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AHP-灰色關聯(lián)漢服綜合評價體系研究

      2021-07-09 13:57宇文塔曼
      絲綢 2021年5期
      關鍵詞:漢服服飾服裝

      摘要: 針對漢服的綜合評價問題,文章運用層次分析法從美觀性、舒適性、經濟性、文化性、藝術性、實用性等評價角度建立了漢服的綜合評價體系,并采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其中8款漢服進行了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表明:齊腰襦裙因為款式多樣、色彩豐富、活動便捷的特點服用性能最優(yōu);襖裙因為較強的可搭配性與精美的工藝等特點性能也較優(yōu),高腰襦裙因為易加工、結構簡單、穿搭便捷的特點緊隨其后;曲裾和圓領袍服因為獨特的款式和審美氣質,兩者服用性能相當;短打便于活動,但因其禮儀文化等內在因素,在8種漢服中綜合評價結果較差。這一評價結果與客觀事實符合性較好,故文章提出的漢服綜合評價方法具有典型性和可行性,基于多維設計因子的AHP-灰色關聯(lián)漢服評價方法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方法,對漢服的設計與營銷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 AHP-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多維設計因子;漢服;評價方法;服用性能;禮儀文化

      中圖分類號: TS94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7003(2021)05-0053-09

      引用頁碼: 051109

      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1.05.009(篇序)

      Abstract: Focu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anfu,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Hanfu was established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esthetics, comfort, economy, culture, artistry, and practicability. Eight kinds of Hanfu were evaluated by this mea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ist jacket skirt has the optimal wearing performance due to its diverse styles, plentiful colors and convenient for activities. Ming-made Aoquns performances are good because of its strong suitability, artistry and delicate craft, followed by high-waist jacket skirt because of easy processing and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for wearing. Because of the unique style and aesthetic temperament, the performance of Quju and round neck robes are equivalent. Although Duanda is convenient for activities, it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poor among the eight kinds of Hanfu due to its internal factors such as etiquette and culture. The evaluation result accords well with objective facts.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Hanfu based on AHP-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th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application value is of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and marketing of Hanfu.

      Key words: AHP-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esign factor; Hanfu; evaluation method; wearability; etiquette culture

      2003年11月22日當代漢服在河南鄭州的街頭出現(xiàn),被媒體廣泛報道。此時的漢服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是一種不合時宜的、戲劇化的表演性服飾。這一時期的漢服多為愛好者根據古籍圖畫、出土服裝實物等進行模仿制作,服飾較為粗糙、缺乏美感。由于服裝缺乏完整的體系與形制規(guī)范,在設計與銷售中存在大量爭議?!罢妗迸c“山寨”、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時尚、服裝成本與服裝銷量等現(xiàn)實問題使得漢服長期以來囿于“小眾”服飾,沒有形成完整的服飾商業(yè)環(huán)境。

      雖然漢服被穿著者寄予了文化復興的期望,如許多漢服愛好者期望漢服能夠像和服或韓服一樣作為民族服飾被穿著于禮儀與日常場合。但相比日本、韓國等單民族國家,中國的服裝發(fā)展脈絡更為復雜、傳統(tǒng)服裝的體系更加龐大、包含的服飾元素與文化因子更為多元。在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在進行婚喪嫁娶傳統(tǒng)節(jié)日等重要典禮與升學、聚會等日?;顒訒r,人們均沒有身穿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習俗。

      正是在這種充滿沖突又不斷向前的服裝環(huán)境中,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逐漸加深,民族自信心不斷提升,文化復興成為必然。人們開始通過服飾尋找文化傳承,進行文化消費,進而通過文化消費尋求文化認同。在此背景下,漢服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樣迎來了發(fā)展的新機遇,

      漢服市場伴隨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而飛速發(fā)展。目前國內存在許多漢服組織、漢服研究機構,催生出眾多設計、定制/生產和銷售漢服及相關配飾的企業(yè)、工作室和店鋪。眾多漢服活動常態(tài)化、規(guī)?;M行,漢服愛好者群體開始嘗試脫去“小眾”背景走向日常。漢服愛好者以“70后、80后”作為主體,隨著時間的推進,“90后、00后”都加入了這一群體。作為漢服消費的主力人群,漢服愛好者的服飾消費話語權與消費潛力都十分可觀。

      中研普華咨詢公司在《2019—2025年中國服裝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一文中指出,2018年全國漢服愛好者數量保守統(tǒng)計在200萬左右,2019年市場銷售份額達14億元。多個高端漢服品牌服裝訂單排期長達一年以上。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服消費群體購買意愿強、用戶黏性大的現(xiàn)狀。盡管市場上的漢服琳瑯滿目,服裝的設計與制作水準卻參差不齊,漢服的形制、美學觀念、文化表達、藝術水平等存在較大差異。

      學術界現(xiàn)在對于漢服研究主要從四個維度進行:一是從漢服文化角度研討漢服文化內涵、文化傳播、文化認同等要素;二是從漢服形制角度分析其結構特征、審美意蘊;三是從漢服元素與當代服裝創(chuàng)新設計的關系來探究其當代設計價值;四是從產業(yè)發(fā)展角度對漢服消費市場和品牌營銷方式進行探索。這四個維度較少將漢服作為人類的設計產物,僅從設計的本體角度對設計產品進行客觀與系統(tǒng)的分析,進而尋求其中多維設計因子的設計價值。因此,如何科學、系統(tǒng)地評價漢服的服用性能,平衡美觀性、文化性與實用性的關系,建立漢服的綜合評價體系,為漢服設計者和消費者提供切實可行的設計、制作與購買依據,對完善漢服研究體系、促進漢服產業(yè)良性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本文將漢服作為研究對象,選擇較具有代表性的8款漢服,結合服飾的外觀、服用屬性,且考慮漢服的經濟性、文化性、藝術性等內在屬性,從多個角度對漢服包含的不同設計因子進行分析,找尋出漢服設計與消費環(huán)節(jié)中權重較重的設計因子。通過對8款形制較為典型的漢服進行灰色綜合評價,旨在為漢服與漢服文化的設計、推廣提供理論支撐及實踐指導。

      1 漢服設計因子分析

      在傳統(tǒng)服裝設計生產過程中,色彩、面料和款式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服裝的整體效果。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來說,服飾設計的造型、色彩和圖案等在外觀要素中占有重要比重,服飾的材料和結構要素則更多影響了服裝的舒適性。此外,對于生產廠商和消費者而言,產品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漢服是一類特殊的服裝,常見的形制有漢制、唐制、宋制、明制等,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對傳統(tǒng)服飾的復原。服裝材料的特性導致當代漢服設計人員缺乏充足的一手服飾實物資料,只能通過現(xiàn)有的出土文物、雕塑壁畫、文獻記載及繪畫作品來推導漢服的款式特征及設計要點。在服裝的內部結構、制作工藝,以及圖案與材質的選用上,都與中國傳統(tǒng)服飾有很大的差異。可以說,當代漢服是以中國傳統(tǒng)漢族服飾為設計原型,結合當代人的審美、技術水平與制作工藝制作出的具有傳統(tǒng)服飾特點的服裝。

      美觀性、舒適性、經濟性這三者是傳統(tǒng)服飾品的核心屬性[1],而漢服作為一種特殊種類的服飾,在日常服飾需求之外,還要求服裝兼?zhèn)湮幕院退囆g性。如服飾是否包含了一定的禮儀文化、歷史內涵,是否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審美理念、圖案設計與制作工藝是否精良等。此外,漢服與日常服飾的搭配、使用場合和頻率等同樣是服裝穿著者和設計者的關注核心。

      從藝術設計的角度而言,漢服作為一種設計產品首先必須滿足使用者的設計價值要求,任何設計作品的價值潛能必須在生活實踐中被使用者認同才能得到發(fā)揮。也就是說,設計價值是作為消費對象在使用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2],即購買、穿著漢服的行為與漢服本身能否滿足當代漢服著裝者的需求。而在漢服使用者的使用過程中,并不僅以服裝的功能為主,也不是單純以審美為主的設計認同,而是以舒適生活、意義目標為本質的設計認同活動,在這種生活主體的認同中,生活者的舒適感受與認同有一定關聯(lián),設計作品的意義與所達到的目標也由生活者來評估、認可[3]。因此,是否舒適地生活與設計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目標,是評估衡量服裝作品價值的尺度。漢服作為設計產品,需要滿足當代漢服穿著者舒適生活、美感表達、身份認同等多角度的需求[4]。

      在此邏輯下,漢服的設計因子可以被分為幾個層面:視覺刺激層、觸覺刺激層、審美邏輯層、成本控制層。這四個層面又可分為6個具體準則:美觀性、舒適性、經濟性、文化性、藝術性、實用性。

      1.1 美觀性

      美觀性主要指漢服的廓形、款式、色彩、質感等外在視覺觀感,是以現(xiàn)代的美學角度對漢服進行評價。經過問卷調查,當代消費者選擇穿著漢服的首要原因是美觀性,可以說美觀性是漢服的核心競爭力。即使形制相同的漢服,但圖案、色彩和面料的差異也會導致服裝的著裝效果、外觀風格有所不同。

      因此,從審美角度而言,服裝的款式必須多樣、符合潮流,色彩豐富、材質多樣,整體質感富有層次并能夠根據大多數穿著者的身材進行協(xié)調。

      1.2 舒適性

      舒適性指與漢服關系較為緊密的四個生理舒適要素:透氣性、寬松度、觸感和重量。

      服裝的穿著屬性決定了舒適性也是服裝重要的設計元素。漢服主要面向人群是青年人,其中女性數量多于男性。因此,對服裝的透氣性、寬松、材質觸感都有較高的要求。對于一些以漢服為日常服飾的人群來說,服裝的重量也與舒適性息息相關。

      1.3 經濟性

      經濟性主要指漢服的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維護成本。成本控制設計是服飾產品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力爭保證服飾滿足其他必要功能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服飾總體成本,才能使其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商業(yè)價值,使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利益達到平衡。

      由于社會發(fā)展的客觀因素,傳統(tǒng)服飾的主要材料為天然面料。而漢服可選擇的制作材料品種多樣,在滿足視覺效果、穿著效果的基礎上,低成本、易保養(yǎng)才是漢服經濟性的最終目標??纱_保整個服裝成品成本量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并具有產業(yè)化和市場化優(yōu)勢。

      1.4 文化性

      文化性主要包括漢服所包含的禮儀文化、寓意表達、歷史內涵和哲學思想。與其他款式服裝相比,漢服的穿著人群中有相當部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漢服的形制是漢服區(qū)別于其他服飾的基礎,這部分人群對于漢服的選擇更多地考慮服裝形制是否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禮儀,服飾的款式有無傳承。

      1.5 藝術性

      藝術性主要包括服裝的審美理念、圖案設計、制作工藝,特別是有無應用傳統(tǒng)工藝等,體現(xiàn)了由制作工藝、審美理念展示的漢服內在美學邏輯。

      服裝能夠反映穿著者的審美理念,在滿足實用性的前提下,一件衣服只有符合穿著者的審美才具備穿著價值。同時,服裝市場的潮流導向與消費導向均受到服裝藝術性的影響。服裝的藝術性使得服裝作為主體向外界傳播著自身的風格與審美,而漢服的形態(tài)所傳達出端莊、雅致、和諧、清逸的審美意象是漢服設計者與著裝者的共同追求[5]。

      1.6 實用性

      實用性主要指服裝的場合適應性、便捷性,以及可搭配性。在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的當下,誕生于傳統(tǒng)生活模式下的服裝是否能適應當代生活、工作場景,服裝的便捷性和可搭配性是否能滿足著裝需求是漢服實用性的重要體現(xiàn)。

      綜上所述,按照美國運籌學家T.L.Satty提出的層次分析法模型(AHP)[6-8]建立漢服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2 漢服評價指標的確定

      2.1 不同要素權重賦值與數據采集方法

      對漢服進行合理評價的前提是需要建立一個客觀的評價體系。將漢服的多個設計指標進行量化,分解為多個設計因子,根據對服裝整體中的不同設計因子進行賦值來評價服裝。在將層次分析法運用到漢服的綜合評價體系中時,可以引入九階標度法[6,8-9],根據各要素間的相對重要性進行權重賦值。判斷矩陣標度及其含義如表1所示,ai、aj分別表示第i、j個評價要素。

      為了保證各類指標的科學合理性,必須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數據采集。本文主要采用田野式方法對相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重點調查漢服的消費者與設計者對不同形制漢服的購買/設計偏好及產生原因,漢服商家銷售過程及當代漢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多個高校漢服社團紙質問卷、問卷星小程序、付費數據平臺Credamo,向漢服設計師與漢服銷售人員(共計30人)、服裝設計領域的專家教授(20人)、服裝設計專業(yè)的學生(50人)、漢服消費者(300人)發(fā)放問卷共計400份。問卷回收率約為97%,有效問卷364份,符合問卷調查的基本要求。

      2.2 構建判斷矩陣

      構建判斷矩陣是層次分析法的應用關鍵。在評價模型體系中,對同一評價層的不同要素進行重要度比較時,可將2.1中的問卷調查結果作為構造判斷矩陣的基礎,按照定義進行判斷矩陣的構造:

      式中:A為判斷矩陣;a1為評價要素1的平均分值;a2為評價要素2的平均分值;an為評價要素n的平均分值。

      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為四舍五入取整算子。

      2.3 單一準則下相對權重的計算

      采用矩陣論方法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相應的特征向量Wi,一般可采用方根法、和法或特征根法[7]。本文采用計算機迭代法進行計算,具體算法不再贅述。

      2.4 檢驗矩陣的一致性

      為了評價判斷矩陣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需要檢驗矩陣的一致性。對于矩陣A,若任意i,j,k均有aij·ajk=aik,則稱該矩陣在整體上具有一致性,否則就是不一致[8]。運用層次分析法引入一致性評價指標,即CR=CIRI,其中CI=λmax-nn-1;λmax為最大特征值;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當CR=0時,可以稱A為完全一致性矩陣;當CR<0.1時,認為A是滿意一致性矩陣,可以接受。否則就需要調整判斷矩陣,使之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漢服準則層和指標層評價指標的判斷矩陣構造及一致性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得到,準則層和指標層的各個判斷矩陣均滿足CR<0.1。因此,各個判斷矩陣均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2.5 評價目標排序與分析

      評價目標排序按照從目標層到指標層由上而下的步驟逐次進行,最終計算出最低層指標的權重,即指標層的權重系數×各自對應的準則層的權重系數[10]。通過比例進行計算得出漢服底層評價指標的總排序權重Wt,結果如表3所示。從結果可知,美觀性B1、文化性B4和藝術性B5的權重較高,分別為0.267 9、0.210 8、0.210 8,這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大眾對漢服審美取向和文化寓意的強烈需求。

      3 漢服灰色綜合評價方法

      3.1 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

      在建立漢服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之后,開始對8套漢服進行灰色關聯(lián)分析。由于指標層的大部分評價指標很難給出量化結果,因此采用專家評分的辦法進行測算,總分為100分,12位專家根據不同漢服的特點對各個指標分別進行評分,并計算出各個指標的平均分,計算步驟如下:

      3.1.1 選擇參考數列

      3.1.2 指標值的規(guī)范化處理

      為了使各指標之間可以相互比較,需要對各指標進行規(guī)范化處理,公式如下:

      經過規(guī)范化處理之后,得:

      3.1.3 計算關聯(lián)系數

      3.1.4 計算關聯(lián)度

      考慮到各指標的重要程度不一樣,所以關聯(lián)度計算方法采用線性加權法,即權重乘以關聯(lián)系數。由前文層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標層總排序權重為:

      3.1.5 綜合評價結果排序

      依據關聯(lián)度ri(i=1,2,…,m)的大小進行排序,關聯(lián)度的大小順序即為各評價對象的優(yōu)劣次序。

      3.2 漢服灰色評價分析

      “漢服”是一個龐大而繁雜的體系,服飾體系夸度長,包含范圍廣。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形制有漢制、晉制、唐制、宋制、明制等,包含的服裝有曲裾、直裾、襦、裙、襖、袍、衫、半臂、褙子、比甲、斗篷等多種款式。經過調研,漢服著裝者與設計者、銷售者認為以下8款漢服搭配款式是當代漢服的主流形制。

      3.2.1 曲 裾

      曲裾是現(xiàn)有漢服體系中常見款式之一,又是西漢時期的服裝形制之一,也是漢服運動興起時第一件被穿上街頭的服裝款式。曲裾特殊的款式與悠久的歷史使得它成為現(xiàn)有漢服體系中最重要的款式之一。目前市場上現(xiàn)有曲裾多以馬王堆曲裾為原型,根據下擺的形態(tài)及衣袍長短,分為“大曲裾”“小曲裾”“短曲裾”等(圖2)。此款漢服在成人禮、祭祀活動等禮儀場合較受歡迎。

      3.2.2 齊腰襦裙

      在現(xiàn)有漢服體系中,上衣下裙的搭配方式就可以被稱為襦裙服。齊腰襦裙就是指穿著時裙子系扎高度在腰部的襦裙服,形制常以晉代女性服飾、唐代女性服飾、宋代女性服飾為原型。常見漢服齊腰襦裙有對襟襦裙、交領襦裙等(圖3)。此款服飾女性消費群體年齡、收入分布較為平均。

      3.2.3 高腰襦裙

      下裙的系扎高度在胸部的被稱為齊胸襦裙,此款服裝常以唐代服飾為原型進行設計。此種服裝裙擺較大,可以輕松營造出“飄然姿態(tài)”,因此受到漢服愛好者的喜愛。但因此種服裝原型距今時間悠久,服裝形制與服裝穿著固緊方式存在爭議,近年來銷售熱度有所下降。此款服飾受眾年齡層較低,收入低于漢服消費者平均水平,以在校學生居多。

      3.2.4 襖 裙

      當代漢服系體中的襖裙常指以明代女裝為原型的著裝。衣身通常為A字型,袖子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下裙常為馬面裙。此外,還常與比甲、披風等搭配。以襖裙為代表的明制漢服相比其他種類的漢服,在形制上有很多可以參考的服飾實物。并且立領、扣子的使用使得服裝從外觀形式上更貼近現(xiàn)代服飾,因此近年大受追捧。在問卷中,選擇此款服飾的消費人群收入高于漢服消費者平均收入。

      3.2.5 短 打

      當代漢服體系中的短打,指的是短上衣搭配下褲的形制。作為當代人的漢服消費者,追求的是更加美觀夸張的形制。如果僅為活動便利和勞作方便進行服裝選擇,這種形制并無太大的競爭力,因此常被消費者用來當作居家活動的服飾。

      3.2.6 深 衣

      深衣有濃重的儒家文化背景,根據不同考據者的研究,深衣形態(tài)各異,可分為朱子深衣、江永深衣、黃宗羲考深衣等。深衣常被男性消費者穿著于祭祀論道、講學等禮儀文化活動。漢服市場上深衣多以朱子深衣為原型(圖5)。

      3.2.7 圓領袍服

      圓領袍服是當代漢服一種流行款式,男女均可穿著,其原型為唐代圓領袍服、明代圓領袍服(圖6),有立領、翻領,以及窄袖、大袖等不同形制。相比襦裙或深衣,圓領袍服有清晰的發(fā)展脈絡,適用對象廣泛,更加便于活動。唐制圓領袍除男性消費群體外,也被少數女性所喜愛。

      3.2.8 道 袍

      道袍原型為明代男子便服,是較具中國古代男性風范的服飾。道袍交領右衽,領口常有白色護領,衣身開裾而有擺、穿著便捷,行動不會露出內衣內褲。此款服飾受到年齡層次在25歲以上男性漢服消費人群喜愛。

      本評價體系總共選取12位專家,其中漢服設計師與漢服銷售人員共4名;從高校服裝設計專業(yè)選擇教授4名;從漢服研究領域和同袍群體中選擇專家4名。分別對8款漢服(圖7)進行評分,得到每款漢服的每個底層指標評分的平均值,然后將所有待評價漢服中每個指標的最高分挑選出來作為參考數列,結果如表4所示。

      運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表4中的專家評分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得到8款漢服各個指標的關聯(lián)系數,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然后運用線性加權法對8款漢服進行灰色綜合評價,指標層的綜合權重采用層次分析法計算總排序權重Wt,計算結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漢服2齊腰襦裙的關聯(lián)度為0.798 5,評級結果最優(yōu);緊隨其后的是漢服4襖裙和漢服3高腰襦裙,關聯(lián)度為0.694 6和0.678 4;之后為漢服1曲裾和漢服7圓領袍服,這兩款漢服性能相當,關聯(lián)度為0.596 1和0.593 1;關聯(lián)度最低的是漢服5短打,僅為0.461 1。綜上,可得:

      1)漢服2齊腰襦裙的灰色綜合評價結果最優(yōu),這是因為目前市場上齊腰襦裙設計原型較多,如魏晉風、唐制、宋制等。服裝產品審美風格多樣,款式各異、材質豐富,且服裝結構相對簡單,制作成本低,受到了漢服商家的青睞,符合以學生為主的漢服受眾的消費能力。

      2)漢服4襖裙和漢服3高腰襦裙的評價結果次優(yōu),襖裙的評價結果優(yōu)于高腰襦裙。漢服4襖裙有大量的實物可供設計師參考,因此在形制上的爭議較小。襖的種類很多、樣式多變,領子除交領外還有立領、圓領等,在日常生活中穿著較為方便,從款式上較為接近現(xiàn)代服裝。此外襖裙上衣多掩下裙,對穿著者身材包容性較好,也是其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漢服3高腰襦裙提高了服裝腰線,其特殊的審美角度引發(fā)眾多漢服愛好者的喜愛,但因唐代女裝存留實物較少,在服裝的形制上存在一定爭議?,F(xiàn)有齊胸襦裙下裙的固定以系扎方式為主,不便活動也是其評分低于漢服4襖裙的原因之一。

      3)漢服1曲裾和漢服7圓領袍服的評價結果相當,這兩款都是袍服類服裝,其獨特的造型與包含的文化吸引了很多漢服愛好者。但這兩款漢服的穿著與制作都相對復雜,不太容易與其他服飾搭配,這種特點使得其受眾相對較少。

      4)漢服5短打在8款漢服中的評價結果最差,主要原因在于其本質上是勞作時穿著的服裝,在美觀性與文化性上都較為欠缺。

      4 結 論

      根據漢服的文化屬性并結合漢服的審美理念,引入了美觀性、舒適性、經濟型、文化性、藝術性、實用性等多維設計因子作為評價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漢服的綜合評價體系,得到了底層指標的總排序權重;并采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8款漢服進行了灰色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與客觀事實符合性較好。因此,本文提出的漢服綜合評價體系具有可行性,采用的AHP-灰色關聯(lián)分析法對漢服的綜合評價具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為漢服文化的傳播、漢服的設計與銷售提供了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洪文進, 苗鈺, 沈雷, 等. 智能化兒童近場定位安全服裝評價體系[J]. 服裝學報, 2016, 1(3): 285-289.

      HONG Wenjin, MIAO Yu, SHEN Lei, et al. Study on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smart childrens safety garments based on near field[J]. Journal of Clothing Research, 2016, 1(3): 285-289.

      [2]李立新. 設計價值論[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11: 69.

      LI Lixin. Design Axiology[M].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 2011: 69.

      [3]李晰. 漢服論[D]. 西安: 西安美術學院, 2010: 109-134.

      LI Xi. Han Costume[D]. Xian: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 2010: 109-134.

      [4]宇文塔曼. 唐代女裝款式演變研究與應用[D]. 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 2012.

      YUWEN Tama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tyle Evolution of Womens Clothing in Tang Dynasty[D]. Xia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2012.

      [5]楊婕, 伍凱飛, 楊景云. 唐代漢服的創(chuàng)新設計實踐與分析研究[J]. 輕紡工業(yè)與技術, 2015, 44(6): 19-21.

      YANG Jie, WU Kaifei, YANG Jingyun. The 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the Tang dynasty Hanfu[J].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2015, 44(6): 19-21.

      [6]杜棟, 龐慶華, 吳炎.現(xiàn)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 14-36.

      DU Dong, PANG Qinghua, WU Yan. Moder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Case Selection[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5: 14-36.

      [7]杜沁盈, 陳李紅. 線上線下服裝品牌形象評價體系比較研究[J]. 絲綢, 2019, 56(6): 52-57.

      DU Qinying, CHEN Lihong. Comparative 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online and offline clothing brand image[J]. Journal of Silk, 2019, 56(6): 52-57.

      [8]謝季堅, 劉承平. 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M].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8: 8.

      XIE Jijian, LIU Chengping.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M]. 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8: 8.

      [9]張英姿, 張技術.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服裝審美評價維度權重計算[J]. 毛紡科技, 2019, 47(5): 81-85.

      ZHANG Yingzi, ZHANG Jishu. Weight calculation of apparel aesthetics evaluation dimension based on AHP[J]. Wool Textile Journal, 2019, 47(5): 81-85.

      [10]楊世軍, 顧光海. 基于德爾菲-層次分析法和灰色關聯(lián)分析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承載力評價研究[J].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2018, 48(20): 312-318.

      YANG Shijun, GU Guanghai.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Delphi AHP and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J]. Mathematics in Practice and Theory, 2018, 48(20): 312-318.

      猜你喜歡
      漢服服飾服裝
      跨文化的兒童服飾課程初探
      Viral Revival
      留學生創(chuàng)辦漢服社讓外國人愛上漢服
      道具服裝
      上臺說漢服
      猜朝代
      現(xiàn)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Wearing History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xiàn)
      做自己個性本色 COCO薇服飾
      唐河县| 托里县| 新和县| 和田市| 松溪县| 左贡县| 宝坻区| 张家界市| 水城县| 西平县| 永州市| 嫩江县| 响水县| 龙泉市| 广德县| 新田县| 玉环县| 四会市| 嫩江县| 石林| 屏东市| 论坛| 南部县| 天峻县| 雷州市| 阿拉尔市| 逊克县| 彭山县| 衡水市| 汝南县| 水城县| 珲春市| 台前县| 荔浦县| 沁阳市| 双辽市| 迭部县| 大同市| 黔东| 石棉县|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