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兵 研究館員,現(xiàn)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群眾藝術館委員會副書記兼紀檢書記。歷任貴州省黔西南民族歌舞劇團演員,廣西群眾藝術館戲劇曲藝部業(yè)務干部、副主任、主任、副館長。
曾在電影、電視連續(xù)劇和20多部(集)大型話劇中擔任主要角色,其中主演大型話劇《黑山漢子》獲貴州省“五個一工程”獎。
1999年調入廣西群眾藝術館工作至今,主編出版專輯3種;主持和主要參與開辦各類文藝表演培訓班60余期;應邀在廣西藝術學院等多所大學任表演課特聘教授;輔導各地業(yè)余劇團排演語言類節(jié)目100多個;組建和鞏固館辦藝術團和開辦未成年人文化活動示范基地(點)11個;在100多集電視短劇中擔任導演或助理導演;協(xié)助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項目13項;在主抓4個戲劇、曲藝大型節(jié)目同時,還獨立創(chuàng)作、導演、輔導、主演了100余個小戲、小品節(jié)目;策劃和主要參與策劃組織各類文化藝術活動90多項;在歷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jié)中擔任過中華民間歌手邀請賽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負責人,策劃、培訓和負責主持東盟博覽會禮儀迎送賓客隊伍;曾任上海世博會廣西活動周文藝活動導演組成員,并被上海世博會廣西參展領導辦公室授予“優(yōu)秀個人”榮譽稱號;任編、導的108人板鞋表演獲吉尼斯證書。
公開發(fā)表《加快廣西民族特色文化發(fā)展的若干思考》《新時期廣西群眾文化實現(xiàn)“五個轉變”的探索與思考》《社區(qū)群眾文化建設實現(xiàn)“六化”的探析》《北部灣地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探析》《新時期文化館人才隊伍的建設與管理》《淺論在實施群眾文化活動中必須掌控的幾個環(huán)節(jié)》等30余篇學術成果。
多次被評為區(qū)直文化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全國文化志愿服務工作優(yōu)秀個人;主演的話劇小品獲文化部全國“群星獎”證書;2013年文化部授予“群文之星”稱號。
1999年,我從貴州省黔西南民族歌舞劇團調到廣西群眾藝術館。從此,有近20年專業(yè)演藝生涯的我,邁進了群眾文化行業(yè)。原以為群眾文化工作不就是給業(yè)余劇團排排戲、上上課、做做輔導嘛,對我這個戲劇表演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幾近小菜一碟??沙鮼碚У?,我才知道,群眾藝術館的活兒還真不簡單!
一、在不斷“充電”中嘗到創(chuàng)作的樂趣
在群藝館里辦班輔導、排練演出、下鄉(xiāng)調研、策劃活動、組織實施、撰寫論文、創(chuàng)作劇本,既文又武,無所不做,一天到晚不是忙這就是忙那。一年下來,幾乎沒有空閑的日子。尤其最讓我始料不及的是,過去當演員時,拿著別人寫的劇本,只要通過各種方式熟悉生活,體驗所飾演人物的情感,把臺詞背熟處理好就行了,平時很少動筆寫文章。如今到了群藝館,業(yè)務理論上沒有兩把刷子還真玩不轉,于是我暗下決心也要舞一點文,弄一點墨,嘗試嘗試寫作的滋味。
我的寫作是從讀書深造,不斷“充電”,更新知識開始的。2001年,我在職就讀廣西區(qū)黨校行政管理專業(yè),用了三年時間取得了本科畢業(yè)文憑。2003年,我報考上海戲劇學院為廣西開辦的導演進修班。結業(yè)之后,又于2009年、2011年和2012年,先后三次被保送到北京參加文化部和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學院舉辦的“全國文化站長培訓班”“全國基層文化隊伍示范性省級文化館師資培訓班”“公共文化管理與創(chuàng)新培訓班”。這一連串不間斷的學習和讀書經歷,使我從只會動嘴不善作文的過去,養(yǎng)成了讀書必提筆,提筆必成文的習慣,極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理論修養(yǎng)和寫作水平。
從此,我的寫作在工作中無法停歇。最初,作為館里唯一受過專業(yè)表、導演系統(tǒng)訓練的戲劇類業(yè)務人員,在老館長的鼓勵下,我把學到的專業(yè)表演知識編寫成《表演內部素質訓練》《淺談臺詞處理》《話劇表演基本訓練》等既通俗易懂又適合群眾戲劇骨干使用的教材課件。為了鍛煉自己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組織能力,我勇敢接受擔任大型活動項目負責人的任務,在多次策劃、組織到具體實踐鍛煉中,撰寫出一篇一萬多字的論文《淺論在實施群眾文化活動中必須掌控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不僅榮獲2013年廣西群眾文化理論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同時還被廣西人民出版社采用并發(fā)表在《2013年廣西群眾文化論文選編》上。論文的首次發(fā)表,增強了我舞文弄墨的信心。從此我更加勤奮地寫作,無論干什么事,看什么書,想什么問題,都要給自己留下幾筆心得體會。
下鄉(xiāng)舉辦群眾文化干部培訓班時,撰寫了《深深大山情,拳拳赤子心》,這是我下鄉(xiāng)輔導的最大收獲。參加文化部舉辦的培訓班時,我撰寫的《新時期廣西群眾文化實現(xiàn)“五個轉變”的探索與思考》《社區(qū)群眾文化建設實現(xiàn)“六化”的探析》《小議重振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雄風迫在眉睫》《廣西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現(xiàn)狀簡述》等短文,被贊為“文筆流暢,觀點新穎,說理透徹,通俗實用,字里行間透出了對群眾文化建設、發(fā)展關切的好文”。
2001年,在帶隊觀摩中國曹禺戲劇小品小戲獎電視大賽后,我深有感觸地寫下了《嘗小“菜”一碟,品人生百味》,總結出了主旋律要靠多樣化的題材內容來弘揚,時代感要靠感人的藝術性來體現(xiàn)的真切體會。在全區(qū)群眾文藝匯演后的講評時,我還寫了《從八個字看“八桂群星獎”里的快樂和溫馨》的觀后感。
我孜孜不倦地寫作學習,不僅在業(yè)務上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在政治上也有很深的體會。2006年,正當全國人民都在學習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道德觀之際,我以一篇《從“臉面”問題說起》的演講稿,形象生動地把“臉面”問題與做人的品格問題聯(lián)系起來。告誡人們,如果人的道德狀態(tài)不斷惡化,當恥不恥,以恥為榮,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fā)揮良性作用,再完善的規(guī)則也會遭到破壞,再美麗的藍圖也無從順利實現(xiàn)!我用這篇演講稿,參加了區(qū)直文化系統(tǒng)“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演講比賽,榮獲了一等獎。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要講話的學習,我又以《把握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是創(chuàng)新群眾文化工作的關鍵》為題,寫出了自己的心里話:“群眾文化是群眾自己的文化,是為群眾服務的文化,是以思想教育為引導、以健康向上的活動為主流、以面向基層群眾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為主題的文化?!?/p>
我嘗到了寫作的甜頭,享受了寫作的樂趣,建立了在群眾藝術館工作的自信,激勵了我為群眾文化事業(yè)努力工作的決心。
二、以將勤補拙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藝術作品
2014年,我被任命為副館長,分管戲劇曲藝部和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部。上任伊始,就接到了組織策劃排演音樂劇《幸福不等待》的任務。我和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部的同志們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榮獲了“八桂群星獎”金獎。然而,2015年年初,館長把修改重排的任務又交給了我,我和主創(chuàng)人員一起,從下午上班一直討論到第二天凌晨。經過9個月的努力,最終在全區(qū)基層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之后,我們以十年磨一戲的精神,不厭其煩地反復推敲,多次修改,終使這部作品入選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戲劇會演,獲得了優(yōu)秀劇目獎和6個包括優(yōu)秀表演獎在內的單項獎、廣西戲劇會演“桂花劇目”金獎的殊榮,并且還應邀赴重慶參加全國文化館年會演出。要知道,這可是本次年會唯一的一臺節(jié)目啊。
接著,本應歇息一下的我,卻馬不停蹄地主抓了兒童話劇《鬼馬小雀仔》的創(chuàng)作、排演,從5月至8月,先后帶著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部的演職人員,在南寧、玉林、桂林及福建省福州市公演了63場。剛剛跨入9月,話劇《花橋榮記》的排練任務又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沒有任何怨言,立馬組織藝術創(chuàng)作生產部投入緊張的排練。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在桂林漓江大劇院為“兩岸人文對話會議”首演。后又趕回南寧,為廣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和廣西群藝館慶祝建館50周年匯報演出兩場。10月,我導演的曲藝節(jié)目《風送春暖過漓江》,入選全國曲藝展演,獲牡丹獎金獎。這一年,我連續(xù)主持創(chuàng)作演出了3部大型戲劇和1部曲藝,這一年,是我藝術創(chuàng)作的豐收年!有人問我:“你哪兒來的這么大干勁?”我總是莞爾一笑地回答:“搏唄!拼唄!”可不是嗎,人生能有幾回搏?本來就比較笨拙的我,而今到了不惑之年,遇到這么好的時代和機遇,再不使一點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的拼搏勁兒,還待何時?
三、在磨練中成為獨擋一面的活動負責人
策劃組織群眾文化活動是群文人應有的職責,而一個有擔當的活動負責人要在艱苦實踐中才能磨練成長。這些年由我策劃和主要參與策劃并親自組織實施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達100多項,為“三區(qū)人才支持計劃”培養(yǎng)了近萬名藝術骨干。
當年,作為戲劇曲藝部室的一員新兵,館領導竟出乎意料地把籌辦中華民間歌手邀請賽的任務交給了我和李海陽同志。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擔任涉及全國性群眾文化活動的負責人,雖有些膽戰(zhàn)心驚,但意識到這一活動,不僅是一次初上戰(zhàn)場的考驗和鍛煉,而且還能為全國各民族民間優(yōu)秀歌手搭建一座橋梁,便勇敢地接受了任務。
工作伊始,抱著“在游泳中學習游泳”的態(tài)度,我和李海陽齊心協(xié)力,精心操作。從活動的執(zhí)筆策劃、經費預算到兩赴云南、貴州及廣西各市縣選拔民間歌手,直至賽事的具體實施,親任賽事主持人都熬更守夜,廢寢忘食,把活動辦得有聲有色,受到了組委會的表揚。
捫心自問,我對群眾文化工作的癡心,還表現(xiàn)在勇于主動擔當上。那晚,為了緩解民歌節(jié)開幕晚會的人流壓力,按照安排,在公園路廣西體育場舉行的民歌節(jié)開幕式,與我館在朝陽廣場承辦的中華民間歌手邀請賽同時舉行。然而,演出即將結束時,我們接到組委會打來的電話,同意把區(qū)體育場演出時供觀眾用的小凳子,調轉給我們明天在南湖公園舉行的南湖篝火晚會使用,當晚即運到南湖公園大草坪,要我們必須派人接收。為此事,館長正在犯愁,我又二話沒說,當即請李海陽帶隊把100多名各族歌手送回住地,便毅然向館長請示,和同部室的趙俊亭老師一起到南湖公園等待接收。由于區(qū)體育場開幕式的小凳要等到觀眾全部離場后才能裝車,到達南湖時已是第二天凌晨,等我們把近千張小凳全部卸下回到住地時,天已經泛出了魚肚白……
第二天傍晚,聞訊前來的近萬名觀眾,秩序井然地圍坐在南湖大草坪上事先設置好的篝火池旁觀賞節(jié)目,直到最后點燃篝火,數千人高歌雀躍,盡情狂歡,市民群眾痛快淋漓地享受了一次自己的節(jié)日,把民歌節(jié)的群眾活動推向了高潮。我感慨地說:沒想到我親筆寫下的一紙構想方案,竟變成了如此盛況!這大概就是群眾文化的魅力吧!常言道:晶亮的寶石是磨出來的。而我正是在這許多大型群文活動項目的磨練中,成長為一名獨擋一面的活動項目負責人。
然而,策劃舉辦群眾文化活動,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更要不斷創(chuàng)新,用跟上時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梧州粵劇和粵曲在百年創(chuàng)作性轉換、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為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作出很大貢獻。2013年,我和同志們抓住梧州市的這一文化特征,在前任館長連續(xù)兩年倡辦的“大安粵曲節(jié)”啟發(fā)下,與梧州市政府聯(lián)合創(chuàng)新了“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不僅展現(xiàn)了近年來粵劇藝術發(fā)展的成果,更推動粵劇的交流、普及、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顒又?,我們設置了包括“薪火相傳粵曲演唱會”“優(yōu)秀劇目專場展演”“粵曲進校園成果匯報演出”“粵劇名家進校園進社區(qū)”“折子戲表演”等系列內容,吸引了廣州、深圳、香港、南寧、柳州、北海、欽州、貴港、百色、賀州等地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觀眾,各地的粵劇團體、藝術家們齊聚一堂。至2019年,兩年一屆的“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共成功舉辦了四屆,成為我區(qū)、我館一項品牌活動。
記得有一年中秋節(jié),我因忙于群眾文化活動直到半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一進門見剛滿9歲的女兒還坐在陽臺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天空,忽然她問我:“媽媽,你知道月亮周圍的星星總在不停地閃著是為什么嗎?”我搖了搖頭回答:“不知道?!迸畠簠s忽然高喊一聲:“天上閃爍的星星跟月亮一樣,是專門用來照耀別人的!”隨著女兒的喊聲,她緊緊把我抱住,我的眼淚“嘩”地一下涌了出來……
對呀,閃爍的星星是專門用來照耀別人的!女兒的這一句富有哲理的肺腑之言,讓我豁然開朗!為了群眾文化事業(yè),我可以舍棄與家人共度佳節(jié)的時光,愿意承受更大的辛勞。面對月下孤獨的女兒,我雖有愧疚之感,卻還是給我的寶貝點了一個大大的贊!因為,帶著希望的辛勞是快樂的!奮斗換來的成就是幸福的!從此,做一顆閃閃發(fā)亮的群藝之星,成了我追隨群眾文化的座右銘。
四、在謙遜中實現(xiàn)自己的追星之夢
這些年來,我還在人才培訓中提升了藝術輔導能力。我主持和主要參與開辦各類文藝表演培訓班60余期,2000余名基層戲曲骨干接受了我的培訓;應邀在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擔任表演課特聘教授;輔導廣西各地業(yè)余劇團排演語言類節(jié)目100多個;組建和鞏固館辦藝術團6個,開辦未成年人文化活動示范基地(點)5個;曾在100多集電視短劇中擔任導演、助理導演;策劃和主要參與策劃組織大型文化藝術活動60多項;協(xié)助有關部室完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錄像資料拍攝工作13項;在主抓了4大戲劇、曲藝的同時,還獨立創(chuàng)作、導演、輔導、主演了100余個小戲、小品節(jié)目;策劃和主要參與策劃組織各類文化藝術活動90多項;多次在重大群眾文藝演出中編寫串詞并親任節(jié)目主持人;在歷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jié)中擔任過南湖歌坡夜、青秀山歌坡夜、中華民間歌手邀請賽等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負責人;策劃、培訓和負責主持東盟博覽會禮儀小姐大賽和禮儀迎送賓客隊伍;曾任上海世博會廣西活動周文藝活動導演組成員。其中親任編導的108人板鞋表演榮獲吉尼斯證書;獲上海世博會廣西參展工作領導辦公室授予“優(yōu)秀個人”榮譽稱號;出版有個人專輯《孫紅兵群眾文化文選》,編輯《2001年廣西小戲小品編導研討班學刊》,執(zhí)行主編《廣西群眾小品、曲藝新作選》3種。
由此,我3次被評為年度區(qū)直文化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黨員,2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次被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志愿服務工作優(yōu)秀個人,2次被國家文化部、廣西文化廳授予“群文之星”稱號,終于實現(xiàn)了夢寐以求的追星之想!
然而,當我像孩子般有點嬌氣地把“群文之星”和主演“群星獎”證書遞給已過耄耋之年的父親看時,以為可以換取父親的夸獎,沒想到他卻一臉嚴肅地給我講了一段老婦人為宋代文學家蘇軾改寫對聯(lián)的故事——蘇軾曾在家門口貼的一副評價自己的對聯(lián)寫道: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一天,一位老婦人問蘇軾:“你真的以為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了嗎?”蘇軾聽了極為不忿,而老婦卻拿出一本書請他幫看看這書里都寫了些什么。蘇軾翻開書,臉色突變,這書里的字他竟然一個都不認識,連忙要撕掉門上的對聯(lián)。老婦人上前勸道:“不必撕掉,我?guī)湍愀囊幌戮托辛??!闭f完,她在每句前邊各添了兩個字,改成: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頓時,父親的教誨使我如夢初醒。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勤奮無休?。∶鎸δ侵T多榮譽的我,謙遜不僅是不斷學習的態(tài)度,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方式。今后,我將在群眾文化藝術的道路上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