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張帆
中國東南,海拔千米的政和縣澄源鄉(xiāng),初夏傍晚。
土木結(jié)構(gòu)的老屋里柴火灶燒起,溢出縷縷炊煙?;疸Q夾著一把扎好的松枝送入灶塘?;鹜?,松木香混著大鐵鍋燒開的特殊香氣刺激著嗅覺。
卓婆婆很高興看到我們再次登門。這次來的是海峽兩岸民宿項目考察隊,在民進福建省委會對口幫扶下,林山村的村民已經(jīng)很熟悉到來的各路專家。
卓婆婆把筆者拉到一邊,問是不是村里很快就要開發(fā)起來,就像電視上看到云南、貴州的漂亮民宿。婆婆既高興又有點擔憂:“他們?nèi)绻懔嗣袼?,會不會破壞我們的好環(huán)境啊?”
“老人家,您別擔心,我們首先要保證的就是這青山綠水。我們絕不破壞環(huán)境,反而要通過更生態(tài)的改造,讓林山越來越美?!泵襁M會員林凌坐在木板凳上和卓婆婆聊著。
肥豬肉熬制的白油像軟脂玉,一勺入鍋,滋起一片油花。五花肉片、白菜、小芹,混著豬油爆炒。再舀一瓢老水缸里盛著的山泉水,嘩一聲沖進鍋中,灶臺上方蒸騰起一片水汽。
“婆婆,咱們民進明天上午在鄉(xiāng)衛(wèi)生院開展眼科義診活動,您不是說總看不清東西嘛,明天有主任醫(yī)師呢,您一定過去看看?!备V菅劭漆t(yī)院院長林清居作為醫(yī)衛(wèi)界會員,這次特地隨著項目考察隊來澄源,對澄源鄉(xiāng)的康養(yǎng)條件進行實地調(diào)研。
婆婆一邊答應(yīng)著,一邊把滑滑的白粉條溜進了香氣四溢的湯水里。咕嘟咕嘟沸騰著,又被撒入一把青白相間的蔥花、些許胡椒粉。
“婆婆啊,這個粉煮得真香!”大家和卓婆婆拉著家常。
婆婆不緩不疾,從不知年代的老木櫥柜里拿出幾個白瓷大碗,在灶臺上放好:“現(xiàn)在是生活好咯,感謝政府的政策,感謝你們經(jīng)常來幫助我們。以前窮,煮粉都是清湯寡水,可沒這么多配料呢?!贝较銡飧鼭庥魰r,便將煮粉舀起裝碗,端上八仙桌。
“我們家族在這邊住了八百多年了,隔壁村姓許的住得更久,有一千多年……”阿婆一邊招呼大家吃粉,一邊絮叨起自家的歷史,“你們來搞文旅是找對了地方的!我們這兒呢,以前很有名,去周寧去壽寧,都要打我們村過的。大家走累了,都會在我們村里歇歇腳,吃一碗這樣的煮粉”。
臺灣來的文旅專家就著婆婆的話題,開始對澄源的歷史文化如何與旅游做結(jié)合討論開來。民進醫(yī)衛(wèi)界會員也加入討論:青山綠水好空氣的澄源,最適合現(xiàn)在的康養(yǎng)大趨勢,用康養(yǎng)結(jié)合旅游,綠色發(fā)展才是致富最好的途徑。
煮粉果然很好吃,白菜帶著點點酸,湯水帶著點點辣,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薄片居然咬著有點脆,熱乎乎的粉條看似Q彈,卻入口就化開,真真是唇齒留香。忍不住一口粉一口湯,不一會兒功夫一碗煮粉就見了底。
“在最苦的時候,我們只有過年或者有貴客來時才能吃上煮粉。我們這兒窮,山多林密耕地少,交通也不便利。但靠著過路人口口相傳,這澄源煮粉的名聲卻不小。”阿婆告訴我們,政和縣城里處處都是豎著“澄源煮粉”招牌的店鋪,若是真正澄源人開的,那生意就更加好了?!皩砺糜胃闫饋?,我們的澄源煮粉一定會讓游客驚喜,有美食才留得住人嘛”,婆婆聽著大家的討論,樂得合不攏嘴,盤算著也在村里搞個煮粉鋪子。
看著婆婆的笑臉,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見到她時的情景,那時候的卓婆婆一家從未走出過大山,靠著幾畝薄田度日。2011年,民進正式對口幫扶省級貧困鄉(xiāng)政和縣澄源鄉(xiāng),短短十年,高山之上的小小村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阿婆的小兒子在民進企業(yè)家的幫助下,做起了白茶生意,年收入十多萬元;孫子參加了民進組織的山海協(xié)作科技夏令營,見識了大山外面的世界,回來之后更加努力學習,立志要考上廈門大學,將來回鄉(xiāng)為家鄉(xiāng)作貢獻。卓婆婆一臉幸福,笑著對我說,天天看新聞聯(lián)播里講著別人家的脫貧故事,什么時候也讓大家來看看林山,看看我們家的變化呢。
山邊的野繡球在夕陽下?lián)u曳,而我們陪著阿婆坐在屋口的木板凳上,吹著涼涼的山風。
和阿婆閑聊著,日頭落到重巒疊嶂的遠山那邊,這片東南地區(qū)最大的高山臺地漸漸隱入夜色。離開前,民進從事新媒體工作的會員不忘指導卓婆婆家新做的白茶品牌該如何應(yīng)用新媒體做宣傳推廣,并約好時間,請小卓來福州,帶上產(chǎn)品做直播。
回眺,澄源高山上的小村落漸漸亮起燈火,如天上星辰閃爍。
炊煙裊裊飄散在遠山之上,這曾經(jīng)貧困的鄉(xiāng)村如今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山里人爽朗不矯揉,他們把對我們的幫扶、對國家脫貧政策的感激,盛放在一碗小小的煮粉里,質(zhì)樸卻有滋有味,一如他們?nèi)缃竦纳顚懻?。不再只為活著奔忙,不再只是填飽肚子,脫貧后的他們,對生活充滿著熱愛和希望。如這祖孫三代:為游客開一個煮粉鋪子、做自己的白茶品牌、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卓婆婆一家,是中國農(nóng)村家庭的縮影,擺脫貧困、戰(zhàn)勝貧困,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幫扶,完成了一個貧困家庭的蛻變和升華。
小小一碗煮粉,煙火氣里是百姓的幸福生活,擺脫貧困,靜好歲月,才品得出人間三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