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娘
多年來,我都習慣于同時做幾件事,比如在電腦前工作的時候,放著音樂吃著零食,開著微信上著QQ,做一會兒事玩半天,這里“咚咚”那里“嘀嘀”,感覺十分忙碌的樣子。
每日里忙忙慌慌,工作的時候想著約飯,吃飯的時候想著家事,做家事的時候想著……總之做啥都不安心,躺著睡不著,坐著犯困,臥室睡不著,沙發(fā)上打呼嚕,全是錯位。
那天聽了一個佛經(jīng)故事,猶如醍醐灌頂——有人問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些什么?”答:“砍柴、燒水、做飯?!眴枺骸暗玫乐竽??”答:“砍柴、燒水、做飯?!薄坝惺裁床煌??”“以前我砍柴時想著燒水,燒水時想著做飯;現(xiàn)在我燒水時想著燒水,砍柴時想著砍柴,做飯時想著做飯?!?/p>
這道理我想了很久。八只爪子伸出去亂抓撓和一雙手一顆心專注做,究竟哪個更好?OK我明白了,我要做得道的和尚,專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試過才知道,想慢下來,一心不二致,哪有那么容易。
你試試走路的時候不想事,吃飯的時候不看手機不看電視,躺床上時不玩平板,哎呀呀,端的是難受得緊。尤其我們中年人,操心的事情數(shù)不勝數(shù),上個廁所都默念著股票紅綠、小孩成績、父母身體,除了傻子,誰能啥都不想啊。
能干的阿姐說,她早上跑步時捎帶著買菜,講電話時抹桌子,上班時偷著上淘寶,開會時狂刷朋友圈,做飯時看電視劇……某友更厲害,她說做愛的時候她連明天的日程都安排好了,嘿嘿……
越來越不喜歡這種紛亂的狀態(tài)。
周末,費了我大半天工夫買汰燒整了好多菜,叫家里老的小的過來吃,他倆一邊往嘴里胡嚕一邊看手機,我等了半天沒人夸贊,怒了,“有手機沒菜,有菜沒手機,你們選吧。”
朋友約我去看電影,正看得掉淚,卻見她悄悄拍照發(fā)朋友圈接電話回短信忙個不停,后來竟然睡著了。完了她問我電影好不好看,我打趣說:“你這一覺可真貴,一百二十塊,下次找個便宜的電影睡唄。”
幾位商界大佬去拜會星云大師,大師拿出幾粒花生米,說是午餐。他們說這怎么夠,大師說你靜下心,慢慢咀嚼細心體會,會飽的。
我們哪里懂什么饑飽,幾時又細細咀嚼過食物,青瓜的香、豆腐的嫩,都無意體會。各地最受歡迎的餐廳全是麻辣系,麻辣火鍋、麻辣香鍋、麻辣燙水煮魚、毛血旺,吃完像挨了幾巴掌,不這樣重刺激哪還有味覺。
吃飯的時候就用心吃飯,做得到嗎?
我的好友身處諸多難題之中,丈夫遇到了天大的麻煩,母親病重需要醫(yī)治,姨母困境求助于她,兩個孩子在求學,她自己還要工作?!钡伊奶鞎r,平靜得像一泓湖水?!皳蔚米??你太累了,想想都替你難過。”我說著先哭起來。
“我不累。周末帶母親和姨母去治病,晚上寫材料,一件件地做,并不累?!?/p>
“可你不擔心嗎?丈夫的事情,母親的身體,孩子的前程,你的案子……”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如果沒有了我,他們一樣要活。我只做當下自己能做的,各人有各人的命。”
心如明鏡臺。難得的通透達觀。
做了幾十年聰明的大人,我很想變成一個小孩子,一心不二地玩一個玩具,心無旁騖。
而世界有沒有變得更好或者更壞,真不是你我操碎了心就能有絲毫改變的。
( 文章來源:《花樣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