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志深筆長,融通中西,文約為美

      2021-07-23 12:02王宏民
      江蘇理工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人文主義世紀小說

      王宏民

      摘? ? 要:《21世紀英語小說的人文主義研究》從人文主義視角全面剖析了新世紀英語小說中明顯具有反思生命和生態(tài)、批判科學主義、觀照世俗倫常的小說類型。專著立意深遠,將人文主義思想內(nèi)涵延伸至生態(tài)、科學和世俗三個相互關聯(lián)的方面;論證輾轉文本內(nèi)外,大量引證古今中外文論、哲學、歷史和經(jīng)典文學文本;學術話語簡約精美,融通中西。該著作為21世紀英語小說主題研究開創(chuàng)了新視野,也為當下外國文學批評話語樹立了融通中西的新典范。

      關鍵詞:21世紀英語小說;生態(tài)人文主義;科學人文主義;世俗人文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21)03-0124-05

      21世紀英語小說研究屬于英美文學的前沿研究。該研究涉及的作品問世不過20年,其作家大多在上世紀已成名,在新世紀依然名聲不減。由于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1世紀英語小說的文學圖景和生成這些小說的潛在環(huán)境還處于變動不居之中,要準確把握新世紀英語小說的新動向并非易事[1]。國外最早問世的21世紀英語小說研究專著是2013年劍橋大學出版社推出的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德里羅研究專家皮特·博克斯奧(Peter Boxall)所著的《21世紀小說導論》[2],同年麥克米倫出版社出版英國林肯大學學者希爾德亞德(Hildyard)和阿迪塞希亞(Adiseshiah)合編的21世紀小說研究論文集《21世紀小說:方興未艾》[3]。前者雖梳理出21世紀小說的三大特征[4],但由于他選取的小說文本稍顯隨意,不免以偏概全;后者由于是論文集,并未形成一個系統(tǒng)性研究。新小說不斷涌現(xiàn),相應的學術研究也層出不窮,《勞特利奇出版公司21世紀英語小說研究指南》于2019年發(fā)行,收錄了30篇一流學者撰寫的21世紀英語小說研究論文。在國內(nèi),2014年楊金才教授研究了新世紀美國小說的主題特征[5],此外暫無有影響力的專著問世。李順春教授和李寒老師合著的《21世紀英語小說的人文主義研究》于2020年7月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成為國內(nèi)第一本新世紀英語小說研究專著。

      該專著所研究的21世紀英語小說,不是隨意選取僅以時間為限的文本,而是2003—2016年間問世的直接或間接以美國大事件為題材或背景,影射或挪用大事件的25本優(yōu)秀小說。這些小說除了題材和背景相似性之外,在文學主題、藝術特色、敘事技巧和哲學淵源等方面體現(xiàn)了一定的同質性。這種同質性的小說“集想象與敘事、反思與批判于一體,融現(xiàn)實與歷史、虛構與真實于一爐,具有寬廣的全球化意識,表現(xiàn)出濃郁的人文情懷與豐富的人文精神” [6]序言1?;谶@些小說集中表現(xiàn)出的獨特人文性,作者選定21世紀英語小說的“人文主義”作為研究主題。人文主義作為歷史范疇,是一種出現(xiàn)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潮。人文主義(humanism)這個詞語是從羅馬時代拉丁語studia humanitatis(意為“人文學”)派生而來, 1808年由德國教育家尼采曼爾創(chuàng)造,隨后,在德國歷史學家哈根和德國自然科學家福格特的著作中得到廣泛使用,終于成為一個國際通用詞語。當時,它的本義是用來說明和強調(diào)人文主義者的工作——從事人文學的研究[7]。英國史學家阿倫·布洛克(Alan Bullock,1914—2004)認為,人與宇宙的思維模式有三種:超自然(宗教)模式、自然(科學)模式和人文主義模式。第一種模式以神為本位,人和自然都是神的造物,歐洲中世紀就是神學為中心的超自然模式占主導。第二種模式認為人和其它有機體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浪漫主義時期就是自然神論占主導的自然模式。第三種模式聚焦于人自身,以人的經(jīng)驗理解上帝、自然與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便是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學與文化,摒棄中世紀神學中心,推行人文主義的人文主義模式??梢娫谖鞣綄W術傳統(tǒng)中,“人文主義”就是對立于“神學”和“自然(科學)”的“人學”。

      作者在前言中闡明,著作題目中的“人文主義”不是一個歷史范疇,而是采納了布洛克人與宇宙思維模式概念,著作中定義的人文主義是寬泛的,“包含一切以人的關懷為目的的理論體系,如社會學的、女性主義的、歷史主義的、心理分析主義的、生態(tài)主義的或生命主義的”[6]前言3。用人文主義這個詞來概括一個時期的文學主題似乎過于寬泛,因為文學即人學,嚴肅文學或者經(jīng)典文學無一不是人文的。加之21世紀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思潮都更加多元化發(fā)展,布洛克的人與宇宙模式在當代不是單一的表現(xiàn)模式,而是疊加地存在和表現(xiàn)。21世紀文學作品也必然反映出日益多元化的時代。因此,作者把人文主義與生態(tài)、科學和世俗(非宗教)相結合,細分為生態(tài)人文主義、科學人文主義、世俗人文主義從這三方面深入探索21世紀英語小說主題,大大拓寬了人文主義研究的內(nèi)涵與外延。當代人類共同面臨的最突出的生存危機,人與宇宙關系(天人關系)不和諧之處最集中的表現(xiàn)就是生態(tài)惡化、濫用科技、家園荒蕪這三方面。因此,“21世紀英語小說的人文主義研究”是建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背景下的選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

      第一章“21世紀英語小說的生態(tài)人文主義”,作者從“環(huán)境倫理”“生命倫理”“生態(tài)自我”等三方面探索了21世紀英語小說中的生態(tài)人文主義思想。以人類中心主義主導的自然觀造成了生態(tài)失衡,導致人與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銳。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轉變發(fā)展思路和消費模式,因此“生態(tài)人文主義”思想應運而生。它是生態(tài)主義和傳統(tǒng)人文主義結緣而成的全新自然觀,這種自然觀既適合生態(tài)發(fā)展也確保人類生存。作者全面梳理了生態(tài)人文主義思想發(fā)展史,追溯其哲學、倫理學、美學和社會學淵源,論述美國19世紀梭羅《瓦爾登湖》、20世紀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鄉(xiāng)年鑒》(A Sand County Almanac,1949)和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1962)等經(jīng)典作品所構成的美國生態(tài)文學史。

      作者著重分析了21世紀科馬克·麥卡錫的《路》、喬納森·弗蘭岑的《自由》、理查德·鮑爾斯的《回聲制造者》等小說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倫理”思想。作者認為,《路》虛構了核爆或核戰(zhàn)爭造成的人類世界末日后的荒原景象。若T. S. 艾略特筆下的荒原象征20世紀西方文明的沒落,《路》中末日后的荒原則是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這煉獄是自然對人類最為嚴重的報復。這說明源于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災難終將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6]21。在論述“生命倫理”時,作者指出,基于生態(tài)人文主義的基本思想,自然萬物除了具有客體性,還具有主體性,這種主體性體現(xiàn)出自然的內(nèi)在價值。例如,《回聲制造者》中的沙丘鶴既是自然的主體又是自然的客體,其存在本身就具有內(nèi)在價值。同時,由于自然具有主體性,因而具有目的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21世紀英語小說中,鳥獸魚蟲和人類一起成為敘事性小說的主人公之一。作者認為幾乎所有21世紀小說家都具有“生態(tài)自我”意識,把他們稱為生態(tài)人文主義作家并不為過[6]65。作者從弗蘭岑、鮑爾斯、麥卡錫、麥凱恩、弗爾、德里羅、厄普代克等小說家的自身成長環(huán)境和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敘述了他們?nèi)绾螛嫿ㄉ鷳B(tài)自我意識,以及他們?nèi)绾卧谛≌f作品中塑造出具有生態(tài)自我意識的人物形象。最后,作者呼吁只有向生態(tài)人文主義轉向,方能有效解決生態(tài)危機。

      第二章“21世紀英語小說的科學人文主義”,作者詳細梳理了人類思想史中科學和人文的關系,以及“科學人文主義”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及其思想內(nèi)涵。在古希臘時代科學與人文相互包涵,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中的哲學家同時又是數(shù)學家。16—17世紀,在培根實證哲學和笛卡爾主客二元論的推動下,自然科學成為獨立的學科,科學與人文開始分離。近代以來,特別是20世紀中期以來,科學(沙文)主義的盛行導致科學與人文的矛盾沖突,兩者最終分離并逐漸演化成“兩種文化”的危機。20世紀30年代,科學史家薩頓(George Sarton,1884—1956)提出要建立一種新的文化,即科學人文主義。其思想內(nèi)涵是“以科學理性為基礎,以人文為方向與目的,其宗旨是在科學和人文的相互協(xié)調(diào)與互補中促進人和社會在物質與精神方面和諧發(fā)展,并基于此而不斷實現(xiàn)人的自身解放”[6]87。作者認為,只有成功將歷史精神與科學精神結合之人才是真正的人文主義者;眾多21世紀英語小說家具備了科學人文主義者素質,他們的小說記敘了科學的發(fā)展、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特別是戰(zhàn)爭中濫用科技導致的災難性后果和末日啟示。

      鮑爾斯是把科學和人文并置表現(xiàn)得最淋漓盡致的21世紀小說家。作者詳述了鮑爾斯的科學人文主義思想發(fā)展史和創(chuàng)作史,闡釋了他多篇小說,例如《三個農(nóng)夫去跳舞》《我們歌唱的時代》《囚犯的困境》《加拉提亞2.2》《沖破黑暗》和《回聲制造者》中體現(xiàn)的科學之美和人文之美。這其中堪稱經(jīng)典的當屬《回聲制造者》,小說中科學話語涉及神經(jīng)科學、認知科學與生態(tài)學,“展現(xiàn)了心智、身體與精神交融一體的圖畫”[6]102。作者指出,鮑爾斯的創(chuàng)作證明了當代文學家所需要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科學批判精神。但同時作者也公正地評價道,科學與人文融合的實踐并不能化解新時代的敘事危機,也不能填平兩種文化之間的鴻溝。

      第三章“21世紀英語小說的世俗人文主義”,作者梳爬了世俗人文主義及其相關概念的緣起和思想發(fā)展史,著重闡述了當今世俗人文主義領言人保羅·庫爾茨(Paul Kurtz,1925—2012)的主要思想。世俗人文主義區(qū)別于宗教人文主義,它反對對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做超自然解釋,而是本著自然主義的世界觀來探求如何優(yōu)化和豐富人類的生命;它遵循人文主義的倫理道德,相信人的價值、自由,并顧及他人需求;它還主張維護民主,允許不同聲音;它致力于文化上求同存異,實現(xiàn)全球性的人文主義新范例。作者敏銳地指出,世俗人文主義的軟肋在于它最終無法克服人類中心論的難題,但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反思21世紀文化景觀的重要視角,藉以反思生命的意義。

      作者認為,21世紀英語小說的世俗書寫體現(xiàn)在對被極端邊緣化的“恐怖分子”及其生存現(xiàn)實的描寫,比如《墜落的人》中的艾哈邁德和《恐怖分子》中的哈馬德。這繼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康拉德、馬爾羅等小說家開創(chuàng)的探討極端分子內(nèi)心的文學傳統(tǒng)。更多21世紀小說塑造了被邊緣化、局外化和隱身化的美國少數(shù)族裔移民形象,例如,《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主人公昌蓋茲、《門在樓梯口》主人公塔西·柯爾津及男友雷納爾多。作者指出,對這些邊緣人的敘寫在敘事上是一種“反敘事”;在倫理上體現(xiàn)出小說家深切的人文關懷以及對人性展開的現(xiàn)代考量。作者還從新歷史主義視角闡釋了21世紀英語小說中的歷史書寫,分析梅蘇德《皇帝的孩子》、弗蘭岑《糾正》、弗爾《特別響,非常近》、麥凱恩《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等小說如何將現(xiàn)當代重大歷史事件,如德累斯頓大轟炸、廣島核爆、恐襲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等碎片化、隱性化地植入小說文本之中,體現(xiàn)出“文本的歷史性”。最后,作者重點探討了此類小說中的都市漫游者形象。他發(fā)現(xiàn),不同于惠特曼筆下浪漫主義式包容一切的樂觀漫游者,也不同于波德萊爾筆下現(xiàn)代主義式無限趨向內(nèi)心的憂郁漫游者,甚至也不同于后現(xiàn)代受個人生活小震動,選擇出走家庭而后又回歸的嬉皮士漫游者(例如厄普代克筆下的“兔子”),21世紀英語小說中的都市漫游者是療傷式和回歸式漫游者,他們由于時代大動蕩,比如恐襲或戰(zhàn)亂,經(jīng)歷奧德賽式漫游之后紛紛選擇回歸家庭。

      縱觀著作主體三章,21世紀英語小說主題所涉及的生態(tài)、科學、世俗(家園)三個方面相互關聯(lián)、層層推進。生態(tài)失衡和科技濫用離間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或者說是造成人異化的根源。因此要修復這種人與自然的關系,小說家們呼吁先從人自身做起,首先修復失序的家庭關系,并從內(nèi)心深處生發(fā)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一切以人為中心,注重與人類的長遠發(fā)展和福祉追求相和諧正是21世紀英語小說的主題。作者在新世紀之初,再次高舉人文主義旗幟,不畏懼復雜多變的現(xiàn)代生活,不躑躅于小資主義的創(chuàng)傷和記憶,為當下人類面臨的生存危機找到了正確的化解之道,這是該專著志深筆長之處。

      在研究方法和路徑上,專著論證不僅文獻功底深厚,邏輯層次清晰完整,論證鞭辟入里,時有洞見,而且體現(xiàn)出學貫中西、融通古今的學術品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論證不囿于文學領域,還打通生態(tài)學、歷史學、哲學、社會學、美學和倫理學等相關學科。人文科學跨學科研究大大拓寬了文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二是作者精通中西比較詩學,仰仗良好的中國古典文學修養(yǎng),論證不僅引用西方古典和現(xiàn)代文論,還巧妙地運用中國古典文論,打通了中西批評話語。例如,在闡釋自然萬物的主體性時,首先運用西方哲學家懷特海的“非生物內(nèi)在價值論”,然后運用中國佛家“有情眾生”(動物)與“無情眾生”(植物及其它物質元素)觀點進一步論證,中西(文論)合璧,相互闡釋,相映成趣,大大豐富了論證層次。三是論證“以詩證文”,即引用中國古典詩文來闡釋21世紀英語小說文本。例如,第一章第二節(jié)第三部分論證小說《回聲制造者》自然之美及其內(nèi)在價值主要通過對沙丘鶴的描寫得以實現(xiàn)時,該專著引用《詩經(jīng)·小雅·鶴鳴》中的“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來解讀英文文本對沙丘鶴聚集,鶴鳴嘹亮,數(shù)英里回蕩,經(jīng)久不息的情景描寫。又如,引用淮南八公《相鶴經(jīng)》中的“鳴則聞于天,飛則一舉千里”來闡釋對沙丘鶴像“恐龍”一樣的鳴叫聲[6]19。以中國古典詩文來闡釋西方小說,是文本闡釋方法論的創(chuàng)新。這體現(xiàn)出中國學者在外國文學研究中的話語自信,是在“講好中國故事”文化方針指引下,運用中國話語闡釋西方文學的優(yōu)秀實踐。

      專著另一個亮點是章節(jié)結構勻稱,學術語言簡約精美。結構上共三章,每章四節(jié),每節(jié)三部分。每一章節(jié)字數(shù)篇幅大致相當,沒有任何旁逸斜出,體現(xiàn)出形式上的完整充實、勻稱和諧。這種形式美是作者有意為之的美學追求,如同舊體詩對于句數(shù)、字數(shù)和平仄的追求。另外,著作行文流暢、文白交錯,信手拈來的中國經(jīng)典文本與21世紀英語小說文本相映成趣,那些中國古典詩文如同珠落玉盤,一一點亮艱深的學術批評文本,使專著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傊?,該著作融通中西,文約為美,樹立了學術散文新典范。

      參考文獻:

      [1] OGORMAN D,EAGLESTONE R.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wenty-First Century literary fiction[M]. Oxford: Routledge,2019: 1.

      [2] BOXALL P. Twenty-First Century fiction: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P,2013.

      [3] ADISESHIAH S,HILDYARD R. Twenty-First Century fiction: what happens now[M].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2013.

      [4] 丁夏林. 把握二十一世紀英語小說創(chuàng)作的新動向:《二十一世紀小說導論》述評[J]. 外國文學動態(tài)研究,2015(5):64—71.

      [5] 楊金才. 論新世紀美國小說的主題特征[J].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2):6-12.

      [6] 李順春,李寒. 21世紀英語小說的人文主義研究[M]. 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20.

      [7] 張椿年. 人文主義和人道主義[J].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9(5):1-8.

      責任編輯? ? 徐? ? 晶

      A Graceful Writing with Critical Thoughts and Valuable Research Fusing West and East Literary Theories: A Review on Twenty-First Century English Fiction

      WANG Hongmin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 The newly published academic book Twenty-First Century English Fiction analyzes the narrative style of reflecting life and ecology, criticize scientism and focus on the secular world. This book with a profound implication enlarges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of humanism to realms of ecology, science and secular life. Its argumentations are forceful because they appropriately connect the textual analysis with both Chinese ancient literary theories, philosophy, history,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those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utterance is simple but decent,blen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esents a new horizon for the research on a series of 21st century English fictions and creates a new model for foreign literary criticism discourse.

      Key? words: twenty-first century English fiction; ecological humanism; science humanism; secular humanism

      猜你喜歡
      人文主義世紀小說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閱讀小說
      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jié)都忙啥
      傾斜(小說)
      My School Life
      世紀中國夢
      錯過這些復古店,要等下個世紀
      人格權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文學小說
      不在小說中陷落
      乌鲁木齐县| 洛浦县| 马公市| 平果县| 腾冲县| 石门县| 巨野县| 固阳县| 长白| 哈密市| 集安市| 视频| 安溪县| 涞源县| 合作市| 东港市| 南郑县| 浦城县| 苏州市| 佛山市| 旬邑县| 宝坻区| 汝南县| 宣城市| 周宁县| 黔南| 新巴尔虎左旗| 阳朔县| 宁安市| 茌平县| 侯马市| 卫辉市| 仪征市| 兴业县| 福州市| 长垣县| 丰都县| 阜新市| 武陟县| 建昌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