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
諾唯贊是一家圍繞酶、抗原、抗體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機材料進行技術研發(fā)和產品開發(fā)的生物科技企業(yè),主要產品包括生物試劑產品和體外診斷產品兩大類。
疫情之下,受益于新冠檢測產品需求激增,諾唯贊實現(xiàn)業(yè)績爆發(fā),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公司受益于偶然外部因素的高增長將難以持續(xù)。
更為重要的是,諾唯贊個別主要客戶存在重大異常,其第一大客戶與保薦機構關系密切,個別客戶甚至直接指向了公司。與此同時,公司個別的費用支出對象也十分可疑。
新冠疫情爆發(fā)后,諾唯贊用于生產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的生物試劑和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為公司帶來巨額的利潤。2020年公司營業(yè)收入15.64億元,凈利潤達到8.22億元,而2018年和2019年公司收入分別僅為1.71億元、2.68億元,凈利潤僅為104萬元、2579萬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進入新冠病毒檢測市場,市場供給逐漸增加,市場競爭不斷加劇。2020年年中以來,中國新冠疫情形勢逐步好轉,公司POCT診斷試劑的銷售單價、毛利率分別由上半年的21.13元/人份、91.06%下降至下半年的10.17元/人份、74.27%。在檢測產品盈利下滑的大背景下,相應地,公司上游生物試劑產品的盈利也將受到不利影響。諾唯贊表示,未來隨著新冠疫情形勢的進一步好轉,公司經營業(yè)績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此外,諾唯贊的客戶存在重大異常。據(jù)注冊稿,2020年諾唯贊第一大客戶為上海伯杰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伯杰”),銷售金額為2.77億元,占17.74%。天眼查顯示,上海伯杰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本為1350萬元,實繳資本1178萬元,但該公司實控人趙百慧持有的部分股權已經被凍結。就是這樣一家公司,2020年對公司采購額竟然達到近3億元。
上海伯杰與諾唯贊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華泰大健康一號、華泰大健康二號、道興投資分別持有上海伯杰11.2445%、0.7704%、0.1802%的股權,合計持有上海伯杰12.19%股權;與此同時,上述主體分別持有諾唯贊1.7519%、0.12%、0.0281%的股權,合計持有諾唯贊1.9%的股權。
注冊稿顯示,華泰大健康一號和華泰大健康二號的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均為華泰紫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泰紫金”),華泰紫金為諾唯贊本次發(fā)行上市保薦機構華泰聯(lián)合證券之控股股東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道興投資為華泰紫金的員工跟投平臺,道興投資的合伙人陳淼目前擔任諾唯贊董事,合伙人黃金是諾唯贊董事會秘書,且目前持有諾唯贊股東博英維投資6.3429%的出資份額(博英維投資對公司持股比例為4.0079%)。
據(jù)天眼查,華泰大健康一號、華泰大健康二號、道興投資系于2020年4月3日成為上海伯杰的新增股東,也恰好自2020年4月起,上海伯杰開始與諾唯贊簽署一系列的重大銷售合同。注冊稿顯示,上海伯杰與諾唯贊之間的重大銷售合同最早簽訂于2020年4月22日,最晚簽訂于2020年12月14日。
2020年1-6月,公司對上海伯杰的銷售金額為5750萬元,彼時上海伯杰為諾唯贊的第三大客戶;2020年全年,公司對上海伯杰的銷售金額一躍升至2.77億元,說明下半年對其銷售遠高于上半年,這與公司對其他類似企業(yè)的銷售情況大相背離。2020年1-6月,公司對所有診斷試劑生產企業(yè)的銷售金額為3.36億元,2020年全年銷售金額為6.86億元,說明公司對此類客戶上半年和下半年銷售金額基本相同,同時說明公司對除上海伯杰以外的其他同類客戶上半年銷售金額明顯高于下半年。
雖然公司表明華泰大健康一號等對上海伯杰不存在重要影響,但上述種種異?;蛟S表明事實并沒有如此簡單。
2020年業(yè)績大增之前,諾唯贊對主要客戶的銷售金額基本在幾百萬元,最高也不過1000萬元。除關聯(lián)方博暉創(chuàng)新和安諾優(yōu)達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外,公司其他主要客戶主要為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等科研機構,看起來似乎并無異常。
不過公司按產品類別、銷售模式歸集的前五大客戶情況卻暴露了個別客戶與諾唯贊之間可能存在某種關聯(lián)。據(jù)回復意見,諾唯贊2019年生物試劑經銷第四大客戶為重慶鼎爾欣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重慶鼎爾欣”),公司對其銷售收入為95萬元。天眼查顯示該公司實控人為李先華,而李先華恰好為另一家名為“沙坪壩區(qū)唯贊生物試劑營業(yè)部”的法定代表人,并且兩家公司聯(lián)系電話相同,公司名稱與諾唯贊如此相似,該客戶實際為諾唯贊所控制?
可疑情況還不止這一處。諾唯贊2018年POCT診斷試劑經銷第二大客戶為江蘇康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康啟”),公司對其銷售收入為43萬元。
根據(jù)天眼查,江蘇康啟的實控人為傅崇清,傅崇清同時控制另一家公司南京景雷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郵箱為fuchongqing@vazyme.com,而諾唯贊的郵箱后綴恰好為@vazyme.com,這家客戶同樣指向了發(fā)行人諾唯贊。
諾唯贊對上述客戶的銷售金額雖然不高,但公司銷售金額在幾十萬元的客戶并不在少數(shù)。
除客戶可疑外,諾唯贊的費用支出也似乎存在異常。據(jù)保薦工作報告,公司在新冠疫情前未取得境外準入證書及建立海外銷售渠道,為抓住市場機遇、迅速拓展市場,公司向部分居間服務商支付了相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的居間服務費。
2020年,公司支付居間服務費2607萬元,相應取得的銷售收入為1.16億元,占比達22.56%。
然而,個別居間服務機構為公司服務還不到一年竟然已經陸續(xù)注銷了?;貜鸵庖婏@示,居間服務機構廣州合成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3月促成交易,2021年5月10日注銷;武侯區(qū)宏遠盛澤商務信息咨詢服務中心(下稱“宏遠盛澤”)的居間服務時間為2020年3月(促成交易),然而據(jù)天眼查,宏遠盛澤成立于2020年4月16日,注冊資本、實繳資本、參保人數(shù)均為零,已經注銷,公司成立日期居然晚于交易促成日期,該作何解釋?
泰州賽納杰管理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賽納杰”)也存在相同情況。賽納杰于2020年3月促成交易,但據(jù)天眼查,賽納杰成立于2020年4月24日,同樣不合邏輯;該公司實繳資本和參保人數(shù)均為零,于2021年6月2日注銷。
此外,舟山裕印生物科技服務部成立于2021年2月1日,但于2020年12月促成交易;南京達拓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6日,成立當月即促成交易。
整體來看,這些居間服務機構實繳資本和參保人數(shù)多數(shù)為零。雖然諾唯贊表示居間服務費支付對象與客戶不存在重合的情形,但上述存在異常的費用最終流向哪里值得關注。
上市是為了融資,然而諾唯贊資金極度充裕,募資的理由并不充分。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貨幣資金2.22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7.96億元,類現(xiàn)金資產合計超過10億元,而有息負債僅有115萬元的短期借款。
而據(jù)公司預測,2021年凈利潤在4億-5億元。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擬募集資金不低于12.02億元,其中6.51億元用于公司總部及研發(fā)新基地項目,3.51億元用于營銷網絡擴建項目,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暫且不考慮其他建設項目,在資金極度充裕的情況下,公司募集2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的合理性何在?
公司募投項目并未包含擴產項目,一方面公司產能利用率和產銷率確實不高,另一方面或許表明了公司對產品未來銷售情況的判斷。
公司擬使用6.51億元建設總部及研發(fā)新基地項目,3.51億元用于營銷網絡擴建項目,但在投資明細中4.69億元用于研發(fā)投入,1.09億元用于市場推廣、會議、宣傳及策劃費用,2.15億元用于員工薪酬。
這些支出項目應屬于日常費用性支出,募集資金大部分卻用于日常支出不僅十分少見,合理性也有待商榷。
2020年年末,公司的研發(fā)人員有416名,目前已有20000平方米的研發(fā)基地,而目前正在建設25000平方米的新研發(fā)基地,真的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