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夏玉米瘤黑粉病的發(fā)生特點、發(fā)生原因及綜合防控對策

      2021-08-05 01:02朱富春
      科學種養(yǎng) 2021年7期
      關鍵詞:菌源陵區(qū)黑粉病

      朱富春

      漯河市召陵區(qū)位于河南省中部,耕地面積3萬多公頃,玉米是當地秋季主要的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2萬公頃左右。近年來,隨著玉米種植面積擴大以及連年重茬種植影響,玉米瘤黑粉病在召陵區(qū)呈逐年加重發(fā)生趨勢。據測定,果穗以下莖稈發(fā)病減產約20%,果穗以上莖稈發(fā)病減產約40%,果穗上下莖稈同時發(fā)病平均減產約60%,果穗發(fā)病減產約80%,嚴重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挫傷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為此,筆者深入玉米種植基地,經過多年試驗研究、調查分析、查閱相關資料,摸清了玉米瘤黑粉病的發(fā)生特點和發(fā)生原因,并結合生產實際提出了綜合防控對策。

      一、發(fā)病癥狀

      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玉米黑穗病等,群眾稱玉米“烏霉”“蘑菇”等,是一種局部侵染的真菌性病害,主要癥狀在玉米果穗、氣生根、莖、葉、葉鞘、腋芽等部位,危害部位常形成膨大病瘤,引起死苗和空稈。其中以莖稈和果穗受害對產量影響較大。典型瘤狀物組織初期為綠色或白色,肉質、多汁,后逐漸變灰褐色,有時帶紫紅色,成熟后薄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

      二、發(fā)生特點

      1. 發(fā)生時間集中

      玉米苗期危害較輕,抽穗前后30天內為玉米瘤黑粉病的盛發(fā)期。一般7月上旬開始表現癥狀,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病情逐漸加重,8月中下旬進入集中發(fā)生高峰期,直至玉米老熟后才停止侵害。

      2. 發(fā)生面積逐年擴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2017年以前玉米瘤黑粉病僅在召陵區(qū)個別田塊發(fā)生,近三年來發(fā)生面積逐年增大,2020年召陵區(qū)發(fā)生面積0.6萬公頃,約占玉米種植面積的30%,一般病株率在10%以上,嚴重田塊病株率達45%以上,多發(fā)生在夏玉米上,春玉米上少見。

      3. 品種間發(fā)病程度差異明顯

      據調查,召陵區(qū)種植的玉米品種均發(fā)生瘤黑粉病,不同品種發(fā)病程度不同,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發(fā)病略輕。一般耐旱、果穗苞葉長而緊裹的緊湊型品種抗病性強,如農大108、鄭單958、豫玉23號、掖單4號、掖單22號、中科4號等;果穗苞葉短而松散的平展型品種抗病性差,如浚單20、浚單18。

      4. 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塊發(fā)病程度不同

      一般秸稈還田、偏施氮肥、管理粗放、病蟲害防治不及時、種植密度過大的地塊發(fā)病嚴重;而有機質含量高、配方施肥、抽雄前后灌溉合理,以及玉米植株長勢健旺的地塊發(fā)病較輕;同一地塊兩頭及兩邊發(fā)病嚴重。

      5. 氣象條件對該病的發(fā)生影響明顯

      玉米生長期間,前期干旱,后期干濕交替、高溫多雨,或者玉米抽雄前后出現“卡脖旱”,有利于該病發(fā)生、蔓延、危害。召陵區(qū)6~7月天氣干旱少雨,8~9月降水偏多,病害盛發(fā)期與降雨期相吻合,致使玉米瘤黑粉病集中暴發(fā)、蔓延、危害。

      三、發(fā)生原因

      1. 氣象因素

      據氣象資料分析,召陵區(qū)6~7月高溫干旱、空氣干燥,不利于瘤黑粉病孢子萌發(fā),但有利于菌源積累。8月玉米進入抽穗期,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有利于病菌孢子萌發(fā)、侵染,造成玉米瘤黑粉病在抽穗前后集中暴發(fā)、流行。

      2. 菌源因素

      召陵區(qū)常年玉米種植面積2萬公頃左右,占秋季作物種植面積的85%以上,多年重茬種植,全區(qū)玉米秸稈還田面積在95%以上,未經高溫發(fā)酵腐熟的秸稈中有大量玉米瘤黑粉病殘體,造成菌源數量逐年積累。

      3. 品種因素

      經筆者實地調查,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50%以上是感病品種,多年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致使菌源連年積累,造成病害逐年加重。

      4. 栽培管理因素

      管理粗放,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有利于病菌侵入;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郁閉,濕度偏大,植株抗病性降低,有利于病害發(fā)生;群眾防治玉米螟、蚜蟲、紅蜘蛛、黏蟲等蟲害不及時,病菌易從害蟲危害的傷口侵入危害;玉米瘤黑粉病殘體未及時清除出田間,造成多年菌源累積,有利于該病的暴發(fā)、流行。

      5. 未及時采取藥劑防治

      玉米是高稈作物,瘤黑粉病在抽穗前后為盛發(fā)期,此時氣溫偏高,植株高大,田間郁閉,實施噴藥防治非常困難。因此,群眾疏于防治,也會造成病害集中暴發(fā)、蔓延。

      四、綜合防控對策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玉米瘤黑粉病發(fā)生特點,以選用抗病品種為基礎,加強栽培管理,本著“病害治早”原則,抓好藥劑拌種,重視蟲害防治,在玉米抽穗前后開展化學防治,以達到綜合防控的目的。

      1. 選用抗病品種

      開展品種抗性鑒定,選育和推廣抗性較強的品種,是當前較好的防治措施。在重病區(qū)應選用農大108、鄭單958、豫玉23號、掖單4號、掖單22號、中科4號等緊湊型抗病品種,同時加強植物檢疫,嚴防帶菌種子和感病品種的傳入。

      2. 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輪作、密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盡早摘除病瘤,在瘤狀物未成熟破裂前,進行深埋銷毀;加強肥水管理,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貪青徒長;抽穗前后適時灌溉,避免玉米“卡脖旱”發(fā)生;及時防治玉米蟲害,減少蟲害傷口和人為機械損傷,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 藥劑防治

      ①種子處理

      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00~300克拌玉米種子100千克;用3%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種衣劑200~300克拌玉米種子100千克;用2%戊唑醇濕拌種劑150克拌玉米種子100千克。

      ②地表封閉

      玉米在播種后至出苗前,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750~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2 000~2 500倍液等,進行地表噴霧封閉,減少玉米瘤黑粉病初侵染源。

      ③植株噴藥

      在玉米苗期噴施藥劑,可有效預防病害發(fā)生和發(fā)展。該病在玉米抽穗開花期集中暴發(fā),且發(fā)病快,直至玉米老熟后才停止侵害。因此,建議在玉米抽雄前或瘤狀物未出現前用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克菌丹等殺菌劑進行噴霧防治,可同時兼治其他病害。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區(qū)植保植檢站 郵編:462300)

      猜你喜歡
      菌源陵區(qū)黑粉病
      菌源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同工酶是潛在的抗2型糖尿病靶點
      召陵區(qū)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區(qū)開發(fā)閑置民房資源
      來安縣2018年小麥赤霉病發(fā)生特點與防效分析
      西夏陵區(qū)帝陵陵主新探
      召陵區(qū)
      伊犁地區(qū)制種玉米瘤黑粉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北疆制種玉米瘤黑粉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生物發(fā)酵制氫菌種富集優(yōu)化與產氫的關聯(lián)研究
      阳山县| 陇南市| 新宾| 桐城市| 墨江| 临潭县| 民县| 留坝县| 阳西县| 榆树市| 平塘县| 延寿县| 陵川县| 丹棱县| 游戏| 界首市| 田东县| 久治县| 玉田县| 利辛县| 屏边| 眉山市| 大渡口区| 洛宁县| 高安市| 昭觉县| 黄梅县| 临朐县| 潢川县| 黄龙县| 万荣县| 石嘴山市| 蕉岭县| 饶阳县| 德保县| 阳东县| 施甸县| 长治市| 晋江市| 天长市| 德令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