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仲
煙臺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山東 煙臺 264010
(一)宏觀檢驗。宏觀檢驗主要是指檢驗人員采用目視檢驗壓力容器本體結構、幾何尺寸、表面情況,以及焊縫、隔熱層、襯里等,一般包括結構檢驗、幾何尺寸檢驗和外觀檢驗。結構和幾何尺寸等檢驗項目應當在首次全面檢驗時進行,以后定期檢驗僅對承受疲勞載荷的壓力容器進行,并且重點檢驗有問題部位的新生缺陷。
(二)表面缺陷檢測。表面缺陷檢測應當采用NB/T47013中的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方法。
實際中,壓力容器的組成材料雖然較多,但主要以鐵磁性材料為主,而鐵磁性材料的特性,決定了采用磁粉檢驗技術的科學合理性,能發(fā)現焊接接頭表面或近表面缺陷,這種方式在實際中應用得也較為普遍。磁粉檢測范圍較廣,適用于鐵磁性材料對接接頭、T型接頭和角接接頭,因為能以較低成本和較高效率得到檢測結果,所以受到了廣泛關注。滲透檢驗方法主要適用于非多孔性金屬材料制承壓設備的對接接頭、T型接頭和角接接頭,能發(fā)現焊縫表面開口缺陷。采用該方法時,需先向焊縫表面噴涂一定量的滲透劑、去除劑和顯像劑等,然后通過溶劑反應實現對缺陷的檢測。其優(yōu)點是檢測靈敏度和范圍大,缺點是應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液體污染,所以檢測人員必須做好自身防護和環(huán)境清理工作。
(三)壁厚測定
1.物料進口、流動轉向、截面突變等易受腐蝕、沖蝕部位。
2.液位經常波動的部位。
3.接管部位。
4.宏觀檢驗時發(fā)現的可疑部位。
5.制造成型時壁厚減薄部位和使用中易產生變形及磨損的部位。
現實中,造成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檢測誤差的因素比較多,對其進行誤差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檢驗、檢測流程不規(guī)范,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檢測應該遵循科學的流程規(guī)范,如果檢驗、檢測過程不夠標準規(guī)范,則最終也難以得到精確的技術結果。
(二)檢測工具誤差,在對壓力容器進行檢驗時,一般會根據檢驗方法和原理用到相關的檢測工具,一旦檢測工具自身出現誤差,將會嚴重影響到檢驗結果的精度,同時還會對檢測措施、路徑等產生不利干擾。
(三)檢驗、檢測現場屬于易燃易爆區(qū),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檢驗、檢測人員由于現場的危險性,會省時間快速檢驗、檢測完成。當前為了確保壓力容器的性能和工作狀態(tài)安全可靠,通常都會對其進行定期的檢驗、檢測,且檢測項目非常多。此過程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統(tǒng)一的標準,不然會對最終的結果數據形成影響,進而產生明顯誤差,而這顯然會影響到檢驗、檢測結果的真實性,給壓力容器的后續(xù)使用帶來安全隱患和技術風險。
對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檢測中出現的誤差,有必要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從而實現對相關檢驗、檢測工作的優(yōu)化完善。
(一)健全技術檔案。壓力容器檢驗、檢測誤差的影響比較大,因為檢測結果與真實不一致從而造成錯判,給壓力容器的安全狀況定級帶來困難,所以有必要對相關的技術檔案進行健全,并進一步建立科學的檢驗、檢測檔案,實現對檢驗、檢測技術和流程的約束規(guī)范作用。技術檔案的建立可以對檢驗、檢測行為及其流程進行全面規(guī)范,為檢驗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規(guī)范指導。健全的技術檔案可以對檢驗、檢測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并對容器的檢驗體系進行完善優(yōu)化;同時還可以通過技術比對快速定位誤差原因,為確定檢驗、檢測的重點和控制潛在誤差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對控制和消除檢驗、檢測誤差具有積極效果。
(二)監(jiān)測日常狀態(tài)。針對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檢測的誤差處理,要注重對壓力容器日常運行狀態(tài)的監(jiān)測,因為日常運行狀態(tài)中包含了壓力容器在各個階段的運行情況和在線檢測結果,這些與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檢測結果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往往可以為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判斷提供參考依據。鑒于此,壓力容器使用單位必須對日常監(jiān)測工作高度重視,安排專人對容器的日常運行和在線檢測進行監(jiān)控,這一方面可以提升對誤差的控制水平,同時也能為定期檢驗、檢測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參考依據。
(三)落實定期檢驗制度。加強定期檢驗可以在容器的正常使用年限內,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概率,同時還利于排除檢驗中的誤差。對于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該對定期檢驗工作進行合理安排,比如設置專門的特種裝備檢驗部門,按照計劃對壓力容器進行定期檢驗,從而實現對壓力容器運行隱患的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定期檢驗制定的落實對檢驗誤差的控制也具有積極意義,按照計劃進行定期檢驗可增高檢測頻率,而高頻率的檢驗對預防控制技術誤差和排除潛在使用風險意義重大,同時對促進壓力容器使用及維護也具有顯著效果。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是根據壓力容器的使用狀況,由使用單位自行檢查,包括月度檢查、年度檢查。使用單位應當在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有限期屆滿的1個月以前,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申請,并且做好定期檢驗相關的準備工作。
(四)優(yōu)化技術水平。壓力容器檢驗、檢測需要用到相關的檢驗技術理論和設備儀器,而優(yōu)化完善檢驗技術水平、科學編寫檢驗技術方案和指導書,能夠對檢驗、檢測中可能出現的潛在誤差進行有效控制,進而提升檢驗、檢測結果能夠達到預期的控制目的。在具體的檢測工藝中,應該優(yōu)先選擇通用的方案,并對檢驗、檢測方案中可能存在的誤差影響因素及其發(fā)展趨勢進行科學預測,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措施阻隔誤差傳播途徑,將誤差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減到最小。
綜上述,壓力容器作為承壓類的特種設備,在工業(yè)生產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同時因其制造工藝較為復雜,因而在生產中難免會產生一定的缺陷,給壓力容器的正常使用埋下安全隱患。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有必要加強對壓力容器的檢驗、檢測,尤其是落實定期檢驗制度,從而為壓力容器的正常和安全使用提供保障。同時,為了提升定期檢驗、檢測的工作水平,還有必要采取誤差分析的方法,對影響壓力容器檢驗、檢測結果精度的因素進行科學分析,并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