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多艷
新時期,采用嫁接法繁殖核桃苗木,優(yōu)點在于能保持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早結果、早豐產(chǎn),增加樹體抗逆性,提高果品品質。作為技術人員,要重視結合工作實際,科學的總結核桃嫁接苗木繁育技術。
1 ?砧木平茬
在初砧木苗長出新芽之前,需從根部將苗木整體剪除,促使其發(fā)出新芽。發(fā)芽后只需保留1個長勢最好的旺梢,其余芽梢也需一并剪除。同時加強水分和肥料的供給,促使其加速生長。在嫁接前的半個月,種植者需完成摘心工序,從而促進苗木長勢粗壯。如果空氣濕度較低,可針對育苗地進行提前澆水,這樣更有利于促使取芽和剝皮工序順利進行,大幅提升嫁接效果。
2 ?接穗采集
選擇長勢良好的幼樹或接穗圃中進行選擇摘采。可篩選出粗度約1厘米的枝條作為采集目標,此后將葉片徹底清除,只保留葉柄。按照一定的品種和數(shù)量將其綁扎成捆。在實施采接穗時,需格外注意保護接穗的表皮和接芽部分,將接穗和嫁接同步實施,如果當天還剩余部分接穗未使用,則需將其浸泡到水中,放置在陰涼處用濕布覆蓋保存。
3 ?嫁接
3.1 ?時間
最為適宜完成嫁接的時期為每年5~6月中旬,此前后一個月氣候的溫、濕度均較為適宜。此時實施嫁接需保證接芽與砧木緊密接觸,同時以較快的速度進行愈合,從而保證較高的成活率指標。
3.2 ?削取接芽
可選擇長勢較為飽滿的葉芽等,使用專門的芽接工具按照長度為3~4厘米、寬度2.5~3厘米的標準實施削取操作。在芽上下位置分別劃割,直到木質部分,此后在芽兩邊分別按照縱向位置劃割到木質部分,從側面用輕力獲取,此時芽片和芽肉需具有生長點,芽內(nèi)維管束需盡量完整。操作人員需嚴格按照上述要求進行操作,避免影響成活率。同一枝條的中間位置的成活率較高,其次為基部,最后是梢部。半木質化接穗的成活率較為理想,完全木質化或者未木質化的接芽成活率相較次之。
3.3 ?砧木削皮
可在砧木與地面相差5~10厘米的位置,將芽片放在砧木上。以等長的芽片在砧木上沿著橫向切割到木質部分,寬度和芽片統(tǒng)一,此后去除芽片,在砧木兩邊按照縱向切割到木質部,此后將砧木的表皮取下。需注意的是,縱向切割的長度需更長,便于優(yōu)化成活率指標。
3.4 ?貼接芽
獲得砧木的表皮后,需盡快將接芽與砧木木質貼合,保證接芽和砧木皮接口位置一致,至少保證3邊以上能夠相互吻合,尤其在芽片上端,需與砧木橫切口的位置一致,這樣便于形成愈傷體系,從而為苗木的成活提供技術支持。
3.5 ?包扎
嫁接環(huán)節(jié)需盡量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實施包扎時盡量緊實,不要有空氣殘留,這樣便可大幅降低雨水的浸透,避免對苗木生長造成負面影響??墒褂脤挾葹?厘米的塑料膜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將露芽綁緊。具體操作時,可使用拇指壓住葉柄,保證芽片生長點和砧木緊密貼合。
3.6 ?接后砧木處理
完成嫁接的砧木需保留2~3片復葉,其余全部清除,同時去除接芽下面的全部復葉。上面的葉子借助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生長所需的養(yǎng)料,這樣也可為接芽和砧木提供順利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
4 ?接后管理
完成嫁接10天后,需對葉柄的狀態(tài)進行檢查。如果受到觸碰便脫落,則說明達到理想的嫁接效果。如果未掉落,則說明嫁接失敗,需及時進行補接。已經(jīng)成活的苗木需盡快將砧木上的萌芽全部清除。順利完成接芽后,便可在砧木的接芽位置之上留出2~3厘米的距離,其余全部清除。接芽生長達到10~30厘米時便可將包扎解除。嫁接后需多次抹芽,從而將營養(yǎng)集中起來,促進苗木生長。此外還需合理施肥和灌溉。接芽生長到25~30厘米時,便可開始追肥。8月份前可使用氮素,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8月后傾向于施用磷鉀肥,標準為每畝追施氮磷鉀三元素復合肥20公斤。同時還需有效防控病蟲害,具體可使用50%的多菌靈600倍液等藥劑對病蟲害進行查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