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聰
十二點的鐘聲準時敲響,燦爛的煙花照亮黑暗的夜空。電視的屏幕上是春晚紅火的會場,家里也是燈火通明。新一年又悄然來臨,代表著年齡的數(shù)字又加上了一。回想起自己度過的十三個除夕,不動唇角地默念著“年”這個字,仿佛又有了新的體會和理解……
記得小時候爸爸會帶著我們一家人回北方的爺爺奶奶家過年。運氣好時能搶到高鐵,運氣差就只能站在綠皮火車的過道。狹窄的車箱內(nèi)擠滿了人,空氣顯得異常沉悶。過道上是肆意擺放的行李和大大小小的包裹。窗外是被冰雪覆蓋的世界,車廂里的人們卻因為離家越來越近,而都是一副激動和興奮的神情。
到了終點站的沈陽,當車門緩緩開啟,寒冷的空氣刺激著敏感的鼻腔,進入嬌嫩的肺葉讓人很不舒服。但每個人的臉都已抑藏不住心中的激動與喜悅,一個擠著一個踏上這久別重逢的站臺?;蛟S一年前他們在這個站臺啟程,與親人相擁而別。一年以后,他們懷著一份怎樣的心情回到這片故土,當時未曾離開父母半步的我還不得而知。
一個聲音在簇擁的隊伍前大喊:“回家嘍!”,引起周圍的一片附和,會心與爽朗的笑聲響徹在寒風呼嘯的站臺。
今年過年,疫情似乎有點星火般復(fù)醒之勢,各地都出現(xiàn)了零星的病例。國家號召“就地過年”,人們懷著復(fù)雜的心情停下歸鄉(xiāng)的征途。媽媽把她的同事——家鄉(xiāng)異地的李阿姨,邀請到我們家過年。晚上,李阿姨坐在沙發(fā),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指尖在屏幕劃過,點開通訊錄置頂?shù)哪且粭l號碼。
片晌,冰冷的屏幕那頭傳來充滿溫情的聲音,“媽媽”。稚氣未脫的聲音,對李阿姨卻比什么都治愈人心。一抹純粹笑意蕩漾在李阿姨臉上,日夜辛勞蹙起的眉頭也瞬間被思念沖蕩開。“奶奶給你了做什么好吃的?”“媽媽給你寄的衣服喜歡嗎?”“……”平凡的話語中能體會出母子間的思念和關(guān)愛。
漸漸明白,所謂春節(jié),不過是濃郁的鄉(xiāng)愁,不過是親情的陪伴。玉盤珍饈比不上一桌圍坐的親人;辭藻華麗的祝語比不過父母的嘮嘮叨叨。屹然千山萬水也要背上行囊歸鄉(xiāng),注上重金也要搶到一張寫著故鄉(xiāng)名字的火車票……這是中國人解不開的情結(jié),這是過年的記憶中永遠抹不去的情愫。
(指導(dǎo)教師:何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