記者 侯健羽 青木 紀雙城 陳曉航 ● 丁雨晴 陳欣

      編者的話:在通信與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達的今天,后悔買一件商品后可以取消訂單,無法按計劃去一家餐廳吃飯、去聽一場音樂會可以取消訂座,如今,一個人也成為可被“取消”的對象,這就是近年來在歐美國家盛行的“取消文化”(cancelculture)。所謂“取消文化”,簡單來說就是人們試圖集體抵制“有問題”的公眾人物、企業(yè)等,“問題”通常包括犯罪、涉種族與性別歧視、具有歷史爭議等。上周,英國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的學生投票決定,將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肖像畫從公共休息室移走,理由是女王代表了“殖民主義”,此舉被該國教育大臣痛批“荒謬”,也被輿論認為是受到“取消文化”的影響?!叭∠幕本烤故且环N問責制,還是一種對他人進行不公正懲罰的方式?在歐美國家,這已經成為一個兩極化的辯論話題。

      1

      誰成為了“被取消”的對象?

      2017年,美國好萊塢演員凱文·史派西遭人爆料涉嫌性侵丑聞,其聲望瞬間跌落谷底,所有表演機會一夜之間消失,網(wǎng)飛當時也撤下其參演的熱播劇《紙牌屋》。

      2020年6月,英國作家J.K.羅琳在社交媒體轉發(fā)一篇討論生理與衛(wèi)生文章時,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有月經的人才是女性,被猛批是針對跨性別人士的歧視?!豆げㄌ亍分酗椦葜饕巧牡つ釥枴だ椎驴死锓?、艾瑪·沃森等演員紛紛表示反對,《哈利·波特》兩個大型粉絲網(wǎng)站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宣布與J.K.羅琳劃清界限。

      今年3月,英國哈里王子及其夫人梅根接受美國主持人奧普拉專訪的節(jié)目播出后,在全世界引發(fā)軒然大波,令英國王室因種族問題等飽受批評。但英國主持人皮爾斯·摩根在“英國早晨”節(jié)目中批評梅根只是做戲,隨后英國通信管理局收到超過4萬件投訴,摩根最終辭去“英國早晨”主持人職務。

      這三件事有一個共同特征:在西方媒體報道中,它們都被認為與“取消文化”有關。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稱,這一現(xiàn)象通常是指人們通過網(wǎng)絡請愿、向其合作方致函、在社交媒體發(fā)布帶有標簽的言論等策略,讓涉事者的工作機會、商業(yè)代言、企業(yè)贊助以及網(wǎng)絡影響力“被取消”?!霸谌祟悮v史的大部分時間里,人們都在相互質疑,但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此類互動發(fā)生的地點……人類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容易被召集并加入公眾斗爭。”美國皮尤研究中心5月刊文這樣稱。

      “這是一種文化抵制,”美國密歇根大學傳播學教授中村麗莎形容,“相當于一項不加大宣傳對方、不提供財力支持的協(xié)議”。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研究非裔美國人語言的學者安妮·哈德利則稱,“這是一種集體宣言”,即“我們曾提高你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如今)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關注你……我或許沒有權力,但我有權無視你”。

      “取消文化”是如何興起的?美國VOX網(wǎng)站5月刊文稱,這一概念大約在六七年前才開始慢慢向主流輿論滲透?!叭∠幕痹L期在黑人文化內部流傳,可能是源自黑人音樂創(chuàng)作人尼爾·羅杰斯1981年的單曲《你的愛被取消》(YourLoveIsCancelled)。但“取消一個人”的概念始于1991年的電影《紐約黑街》,并于多年后在美劇《愛與嘻哈:紐約》的推動下,最終出現(xiàn)在2014年非裔用戶的推特中。VOX說,起初,“取消文化”行動主要出現(xiàn)在社交媒體上,如今越來越頻繁地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

      有媒體認為,“取消文化”開始受到公眾高度關注源于美國《紐約時報》2018年6月一篇題為“每個人都被取消了”的報道。該文列舉了當時“被取消”的一系列名人,比如說唱歌手“侃爺”、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億萬富翁比爾·蓋茨、加拿大鄉(xiāng)村音樂歌手仙妮亞·唐恩。這些人大多因不當言論陷入輿論風波,比如“侃爺”稱奴隸制是一種選擇,鄉(xiāng)村音樂歌手仙妮亞·唐恩說如果自己不是加拿大人,她會給特朗普投票。

      抵制知名人士并不稀奇,但有分析稱,起初“被取消”的名人多與一些較嚴重的“罪名”有關,比如被爆性侵丑聞的凱文·史派西和美國制片人哈維·溫斯坦,他們遭抵制被很多人認為是“罪有應得”“讓有權勢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后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名人因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或個人觀點而受大規(guī)模抵制,“取消文化”被質疑“正在失控”“矯枉過正”。

      最近兩年,“取消文化”之風愈演愈烈。美國VOX網(wǎng)站說,這與“黑人的命也是命”和“MeToo”等大規(guī)模社會浪潮也有關系。

      去年5月,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遭警察暴力執(zhí)法致死引發(fā)大規(guī)??棺h。在虛擬世界中,“取消文化”成為一些自由派網(wǎng)民的有力武器;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歷史人物成為“被取消”的對象,與奴隸主、南方邦聯(lián)及其他爭議性政治人物有關的公共紀念物遭到公眾和政府官員的“清算”。比如,弗吉尼亞州首府里士滿的抗議者推倒內戰(zhàn)期間南方邦聯(lián)軍將軍威廉斯·威克姆的雕像,密西西比州棄用含邦聯(lián)標志的州旗。

      “拆除雕像行動”從美國蔓延至英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在德國,是否要“取消”對德意志帝國首相俾斯麥的紀念至今仍為人們所討論。在他掌權期間,德國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國。在德國,以俾斯麥命名的街道有700多條,塔樓140座,他的雕像有97座?!?/p>

      2

      2.對“取消文化”的理解截然不同

      在美國維拉諾瓦大學社會學和犯罪學教授姬爾·邁克考克爾看來,“取消文化”的根基貫穿人類歷史,千百年來,社會一直懲罰違反相關社會規(guī)范的人,“取消文化”只是另一個變種。她表示,即便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集體“取消”某個對象也會營造出一種“患難與共”的氛圍,“在政治分裂的時代,這強化了一種團結感”。邁克考克爾說:“這在心理上具有陶醉作用,讓你感到自己是某群體的一部分,感覺自己是比你自身更大的事物中的一部分?!?/p>

      美國政治網(wǎng)站稱,社交媒體重塑了與他人的“邊界感”,它加強了群體身份,也改變引發(fā)憤怒的方式。過去,規(guī)范由相關機構決策、由領導層執(zhí)行,如今,規(guī)范正被人們輕點手機屏幕執(zhí)行。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針對10093名美國成年人開展民調,試圖了解公眾對“取消文化”的認知。整體上看,44%的受訪者表示聽到過不少有關“取消文化”的說法,38%的人稱從未聽說過。對“取消文化”的了解程度因年齡而異,64%的30歲以下成人表示聽到過相當多,該比例在30歲至49歲降至46%,50歲以上者僅為34%。

      對于不同人而言,“取消文化”意味著截然不同的東西。民調顯示,在了解“取消文化”的受訪者中,49%的人將其描述為“向他人問責而采取的行動”,14%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審查方式,例如限制自由言論或有關歷史被抹去,12%的受訪者將“取消文化”定性為用于傷害他人的卑鄙攻擊。

      在美國,對“取消文化”的不同理解也帶著兩黨斗爭的色彩。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大約3/4的民主黨人表示“取消文化”更有可能讓人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過半共和黨人表示這更有可能懲罰那些不應受懲罰的人。在去年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美國時任總統(tǒng)特朗普等共和黨人對“取消文化”發(fā)起猛烈攻擊,至少11名發(fā)言者(占登臺講話人數(shù)約1/3)表示“取消文化”令人擔憂。該大會的一份文件將“取消文化”描述為“抹去歷史,鼓勵無法無天的行為,有悖于思想和言論的自由交流”。

      不過美國商業(yè)內幕網(wǎng)站本月刊文說,盡管共和黨人總是抱怨“取消文化”,但他們也有自己版本的“取消”行動,比如麗茲·切尼因支持彈劾特朗普而失去自己在共和黨議員中的領導地位。VOX也稱,“取消文化”正被一些保守政客“武器化”,他們正尋求通過立法應對他們“害怕”的對象,“取消”所謂的左翼企業(yè)、組織和機構。比如,由于美國職業(yè)棒球大聯(lián)盟(MLB)反對佐治亞州投票限制法律,共和黨政客威脅通過取消其聯(lián)邦反壟斷豁免權來懲罰該聯(lián)盟?!?/p>

      3.是“群體羞辱”還是弱勢群體的“武器”?

      對于該不該支持“取消文化”,西方輿論的看法很分裂。VOX網(wǎng)站稱,有人將其視為一種形式的“騷擾”,甚至用“暴民政治”來定義這一現(xiàn)象。西班牙《日報》說,一批社會精英看到了“取消文化”的危害,比如這是一種群體羞辱、排斥行動、對反對意見的不容忍,“以及在盲目的道德確定性中化解復雜問題的傾向”。VOX稱,“取消文化”已經步入一場更大規(guī)模“文化戰(zhàn)爭”的“夸張階段”,盡管其核心關切仍然是問責制,但有關爭論正越來越陷入一種二元制、正確vs錯誤的框架中。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一天也會被取消。”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東南分校教授埃里克·施安伯格3月撰文稱,今天的“取消文化”并非全新事物?!罢握_”始于上世紀80年代,促使人們更慎重地談論特定話題。相比之下,“取消文化”是加強版的政治正確,依賴公共政策、社會污名和經濟后果的“強大組合”達到目的。施安伯格稱,“取消文化”是個大問題,其本身應該被“取消”,“我們永遠不應該試圖取消人性”。

      美國前總統(tǒng)奧巴馬也警告,“取消文化”塑造“正義魔人”具有危險性。他認為,這一趨勢錯誤地賦予人們評判他人的權利,讓人們容易忘記,做錯一件事并不代表十惡不赦。

      美國維拉諾瓦大學教授姬爾·邁克考克爾則強調,如果在美國的政治話語體系中,各方持續(xù)深挖自己的“戰(zhàn)壕”,不愿意跨越分歧進行接觸,那么“你無法真正擁有一種高效運轉的民主體系”。

      但在肯定“取消文化”的人眼中,這是弱勢群體的“武器”,讓民眾有機會戳破那些帶有歧視或不公平含義的言論。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薩拉·杰克遜的話說,很多在十年前缺乏公共平臺的人,如今都開始在網(wǎng)絡上發(fā)聲,迫切地想要被聽到。

      J.K.羅琳去年因發(fā)表涉嫌歧視跨性別者言論遭受抵制后,與150多個知名記者和作家在美國《哈潑斯雜志》刊登公開信,強調對“取消文化”失控、對思想自由交流的擔憂。3天后,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一封回應這封公開信的公開信,稱這些聯(lián)署人并非普通網(wǎng)民,而是社會精英、文化領袖,他們擁有大量公開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即便正在美國非常有聲望的雜志上發(fā)表看法,也還在宣稱害怕自己的聲音被壓制。

      對于“取消文化”限制言論自由的觀點,有分析人士強調,廣大民眾對于名人言論表示憤怒并進行抵制,也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而重新審視歷史人物也正是一個社會反思和自我修正的必要過程。話語即權力,美國記者埃茲拉·克萊恩曾說,“許多自我標榜為捍衛(wèi)言論自由的討論,實際上是為了權力”。

      在西班牙《日報》看來,盡管“取消文化”被認為破壞了不少人的職業(yè)生涯,但其力量其實是有限的。據(jù)美媒觀察,目前完全被“封殺”的名人包括美國制片人哈維·溫斯坦以及著名喜劇演員比爾·科斯比,兩人都涉嫌性犯罪且被判罪名成立。但像是美國演員凱文·史派西(美國警方此前因證據(jù)不足撤銷了對他的涉性侵指控)今年已傳出要復出的消息。而西班牙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本月上旬在西班牙國家音樂廳參加了慈善演出,場下熱烈的掌聲和“歡迎回家”的呼聲被解讀為當?shù)孛癖姟霸彙绷怂?019年,多名女性指控多明戈性騷擾后,他辭去洛杉磯歌劇院總監(jiān)一職,取消多場演出。曾深陷性丑聞的一些人都仍在活動,更不用說如J.K.羅琳這樣因爭議性言論而陷入輿論風波的人會遭受沉重的打擊了,這位英國作家后來也照樣出新書。

      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媒體研究系教授梅雷迪思·克拉克看來,要消除政治人物和商業(yè)領袖的影響力更難,因為只有那些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眼球經濟”基礎上的人才容易“被取消”,“一個政治人物通常有能力在話語之外的事情上施加影響力”。▲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xiàn)代文化
      構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桃园市| 桂平市| 察隅县| 新乐市| 宾川县| 阿图什市| 千阳县| 应用必备| 财经| 浦江县| 新化县| 庆阳市| 普宁市| 神池县| 黄平县| 天水市| 十堰市| 桦南县| 扶绥县| 城口县| 大荔县| 古蔺县| 崇州市| 门源| 钦州市| 迁西县| 昌都县| 疏勒县| 合作市| 宜宾市| 仁布县| 镇巴县| 新昌县| 五原县| 左贡县| 淮北市| 绥德县| 东光县| 南平市| 安化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