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革利,傘錒镅,張曉彤,紀鵬,李擎
(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62醫(yī)院 健康醫(yī)學科,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消化道疾病通常在發(fā)病早期無明顯癥狀,臨床多通過電子胃鏡進行檢測,但因為胃鏡帶來的疼痛感并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導致大多數(shù)體檢者抗拒這種檢查方式,容易錯過疾病最佳治療期[1]。為尋求更加高效安全且無痛無害的檢查方式,本文對無癥狀體檢者使用磁控膠囊內鏡(MCE)進行檢查。MCE 是近年來的新技術,屬于傳統(tǒng)胃鏡的升級技術,能夠用于胃部疾病的診斷。這種診斷方式具有安全舒適且不需要麻醉的優(yōu)點,能夠減少對患者造成疼痛且不存在交叉污染等風險問題,更容易被患者接受。MCE 已經(jīng)被廣泛用于胃部疾病篩查,正常體檢者和胃部疾病患者均能采取該種技術進行診斷。本文將來院接受磁控膠囊內鏡檢查的無癥狀體檢者的胃部診斷結果。
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962醫(yī)院接收體檢無癥狀人群中選取1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控膠囊內鏡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與最終胃鏡檢查結果做對比,目的在于判斷磁控膠囊內鏡檢查的效果。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病歷齊全且明確檢查方式并表示參加體檢;不存在麻醉藥物禁忌證及不適合參加體檢的其他情況;所有患者精神意識清晰且能根據(jù)安排接受檢查;排除標準:排除已知患有胃部疾病或具有胃部疾病史及安裝心臟起搏器等不適合本次研究的患者。所有患者中男65例,女61例,年齡25~60歲,平均(38.05±5.92)歲。
所有無癥狀體檢者均使用磁控膠囊內鏡檢查[2-3]。告知患者體檢前注意事項,如所有體檢者需要空腹8h 以上后于第二天清晨接受檢查,若患者同時接受腸檢查,則于前一日夜間八點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對腸道起到清潔效果,并在檢查前1h 左右服用甲硅油與鏈蛋白酶的混合液30mL 并服用大概300mL 左右的溫水,然后在病床上以各種臥位躺180s 左右,接受檢查前10min 左右服用溫水400mL 左右,直到胃部飽脹感明顯后再穿上檢查服并將磁控膠囊內鏡打開并讓患者以左側臥位姿態(tài)下用50mL 左右溫水將其送服到胃內,通過磁控手柄對磁球運動方向進行檢查并讓其進入食管后到達胃腔中后讓患者改變?yōu)槠脚P位、右臥位并觀察患者胃部各部分健康情況,檢查總體用時大概在20min 左右,檢查完成后讓體檢者離開并將掃描到的圖像從便攜記錄器中導出,之后采用影響工作站中的專業(yè)軟件ESNavi 對圖像進行分析并給出檢查報告。
(1)胃內清潔度判斷[4]。根據(jù)患者胃內氣泡與黏液量、食物殘渣量等判斷胃內清潔度,無氣泡、黏液及殘渣為優(yōu);上述物質占有小于胃容積1/2且不影響觀察視野為良;若未達到上述標準且已經(jīng)嚴重影響觀察效果為差。
(2)判斷患者胃部是否存在相關疾病及癥狀,如胃部是否存在淺表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炎、胃潴留、胃潰瘍及胃毛細血管擴張等癥狀。
(3)患者滿意度評價。詢問兩組患者對使用傳統(tǒng)胃鏡及使用磁控膠囊胃鏡的感受,對患者的滿意度問卷收集后進行統(tǒng)計,評價患者對兩種檢測方式的滿意度差異。
使用SPSS 19.0分析,胃內清潔度與胃部疾病用(n,%)及卡方檢驗,滿意度用和t檢驗,當(P <0.05)時,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胃內清潔度優(yōu)、良、差人數(shù)分別為34例(26.98%)、73例(57.94%)與19例(15.08%),胃內清潔度優(yōu)良率為84.92%(107/126)。
所有接受磁控膠囊內鏡進行檢測的無癥狀體檢人群中與最終胃鏡做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能夠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的各種胃部疾病(如淺表性胃炎、胃息肉、慢性胃炎、胃潴留、胃潰瘍及胃毛細血管擴張等),且該種技術檢查結果與傳統(tǒng)電子胃鏡檢查結果相比,都具備較高的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胃部疾病檢出情況比較[n(%)]
無癥狀體檢者對磁控膠囊內鏡與傳統(tǒng)胃鏡檢查的滿意度評分分別是(89.59±5.65)分vs(75.68±8.54)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2482,P=0.0001)。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使得對健康管理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越來越多人在日常體檢過程中注重對胃部疾病的篩查以起到無病預防、有初步疾病則接受及時治療的效果[5-6]。胃部疾病屬于全球高發(fā)的消化道系統(tǒng)疾病,我國更是胃癌高發(fā)國家,但因胃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及采用胃鏡進行篩查的痛苦程度較高導致大部分人在常規(guī)體檢中不會選擇胃鏡進行疾病檢查。臨床消化內科檢驗胃部疾病的金標準為電子內鏡和活體檢驗,但這兩種分析方式是入侵檢驗,對患者身體造成傷害較大,部分常規(guī)體檢者因擔心疼痛、麻醉藥物副作用等而不愿意接受檢查,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無痛胃鏡雖然痛苦程度比普通胃鏡程度低,但因為選擇無痛胃鏡需要對患者使用麻醉藥物,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麻醉藥物過敏等問題而不適合使用無痛胃鏡,即便能夠采用無痛胃鏡進行篩查的患者,但考慮到多次使用麻醉藥物可導致復蘇時間較長而容易對患者機體造成影響,仍然會使部分患者出現(xiàn)抵觸心理[7-8]。磁控膠囊內鏡的出現(xiàn)為擔心疼痛及難以接受麻醉進行無痛胃鏡的患者提供了新方案。此種技術能夠通過體位磁控系統(tǒng)保證膠囊內鏡在胃內進行三維平移與二維角度旋轉而獲得胃部全方位影像學圖像,該種技術無創(chuàng)無痛且方便,完成用時也比無痛胃鏡用時短,對于判斷患者胃部疾病具有較高臨床價值。選擇磁控膠囊內鏡與傳統(tǒng)胃鏡相比存在的缺點是檢查過程重復操作的可能性較低,且檢查期間可能因為患者胃腸蠕動、胃內溶液出現(xiàn)氣泡及操作者技術水平等導致圖像質量有限。因而,為獲得良好的胃內影像學圖像,在為患者采用磁控膠囊內鏡技術進行胃腸疾病篩查前,需要為患者提供科學指導以保證檢測過程中能夠獲得更高質量的胃部圖像,從而使該種技術的使用價值最大化[9-10]。本文運用磁控膠囊內鏡技術進行檢測并與胃鏡檢查結果做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磁控膠囊內鏡也具有較高的檢出率,與胃鏡檢查相比無顯著差異,且該種方式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對無癥狀體檢者采用磁控膠囊內鏡檢查檢出度高且患者接受度與滿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