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探記科學(xué)家團隊
有人說,馬達加斯加是幸運的,因為6500萬年前那次毀滅恐龍的小行星撞擊發(fā)生在離它很遠很遠的地球另一邊。這個說法不太能讓人信服,因為馬達加斯加最有名的恐龍——馬君龍差不多也是在那時滅絕的。然而,當你走進東部雨林和西部荒漠,你又會相信馬達加斯加真的很幸運,大自然偏愛這里,留下了太多的珍寶。
雨林燈誘
我們一行人進入東部的拉努瑪法納雨林保護區(qū)之后,住進簡陋的旅店。布置完燈誘裝置,我們靜靜等待蟲子。
第一天燈誘,來了不少蝽、螳螂、壁虎、蜘蛛等動物,幾乎個個都是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物種。一進入東部就看到這么多珍稀物種,大家興奮極了。第二天,我們決定守到凌晨3點,等馬達加斯加明星物種彗星天蠶蛾來了再睡覺。因為彗星天蠶蛾多在這時出現(xiàn)。
3點左右,彗星天蠶蛾真的來了!與一般蛾類不同的是,馬達加斯加彗星天蠶蛾那對無與倫比的娟秀長尾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尾突的長度世界第一,通常可達85~110毫米,延展成飄帶狀。它的翅展達90~120毫米,約為成人手掌長度的一半。此外,彗星天蠶蛾的顏色絢麗燦爛,格外引人注目。
拍下它的身影,雨林燈誘總算圓滿啦!
雨林穿行
白天,我們穿行在熱帶雨林中進行考察。
馬達加斯加?xùn)|部的降雨量遠遠大于西部,在同樣的緯度上,西側(cè)是熱帶草原和旱地落葉林,東側(cè)則是熱帶雨林。因為馬達加斯加沒有能嚴重傷害人的毒蟲猛獸,所以,行進中不管誰發(fā)出慘叫大家都不會驚慌——叫聲九成來自被螞蟥或蚊子攻擊的隊友。
不過,這樣的環(huán)境里卻藏著不少珍稀物種,隨行的蜘蛛專家還發(fā)現(xiàn)了古蛛!
離開東部雨林,我們驅(qū)車一路往西,依次在草原、荒漠中穿行。多樣的地貌造就了多樣的物種,一路迎接我們的除了顛簸的公路和嶙峋的怪石,還有入島以來我們所見過的最野最野的狐猴以及數(shù)量多得令人驚嘆的游蛇……
西部狂野寶貝
早在琥珀山考察的時候,我們就經(jīng)歷過“蛇出沒”,知道馬達加斯加的蛇幾乎都是無毒蛇。但是在西部雨林不斷遭遇馬島游蛇,不一會兒就累計見到幾百條,我們心里多多少少還是留下了陰影。大家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時不時還有群聚在樹上的刺蛾幼蟲映入眼簾。刺蛾幼蟲俗稱洋辣子,可不好惹。大家小心避過,沒想到一個不留神,差點兒驚動正在巖石上睡覺的大樹蚺!
這還不算完。這里的狐猴大概從來沒有受到過人類的傷害,都不怕人,有的還蹲在樹枝上“挑釁”。我跟著其中一只想要拍張美照,它卻不配合,居然沖我亮出自己的屁股!于是,我收獲的就是一張環(huán)尾狐猴沖我撅屁股的滑稽照。
雨林里的狂野寶貝不只這些。變色龍一只比一只兇,就連蛙類也披著豹紋外衣,野得不得了。
“侏羅紀”公園的
秘密寶藏
結(jié)束了雨林的考察,我們的車子繼續(xù)往前,橫跨草原。
不知過了多久,大家在車上打著瞌睡,迷迷糊糊中睜眼一看,不遠處一座大石頭山橫亙在眼前。過了這座山,我們就進入了荒漠地區(qū)。觸目所及,荒漠中怪石嶙峋,石陣和尖峰矗立,似乎訴說著大自然的往事。早在侏羅紀時期,伊薩盧群山在地殼運動中擠壓形成,后來,群山又經(jīng)歷了馬達加斯加大陸板塊和亞非大陸板塊脫離的過程。盡管如此,這里的地貌沒有發(fā)生變化,至今仍完整保留了侏羅紀時期的面貌,荒涼得猶如電影《星球大戰(zhàn)》的外景地。
即使在這樣的地方,也還有許多生命頑強地生長著。風(fēng)化巖呈現(xiàn)出斑駁的顏色,走近一看,我們才發(fā)現(xiàn)是大量地衣覆蓋在風(fēng)化巖表面。被譽為“開路先鋒”的地衣總是能爬上貧瘠的巖石,成為第一個扎根生長的生命,我們親眼見證了這種奇跡。
沙地里有不少蟻獅正在捕食螞蟻,不遠處,還有許多粉蝶在沙地上聚集,它們應(yīng)該是在獲取礦物質(zhì)。繼續(xù)探索,沒想到,在伊薩盧風(fēng)化巖峽谷還隱藏著一片綠洲。由于地表開裂,這里生長了很多植物,于是,荒漠里面就出現(xiàn)了一片小雨林,真奇妙呀!
馬達加斯加之行的收獲遠遠不止這些。在海灘,我們還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水生生物,親口品嘗了熱情好客的當?shù)厝速浗o我們的新鮮海膽,美麗的貝殼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更多的奇跡,盡在《科學(xué)家?guī)阕呤澜纭ゑR達加斯加探秘》。在書里,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