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韋榮刻
來到南寧市良慶區(qū)良慶鎮(zhèn)新蘭小學(以下簡稱新蘭小學),一座高達9.99米的紀念碑映入眼簾,碑身正面刻有“新丁抗日英雄紀念碑”九個蒼勁有力的金色大字?!斑@是新蘭村革命先烈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痹撔!凹t色志愿者講解員”陳家運自豪地說。
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良好品德,是新蘭小學近年來提出的辦學方向。該校位于良慶區(qū)良慶鎮(zhèn)新蘭村,村民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2016年,新蘭村在該校校門前修建了這座革命烈士紀念碑。
“十個一”傳承紅色基因
“我最近讀了一本特別有意義的書,書名叫《抗日歷史進程》。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度過的艱苦歲月,以及他們面對敵人無情進攻時無所畏懼的精神??赐赀@本書,我感到熱血沸騰,久久不能平靜?!毙绿m小學學生陳子皓說。
陳子皓告訴記者,在閱讀《抗日歷史進程》一書時,他做了詳細的讀書筆記,讀完后設計了一份精美的手抄報、寫了一篇讀后感,還參加了班級舉辦的閱讀交流會,讓他對《抗日歷史進程》一書中所體現(xiàn)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熟記了許多扣人心弦的抗日故事。
閱讀紅色經(jīng)典是新蘭小學近年來大力開展“十個一”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據(jù)校長周成介紹,2016年之前,該校黨建工作比較散亂,未能充分挖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村里建起紀念碑后,該校著手整理當?shù)丶t色資源,制定了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方案?!笆畟€一”活動,就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
所謂“十個一”,就是讀一本紅色書籍,組織全體師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閱讀紅色書籍,深入推進“明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主題活動;制一份紅色手抄報,學生完成紅色書籍閱讀后,自主設計一份紅色手抄報,并由學校進行評比;出一期紅色黑板報,每班以革命故事、歷史名人、黨史小知識等為內(nèi)容出黑板報,營造鮮活的紅色文化學習氛圍;上一節(jié)紅色黨課,通過主題隊課、主題班會、思想品德課、黨史課等,邀請老黨員、革命后代走進學校為師生講紅色故事;看一場紅色電影,利用校園網(wǎng)絡多媒體播放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組織師生交流觀后感,感受紅色經(jīng)典的魅力;辦一次紅色征文,組織“黨在我心中”主題征文比賽,讓師生描繪黨的光輝形象和時代風采……
“學生們非常喜歡‘十個一活動,現(xiàn)在常常能看到學生們?nèi)宄扇旱貙W唱紅歌、分享紅色故事。通過這些活動,我覺得整個學校變得更有活力了,師生的精神面貌更加積極向上了?!毙绿m小學教師李志立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新蘭小學的“十個一”活動已經(jīng)升級為2.0版本,加入了紅軍操、“弘揚紅色文化”國旗下講話、紅色班級文化評比與交流等內(nèi)容,育人內(nèi)涵越來越豐富。
課程滲透紅色文化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紅軍長征的故事嗎?
生:知道。
師:那你們知道紅軍長征走了多遠的路嗎?
生:走了二萬五千里。
師:紅軍為什么要走這么長的路呢?
這是新蘭小學教師陳乃正執(zhí)教《數(shù)學中的大數(shù)》一課時的一個教學片段。教學中,陳乃正通過簡單的師生問答創(chuàng)設了活潑的學習情境,既有效引出了“大數(shù)”這個知識點,又很好地加強了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引導學生認識“二萬五千”以及相關(guān)的“大數(shù)”的過程中,陳乃正適時穿插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讓學生感悟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的長征精神。
陳乃正說:“通過各學科教師的不斷重復、反復深化,學生不僅牢記了許多感人的紅色故事,還理解了其中的精神內(nèi)涵,并逐漸內(nèi)化為自己的精神追求?!?/p>
為了深入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工作,新蘭小學提出了“融進課堂”舉措,要求各學科教師深入分析教材、研究教學目標,積極探尋紅色文化與學科教學的融合點。例如:語文學科,教師可引導低年級學生認識與紅色故事相關(guān)的生字詞,鼓勵中高年級學生續(xù)寫紅色故事;數(shù)學學科,教師可結(jié)合相關(guān)事件引導學生認識數(shù)字,或結(jié)合相關(guān)歷史事件引導學生認識年份、時間;音樂學科,教師可以教學生唱紅色歌曲……如今,紅色文化已與該校各學科教學實現(xiàn)了有機融合,進一步豐富了紅色文化教育的內(nèi)涵,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開設專門黨課,組織學生學習黨史、英雄人物故事,組織學生外出開展紅色研學旅行,引導學生在看中學、在看中體驗和感悟……近年來,新蘭小學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通過課堂教學和研學旅行,該校學生對紅色文化有了更加系統(tǒng)、深入的認識。該校還倡導各班利用班會課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形式可以是詩文朗誦,可以是情景劇表演,也可以是小型辯論會、談話沙龍等。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廣西革命紀念館參觀。聽著講解員詳細生動的講解,看著一幅幅紅軍戰(zhàn)士們英勇善戰(zhàn)的圖片,還有一些老電影,我的心靈受到了震撼。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要更加努力學習,以后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毙绿m小學學生陳慧芳在研學日記里動情地寫道。
共建基地播下紅色種子
2020年7月10日上午,初升的太陽照在新蘭小學校門前的“新丁抗日英雄紀念碑”上,也照在了新蘭小學“紅色志愿者講解員”陳利娜的身上。此時,她身著紅軍服,佩戴紅領(lǐng)巾,臉上露出興奮又略顯緊張的笑容。雖然經(jīng)過了一周的訓練,但這是她第一次進行講解,心中難免忐忑。
“叔叔阿姨好,歡迎你們在這陽光明媚的上午,來到我們學校參觀紀念碑?!标惱乳_始講解道,“這座紀念碑建于2016年,是為了紀念81年前新丁村的抗日先輩們而建的。81年前,為了抗擊日軍,新丁村村民組建了一支抗日自衛(wèi)隊……”
整個講解過程雖然不算順暢,但對陳利娜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她告訴記者,在進行講解之前,學校組織他們到廣西革命紀念館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培訓和學習,廣西革命紀念館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對他們進行了講解語言、表情、手勢和講解程序等方面的系統(tǒng)訓練?!斑@次實踐,不僅讓我更加熟練地掌握了講解技巧,還鍛煉了我的膽量,增強了自信心?!标惱日f。
自2016年建起紀念碑后,常有人到新蘭小學參觀學習,此時就需要相關(guān)人員向客人進行講解。以前承擔講解任務的主要是村里的老人和學校教師?!斑@樣做,雖然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務,但老人年紀漸長,學生未能參與其中。”周成說。為了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經(jīng)多方溝通和協(xié)商,新蘭小學與廣西革命紀念館合作共建“蘭小紅色志愿者講解員”實踐基地。2020年7月2日,該基地正式掛牌成立。雙方協(xié)議規(guī)定:一方面由學校組織學生講解員到廣西革命紀念館學習講解技巧;一方面由廣西革命紀念館定期安排相關(guān)人員到學校組織開展共建活動。目前,該校已培養(yǎng)了8名學生講解員。
此外,新蘭小學還經(jīng)常邀請新蘭村的革命后代到校為師生講述革命故事。目前,該校已累計邀請陳學平、陳應錦、李國年等18名革命后代進校做報告?!八麄冇秘S富的閱歷和動人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革命先輩們的抗戰(zhàn)故事。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對廣大師生來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痹撔=處焺⑿阌⑷缡钦f。
通過一系列有效的舉措,新蘭小學在學生們的心田撒下了紅色的種子?!拔覀兿嘈牛灰煌跣?,不斷傳承,紅色文化的火種必將持續(xù)燃燒下去?!敝艹烧f。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