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蕾
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在這個冬日的早晨,當我再次打開《秋歌——給暖暖》,看到自己制作的朗誦微課視頻時,一張張秋日里的圖片,一聲聲深情的朗誦,讓人深切感受到華茲華斯所說的“詩是寧靜的回憶”。當再次翻看學生的詩歌時,我的眼眶濕潤了。詩歌是青春的代名詞,激情和熱情是多么珍貴而熾烈。我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樣的文字可以作為這篇案例的題目,思來想去,我想只有原詩中的那一句?“只留下一個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才足以表達我心中的感受。
“暖暖”,當學生再次看到這個字眼時,我想他們一定會想起十八歲的清晨,我和他們一起走進中國現(xiàn)代詩歌的殿堂,一起記錄青春的感動?!芭?,當再次看到這個字眼時,我的嘴角上揚,我的眼眶濕潤。謝謝同學們陪伴我,讓我感覺到做一名語文老師是這樣幸福。
這堂課一開始,是一個有關詩人痖弦的視頻,再加上傾情的朗誦,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使同學們的情感深度投入其中。隨后,我錄制了一個朗讀微課視頻,優(yōu)美的畫面、音樂和飽含情感的朗讀交相輝映,將這堂課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學生深受感染,隨后的朗讀水平激情沸騰。我和學生一起感受活性課堂的魅力,我們一起探討夢想,一起交流寫作,一起研讀文本,一起大聲朗讀,最讓我感動的學生的原創(chuàng)作品,至今讀來仍然熱血沸騰。
我從“語言”“意象”“主題”三個方面設計目標,短小精悍,讓學生一目了然,符合詩歌鑒賞的要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自我反思】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秋歌——給暖暖》的教學,為我打開了一扇思維的窗,讓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教學視野,讓我認識到,把握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完整和持續(xù)。
1.營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
整個課堂教學全在一個“情”字。第一環(huán)節(jié)“走進暖暖”,知人論世,關于痖弦的視頻導入,將學生深深地代入深沉的感情中。第二環(huán)節(jié)“感知暖暖”,我的動情誦讀,直至學生的個人展示,同學的點評,整個課堂始終氤氳著飽滿的情感。
2.把握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
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語文學習內(nèi)容是由“文本”“知識”“方法”抵達“情感”“人格”“思維”,具有“憑借性”和“超越性”,常常為了拋棄而占有,為了拆除而搭建,因此它往往起于課文而又超越課文,起于知識而又超越知識。
《秋歌——給暖暖》的教學從文本的研讀,到品味詩歌語言,把握詩歌意象,感悟詩歌主題,最終抵達情感的陶冶,學生將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訴諸筆端,一首首暖暖的青春詩歌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活性課堂帶給我的喜悅。
3.聽說讀寫的促進
語文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是體悟和揣摩,要“例中學”“做中學”“體驗中學”“探究中學”,不要迷信這個“法”那個“法”,最獨特有效的方法常常就是自己的生命特質(zhì)。用情地讀出“暖暖”的感覺,用口說出“暖暖”的體驗,用筆記錄“暖暖”的感動,這就是深度參與的體驗課堂。
語文思維是一種體驗性思維,語文就是教給我們學識、情感、人格、素養(yǎng),讓知識和技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通過知識他者認識自己,寄托自己的生命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