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已經(jīng)下了幾天了,還沒有停息的意思,但因忙著上班下班,沒有時間和閑情欣賞。今天是星期天,不忙,一個人坐在屋檐下,心無旁騖,思緒平和,就單看這一院子不緊不慢的雨了。
這是七月初的一個星期天,正是盛夏季節(jié),這雨應(yīng)該就是夏雨了。夏天的雨急促、利落、爽快。“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庇悬c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行我素旁若無人的戾氣。但這場雨完全沒有夏雨的脾性,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有春雨的柔情卻沒有春雨的任性,有秋雨的纏綿卻沒有秋雨的冷漠。這樣怡人的夏雨,到哪里去尋呢?
沒有風(fēng),雨絲是垂直落下的,映在對面朱紅色的大門上,可以看得真真切切,它在落下的過程中,應(yīng)該是悄無聲息的,只是在接觸地面的一瞬間,才發(fā)出聲響。而質(zhì)地不同,聲音也不同,雨點落在花園里,滴滴答答,落在豆角地里,簌簌落落,落在西紅柿地里,絮絮叨叨。還有直接落在硬硬的水泥地上的,聲音也并不清脆,撲撲哧哧。
夏日里聽雨卻不是第一次。小時候,在老家的土房子里,也經(jīng)常聽雨。夏收過后,雨水就多了起來,忙碌了幾十天的大人趁著雨天,好好在床上補(bǔ)個懶覺,聽雨的只是不能出去玩耍的小孩和上了年紀(jì)的奶奶,也不是主動要去聽雨,只是不聽雨,也實在沒有什么更好玩的東西打發(fā)無聊的時間。小時候的夏雨,沒有這樣的精致,大大咧咧的樣子,老屋門前也沒有這樣精致的花花草草,高高大大的玉米稈圍著老屋四周,匆匆忙忙的雨點打在郁郁蔥蔥的玉米稈上,“啪啪”地響,而門前屋場的雨水也跳著笑著朝池塘流去。
不由想起江南的雨,七月正是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曾在江南上過幾年學(xué),現(xiàn)在小孩也在江南工作,對江南的夏雨并不陌生。煙雨江南,江南人對夏天的雨似乎習(xí)以為常,出門有事,包里總隨身帶著雨具,下雨的時候,路上是一片花花綠綠的雨傘,公園的亭子里,還有三五個望雨閑談的人,長長的巷子里,地面是濕漉漉的,墻壁是濕漉漉的,似乎整個夏天,江南的天空都是濕漉漉的,如果能用手去擰,是不是就會擰出水來?
雨是大自然的精靈,懂得人的心思。兒時的夏雨不是用來賞的,是強(qiáng)迫辛苦勞作的人們安心休息的。那時候的收割栽種全靠人的一雙手,從開鐮收割到秧苗栽插,沒有十天半月是不會結(jié)束的。為了搶收,大人是不分白晝黑夜連著干活,時間永遠(yuǎn)是白天,神經(jīng)總是繃得緊緊的。等到麥子顆粒歸倉,稻秧栽插在地里,一顆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下了。而憋了許久的天終于可以無憂無慮、痛痛快快來一場暴雨,那些日夜勞作的人也可以心安理得地賴在床上不起?,F(xiàn)在的農(nóng)忙季節(jié)都是機(jī)械化,省去了人工的辛苦,這雨似乎也變得纏綿悱惻起來,淅淅瀝瀝,沒完沒了。
開門出去走走,左鄰右舍的院子里也是安靜的,有婦女在過道里剝毛豆,小孩在一旁玩耍,一只狗趴在門邊閉著眼睛打盹兒,長長的巷子里,兩個年輕姑娘打著傘在雨中閑走,靠路邊一家小型超市的涼棚下,三個男人一邊吸著煙一邊望著雨說著話。
不單單是我擁有一院子的夏雨,他們也擁有自己一院子的夏雨,這樣想,禁不住對著這夏雨會心一笑。
作者簡介:梁洪來,江蘇省灌南縣人,民警。系連云港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連云港市散文學(xué)會理事。在《連云港文學(xué)》《散文選刊》《連云港日報》《揚子晚報》《蒼梧晚報》《金陵晚報》等發(fā)表散文100余篇。
(責(zé)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