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中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是對自然運動規(guī)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類思維規(guī)律的天才發(fā)現(xiàn)和概括總結。學史增信,就要認真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價值、實踐品質和當代意義,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價值。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自然、社會、人類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在馬克思主義誕生之前,人類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以及人類自身及其思維,做過種種探索,有的找到了零星的樸素的理論光點、思想火花,有的甚至還形成過蔚為壯觀的思想浪潮。但他們卻只是在真理的邊緣長久徘徊困惑,未能走進真理的堂奧。19世紀上中期,資產階級代表的相對先進的生產力在打破封建桎梏后,經濟社會得以長足發(fā)展,與此同時,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也成長起來,成為人類兩大對立階級,社會矛盾問題不斷出現(xiàn)。人類社會如何發(fā)展,向何處去?成為新的社會困惑。正是在這種情形下,馬克思主義誕生了。這一過程是以往任何哲學思想所不可比擬的,也無法做到的。它站在了人類社會思想、理論和實踐的前沿,具有超越前人的科學價值,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質。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立者馬克思、恩格斯不僅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說,也指導將“正義者同盟”改組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親身投入到革命的實際運動中。馬克思、恩格斯都在第一國際中擔當重要職務,或從事重要工作,制定并起草文獻綱領。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馬克思寫出了《法蘭西內戰(zhàn)》《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等一系列名著。它們既是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又是現(xiàn)實革命戰(zhàn)斗檄文。其中,《法蘭西內戰(zhàn)》,就是聲援巴黎公社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總委員會宣言”。馬克思的革命實際活動,為其思想理論的針對性、現(xiàn)實性打下了實踐的、現(xiàn)實的基礎,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最可靠和最自信的前提。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形成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正如有人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來源于馬克思對實踐及時的甚至是第一時間的提煉升華,有的運動還在進行中,馬克思的理論概括就出來了,而且十分精準,并能及時用于革命行動的指導,同時為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指明方向。
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馬克思主義的深刻性還在于它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馬克思主義從來不僵化封閉,從不讓自己的理論進入窒息的死胡同。相反,它是不斷發(fā)展的理論,呈現(xiàn)出很鮮明的開放性、可繼承性。思想理論上任何僵化的東西,都不能記在馬克思頭上,如果有,那也是形形色色打著馬克思主義牌子的、對馬克思主義的片面理解、形而上學的解讀和機械主義的搬弄。馬克思、恩格斯從來不說自己窮盡了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在這一點上,馬克思、恩格斯都是不息的探索者。他們坦言,隨著形勢變化,有些個別的判斷會過時。他們?yōu)楹笕巳绾卫斫怦R克思主義提出了科學的命題,留下了開放性的接口。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是它的科學價值和實踐品格所賦予的,是其科學基因決定的,也是其生命常青的源泉。近、當代馬克思主義者,科學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價值、實踐品質并賦予其當代意義。這一點,從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中國革命,以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發(fā)展,無不證明了這一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繼承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傳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價值、實踐品質,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
(作者系湖南日報社黨組成員、社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