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縣教育體育局關工委
近日,2021年云南省教育系統(tǒng)關工委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會議指出,云南省教育系統(tǒng)關工委成立29年來,動員和組織了一大批離退休老同志,想黨和政府所想,急教育所急,幫青少年所需,盡關工委所能,在助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幫困助學、關愛留守兒童、促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近年來,在教育部關工委的帶領下,我省教育系統(tǒng)關工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特色與品牌。關工委老同志們的辛勤工作,充分體現了對黨和國家事業(yè)盡心竭力、無限忠誠的崇高精神,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值得全社會尊敬和愛戴。會上,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作了經驗交流,這些凝聚著全省育系統(tǒng)和老同志們對下一代的關愛與關心,凝聚著老同志們的心血、智慧與汗水,凝聚著老同志們對黨和國家忠誠、對民族未來一片熱忱的工作經驗和做法,對我們進一步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都有著很好的借鑒和啟發(fā)意義,本刊特予整理集中刊發(fā)于本期“專題薈萃”欄目。
——本刊編輯部
南澗彝族自治縣是全國8個彝族自治縣之一,素有“跳菜之鄉(xiāng)”“打歌之鄉(xiāng)”“天然大氧吧”的美譽。南澗縣教育體育局從實際出發(fā),突出“五老”優(yōu)勢,展示關工委工作。
明確方向,責任落實。局關工委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全國教育系統(tǒng)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建設的意見》,以“圍繞中心,配合補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層,注重實效”為工作指針,以“班子健全,隊伍優(yōu)化,機構落實,機制健全,保障到位,活動常態(tài)”為目標,服務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正確方向,推動關心下一代工作在新時代有新作為。堅持以黨建帶關建,局關工委現有教師黨員823人,占比38.72%,“四納入、四同步、四到位”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模范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同相關部門配合聯動,效果顯著,得到全縣各級黨委、政府肯定,受到青少年廣泛歡迎,在全縣范圍內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充分發(fā)揮老同志作用, 南澗縣教育體育局現有572人“五老”隊伍,加強社會、學校、家庭的聯系,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好事,把關心下一代工作辦實做好。去年,我們以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組織“五老”宣講團深入20所中小學校開展20場專題講座,向青少年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新中國故事、改革開放故事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激勵青少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遵紀守法,努力學習做時代新人?!拔謇稀毙v內容和對象,從青少年學生延伸到家長,向家長宣講《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風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影響等,努力營造學校、家庭和社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良好社會氛圍。
愛心媽媽,用心關愛。局關工委發(fā)揮各學校婦女工作委員會的作用,開展“愛心媽媽結對幫扶活動”?!皭坌膵寢尅睘椤傲羰貎和辟徺I學習用品和衣物,做到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活動上優(yōu)先安排;“愛心媽媽”組織過集體生日、送溫暖、送愛心、家訪等活動;“愛心媽媽”經常與學生談心,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真正從思想、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幫扶學生健康成長。2020年,668名“愛心媽媽”與2 907名留守兒童或困境兒童開展結對幫扶活動,補償家庭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群體中陽光、快樂成長。
積極家訪,用情護花。局關工委把家訪工作作為控輟保學和學校提升社會滿意度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來抓,積極組織教師家訪,用情護花。老師們到殘疾學生家中,為他們送去慰問品,送上一份愛意,詳細了解他們在家中的生活情況,并囑咐他們要克服困難,好好學習,自強不息,健康快樂成長。利用寒暑假、周末,老師們一家家入戶走訪,向家長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詳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健康狀況、在家的表現及家庭對孩子成長、學習的影響等,聽取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和希望。
認真排查,用愛守護。局關工委加強防性侵防校園欺凌工作,筑牢防性侵、防校園欺凌防線,確保校園和諧安寧,努力為未成年人辦好事、實事。2020年4月10 日,印發(fā)《南澗縣中小學幼兒園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及校園欺凌工作方案》,組織“四會兩活動”落實宣傳教育,全面普及防性侵、防校園欺凌知識;抓牢“五聚焦五落實”,落實師生日常管理,全面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利用“十股力量,六類排查”,落實隱患排查,認真落實晨巡查、午巡查和課間巡查,重點關注師生異常行為表現,做好重點排查,建立臺賬,通過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三項制度、嚴格師德師風考核,確保職責落實,確保校園和諧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