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很早以前,龍溪河畔的鄉(xiāng)民,男耕女織,過著安居樂業(yè)的美滿生活。
一年,不知從哪兒飛來一條大黃龍,作惡多端。它不是呼風(fēng)喚雨破壞莊稼,就是吞云吐霧殘害生靈,把整個峽谷搞得烏煙瘴氣,不得安寧。每年六月初六它生日的這天,更是強迫人們獻上一對童男童女和十頭大黃牛,一百頭豬、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發(fā)怒作惡,張開血盆大口,竄上村莊吞噬人畜,破壞田園,害得寧河黎民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峽口龍溪鎮(zhèn)上,有一位聰明貌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定決心,非除掉這條惡龍不可。有幾次,她登上云臺觀去找云臺仙子求救,都未找著。但她仍不灰心,繼續(xù)去找。這天清晨,她登上云臺觀,仙子被玉姑心誠志堅的精神感動了,就出現(xiàn)在她面前,向她指點說:“離這兒千里之外有個鯉魚洞,你可前去會見一位鯉魚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p>
玉姑辭別云臺仙子,跋山涉水,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鯉魚洞中,找到鯉魚仙子,說明來意。鯉魚仙子對玉姑說:“你想為民除害,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須犧牲你自己,你能做到嗎?”玉姑毫不猶豫地說:“只要能為鄉(xiāng)親們除害,消滅那惡龍,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鯉魚仙子見玉姑這樣誠懇堅決,滿意地點了點頭,朝玉姑噴了三口白泉,她頓時變成了一條美麗剛勁的紅鯉魚。
小紅鯉逆江而上,經(jīng)過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鄉(xiāng)。這天正是六月初六清晨,她搖身變回原貌,見鄉(xiāng)親們已準(zhǔn)備就緒:一對童男童女,十頭大黃牛,一百頭肥羊、肥豬。人們敲鑼打鼓,宛如一條長龍向祭黃龍的峽口走去,前面那對身著紅衣紅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淚人。
黃龍見百姓送上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張開大口。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玉姑搶先上前,攔住父老鄉(xiāng)親們說道:“大家在此暫且等著,讓我前去收拾這個害人精?!?/p>
話剛說完,只見玉姑跳入水中,變成一條小紅鯉魚,騰空飛躍,直朝惡龍而去。惡龍看見有人要壞它的好事,非常生氣,也朝小紅鯉魚沖過來。
面對強大的惡龍,小紅鯉魚漸漸有點力不從心了。岸上的人們都睜大了眼睛看著,不敢大聲呼吸。在峽口處,有個隱形的門,當(dāng)?shù)匕傩斩冀兴褒堥T”,據(jù)說只要跳過這個門的魚,就會變成龍,但很多年過去了,沒有人看見過一條魚跳過去。這時,只見小紅鯉魚突然回轉(zhuǎn)身來,朝龍門而去,然后奮力一跳,居然跳了過去。跳過去的小紅鯉魚,轉(zhuǎn)眼間就變成了一條騰空而起的大龍。大龍再次回到水中,與惡龍打斗起來。惡龍也不甘示弱,變得異常兇狠。
眼看不能將惡龍打敗,大龍決定與它同歸于盡。它騰空而起,纏著惡龍一起滾入水中, 再也沒有起來。
從此,寧河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日子。人們?yōu)榱思o(jì)念玉姑,在峽口半山腰上修了一座鯉魚廟。
(摘自《中華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