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敏
太容易如愿,也容易放棄;太容易成功,也容易一敗涂地。
有一天,和一位老鄉(xiāng)見了面。老鄉(xiāng)憑借他的努力拼搏,十幾年風風雨雨走過來,當上了一個大醫(yī)院的負責人。回憶往事,他深有感觸地說:月圓月缺,月圓是短暫的,月缺才是常態(tài)。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只要細心觀察,一個月的周期中,月圓只是一兩天的時間,其它都是處于“缺”的狀態(tài),這就是生活哲學的“月缺定律”。
老鄉(xiāng)半是回憶半是調(diào)侃——
年輕的時候胃口特別好,總想有錢時打打牙祭,但那時囊中羞澀,請女朋友吃飯也只能到大排檔;等到人到中年了,有點小錢可以改善生活了,卻因懼怕“三脂”高而對滿桌佳肴難以下筷,天天當小白兔啃蘿卜白菜。
年輕時好動,節(jié)假日總想有個車多好哇,可以探探親訪訪友,但那時只能騎著單車送小孩上學、擠著公交陪老母看病;奮斗多年后,有經(jīng)濟條件以車代步了,但看著因缺少運動而日漸隆起的肚腩,只能乖乖改騎單車強迫鍛煉。
剛剛結(jié)婚那陣子,總巴望著有個稍微大一點的房子,最好有個小書房,夜闌人靜時可以獨自看看書聽聽音樂,但那時只能調(diào)低臺燈亮度,輕手輕腳地在臥室里加班趕方案寫報告;等到有了房子,卻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難得有空閑在書房里享受喝茶看書的悠閑……
老鄉(xiāng)的經(jīng)歷,我相信多數(shù)人會有同感。
人生總是這樣,你想得到的時候,不一定如愿;得到的時候,又往往有新的遺憾。
畫家黃永玉說:“我干活有個特點,畫到快完時總覺得遺憾,沒有畫好,到了下張又發(fā)現(xiàn)有點問題,整個過程就是個遺憾的過程。”不要因遺憾而遺憾,人類是因為有殘缺才不斷進化,事業(yè)是因為有遺憾才不懈追求。
世人多想一蹴而就,萬事如意,但如果太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太容易如愿,也容易放棄;太容易成功,也容易一敗涂地。
“圓則缺,滿則損?!睍一m美,一開即敗;蠟梅遲花,冰雪獨妍。
最美的愛情是在山重水復、柳暗花明之后的連理相結(jié),最鐵的朋友是在飽經(jīng)責難、盡釋前嫌之后的再次握手,最大的喜悅是在歷經(jīng)劫難、苦盡甘來之后的相擁而泣,最好的收獲是在百轉(zhuǎn)千回、臥薪嘗膽之后的失而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