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淇
一地蕭瑟,一縷空;一片枯黃,一葉秋。秋終于來了。
在這悲涼季節(jié)中的一個悲涼的傍晚,我緩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如這個季節(jié)般被蒙上了一層黃褐色的陰影。目光所及是一地暗黃的落葉和一棵棵瘦骨嶙峋卻猙獰地張牙舞爪的橘樹,落寞之情油然而生。一路走著、看著,眼睛慢慢倦了,全都是單一的色調(diào),枯燥而乏味。忽然間,一抹明媚的嫣紅躍入了我的眼簾:居然有枝花!
走近一瞧,原來是一枝假花。
這枝假花像是被人丟棄在路邊的,扔在這兒應有些時日了。它的表面蒙著一層灰塵,但仍掩不住艷麗的色彩,在單調(diào)的季節(jié)中顯得格外靚麗、耀眼,光彩照人。
我不禁蹲下身,細細品味起這枝假花。
這是一枝極美極美的花兒。薄得幾近透明的花瓣相互交疊,錯落有致,似開非開,似笑非笑,似喜非喜,如豆蔻年華的女子一般內(nèi)斂,嫵媚可人,給人以朦朧、夢幻之感。
看著、品著,我不禁有些微醉了,伸出手,想要一觸那錦緞一般的花瓣。但是,指尖傳來的不是屬于花朵的柔嫩綿軟,而是塑料的冰冷、生硬、粗糙。
的確,不過是一枝假花。既沒有“零落成泥碾作塵”的凋謝,也沒有萬物復蘇之季的萌芽,更沒有“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屬于自己的生命的綻放。既無生命之源,也無生命之終,只是平平淡淡、碌碌無為地永遠地“活”著。沒有山間靈泉的沁人心脾,沒有裊裊清茶的索然無味。這樣的生命又有何意義可言?也正是因為有了終結,開始以及過程中的一切才會有意義吧。
想到這里,我抬眼看向樹的枯枝,忽然間發(fā)現(xiàn)它們居然這么可愛!到了明年春季,枝頭又會有新的葉兒萌發(fā)!
我不禁會心地笑了。
小編點評
艷麗的塑料花雖美,卻沒有生機,路旁的樹枝雖枯敗,但來年能再次枝繁葉茂。作者借物抒情,通過前后心情、心態(tài)的變化,表達了生命的美好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