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新
編者按: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為慶祝黨的百歲華誕,本刊特約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專家學者,梳理黨史上的重要事件,講述黨史上重要人物的光輝事跡,回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
1905年1月30日,陳樹湘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的一個貧苦家庭。1919年,陳樹湘參加新民學會發(fā)動的長沙反日愛國運動,1921年與在長沙清水塘從事黨的秘密工作的毛澤東結識,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1922年秋,陳樹湘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大革命失敗后,他秘密去往武昌,到葉挺部隊當兵。
1927年9月,他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并隨部隊上了井岡山。作為一名指揮員,陳樹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戰(zhàn)斗中機智勇敢,在中央蘇區(qū)的反“圍剿”、開辟贛南和閩西等根據地的斗爭中作出了很大貢獻。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任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師長的陳樹湘率部承擔了全軍總后衛(wèi)的艱巨任務,同國民黨追兵頻繁作戰(zhàn),掩護紅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革軍委機關連續(xù)突破國民黨軍第一至第三道封鎖線。
不甘失敗的蔣介石調集40萬大軍,在湖南、廣西交界處的湘江沿岸設置了第四道封鎖線,企圖利用湘江天險,殲滅紅軍于湘江東岸。1934年11月25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對搶渡湘江作了具體部署,陳樹湘領導的紅三十四師再一次承擔總后衛(wèi)任務。
11月27日,陳樹湘在廣西灌陽的水車至文市一線布置兵力,阻擊追擊之敵。28日,尾追紅軍的國民黨中央軍周渾元部從北面、李云杰部從東面,桂軍夏威部從南面,窮兇極惡地撲向紅軍。陳樹湘率全師奮力拼殺,頑強地抵擋住了數萬敵人的進攻。經過四天五夜的鏖戰(zhàn),紅軍主力終于安全渡過湘江,而紅三十四師卻從6000人銳減到不足1000人。完成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渡江任務后,陳樹湘指揮部隊數次強渡湘江,都先后失利,陷入敵人的重圍。面對嚴峻形勢,陳樹湘執(zhí)行退回湘南地區(qū)、堅持游擊戰(zhàn)爭的命令,率部突圍。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他腹部中彈,身受重傷,用皮帶壓住傷口,躺在擔架上繼續(xù)指揮戰(zhàn)斗,終于率部突出重圍。
但是,當部隊到達道縣泗馬橋時,又遭到國民黨地方保安團的截擊。經過激戰(zhàn),紅三十四師將士大部突出重圍,陳樹湘卻不幸被俘。
敵人抓到陳樹湘后,用盡各種手段,企圖從他口中得到紅軍的情報。但是陳樹湘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拒醫(yī)絕食,大義凜然地斥責敵人。敵人無奈,只好將他送往道縣縣城保安團司令部邀功請賞。當行至道縣蚣壩鎮(zhèn)石馬神村附近將軍塘時,陳樹湘乘敵不備,忍著劇痛,用手從傷口伸入腹內,使盡全力,絞斷了自己的腸子,壯烈犧牲。時年29歲的陳樹湘,用年輕的生命實現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