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三軍與紅六軍團轉戰(zhàn)黔東的革命活動及革命精神

      2021-08-06 03:17張永
      世紀橋 2021年1期
      關鍵詞:紅六軍團革命精神

      張永

      摘 要:土地革命時期,紅三軍(1934年10月25日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從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動搖反動統(tǒng)治基礎與統(tǒng)治秩序,開展如火如荼革命活動,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創(chuàng)建了黔東革命根據(jù)地,為開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奠定了基礎,同時為與紅六軍團西征勝利會師、紅一方面軍戰(zhàn)略轉移進行長征創(chuàng)造重要條件。在紅三軍與紅六軍團轉戰(zhàn)黔東開展的革命活動中,整體呈現(xiàn)出特有的革命意志與革命情懷,蘊含著豐厚的革命精神。其革命精神內涵由探路開路的實踐方式、求真務實的實踐要求、堅定信念的實踐意志、團結進取的實踐保障與目的構成。探尋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緬懷革命先輩的英勇偉業(yè),概括與闡釋、傳承與弘揚革命精神,旨在為新時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動力支撐。

      關鍵詞:黔東革命根據(jù)地;紅三軍(紅二軍團);紅六軍團;革命精神

      中圖分類號 D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1-0475(2021)01-027-07

      銅仁市位于貴州省的東北部,貴州簡稱黔,從地理位置上銅仁市稱為黔東。1934年5月至12月黨領導的紅三軍轉戰(zhàn)黔東,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創(chuàng)建黔東革命根據(jù)地。1934年10月,紅六軍團西征也進入黔東,力量得到進一步壯大,為保衛(wèi)黔東革命根據(jù)地作出重大貢獻。黔東革命根據(jù)地包括印江、德江、沿河、松桃、石阡、江口及四川酉陽縣(今屬重慶市)在內,縱橫200里,人口10萬人以上,建立了17個區(qū)革命委員會,100多個鄉(xiāng)蘇維埃。它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奠定了基礎,有力地配合和策應了中央主力紅軍戰(zhàn)略轉移。本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研究方法,圍繞具有重大影響的革命事件進行分析與論證,得出革命精神內涵——探路開路、求真務實、堅定信念、團結進取。

      一、探路開路——敢拼敢闖、先行先試、勇?lián)姑?,開辟革命新征途

      由于“左”傾冒險主義的影響,中央主力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面臨丟失中央蘇區(qū)的危險,不得不作出退出中央蘇區(qū)的決定。1934年7月23日,中央與中央軍委發(fā)出訓令,命令湘贛邊根據(jù)地紅六軍團“轉移到湖南中部去發(fā)展廣大游擊戰(zhàn)爭及創(chuàng)立新的蘇區(qū)”。[1]958月7日,紅六軍團肩負探路開路的重大歷史使命,率領9 700多人從江西遂川突破敵人幾道包圍線,作為先遣部隊揭開了紅軍長征的序幕。

      (一)紅六軍團探路開路的曲折經(jīng)歷

      紅六軍團神速突圍,震撼了軍閥,吸引湘桂粵三省敵軍圍堵。湖南省主席何健急派劉建緒為前敵總指揮,馳駐衡陽,調兵遣將,構筑屏保陣地,企圖和北上粵軍在郴縣、汝城與桂東之間進行圍殲。紅六軍團利用敵人圍堵部署尚未形成以及湘江江防尚屬薄弱的有利時機,采取了兜圈子的戰(zhàn)術與敵人周旋,然后乘機于9月4日在廣西桂林的興安渡過瀟水,直逼湘中的城步、綏寧、武岡等縣。9月7日,中央軍委訓令要求紅六軍團到新化與溆浦之間建立蘇區(qū),這是湘中向湘西過渡區(qū)域??紤]到紅六軍團被湘、桂三個縱隊敵軍圍堵有被殲滅的危險,9月8日中央軍委火速來電,改變9月7日訓令指出“關于在新華、溆浦之間山地建立根據(jù)地的指示在目前是不利的”[1]127。訓令肯定紅六軍團基本完成中央規(guī)定的第一步動作,并為下一步行動做了具體安排。這表明此時中央就有退到湘西的意圖,從瑞金西線突圍進入衡陽一帶,再從湘中轉移到湘西。而紅六軍團作為先遣部隊需要提前到達擬定區(qū)域,做好中央主力紅軍轉移的探路等準備工作。那么8日怎么突然改變7日訓令?并且這兩個電令前后僅隔一天、內容差別很大。這最大可能是松毛嶺告急。松毛嶺位于福建省連城、長汀兩縣交界,是中央蘇區(qū)首府東面的一道重要屏障。松毛嶺一旦失守,意味中央蘇區(qū)完全丟失,將全部打亂轉移部署。紅六軍團跳出包圍圈后,中央蘇區(qū)西線“反圍剿”的力量減弱,蘇區(qū)首府瑞金受到威脅,可中央主力紅軍還沒有做好轉移的準備工作。為了減輕瑞金西線壓力,唯有紅六軍團在外線吸引、打擊敵人。為此,9月8日中央軍委電令紅六軍團繼續(xù)在湘桂邊境活動。要求紅六軍團行軍不宜過快,每日行程減到三四十里。中央強調紅六軍團要尋機殲敵、不能避實就虛,最大可能地吸引或殲滅敵人,從而減輕中央主力紅軍的軍事壓力。在有利的地形下伏擊或襲擊敵軍單個的部隊,消滅來敵的先頭部隊,側擊前進的成行隊伍,抽調一個主力以上的團擾敵及進行游擊戰(zhàn)。9月15日,朱德以個人名義致電紅六軍團任弼時、肖克、王震,要求紅六軍團嚴格按照“8日訓令”執(zhí)行,再次強調紅六軍團在城步、通道、綏寧、靖縣等地域廣泛地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訓令的主要意圖是要紅六軍團箝(鉗)制敵人,直接與即將長征的紅一方面軍配合行動?!盵2]朱德15日電令與9月8日訓令,其指示精神是一致的,再次強調紅六軍團要完成策應中央主力紅軍轉移的任務,不應進行強行軍、不應過早進入黔地、更不應保持不打仗的戰(zhàn)術原則。朱德的電令指示精神,盡管沒有明確堅守的具體時限,從電報措辭來看,意味著9月20日以后應堅守這一區(qū)域。這個危急的時刻,唯有紅六軍團在外線策應紅一方面軍突圍,以解燃眉之急。紅六軍團9月17日占領通道縣城,9月20日進入貴州黎平縣境,基本上按照中央軍委8日訓令日程規(guī)定安排行軍的。紅六軍團與活動在湘川黔邊界的紅三軍取得聯(lián)系后,再轉兵湘西建立根據(jù)地。10月25日,紅六軍團回電中央,根據(jù)當時具體情況分析認為不宜在湘西建立根據(jù)地,紅六軍團與紅二軍團決定一起去湘西北建立革命根據(jù)地,進而擴展與推進到湘西的計劃。盡管中央訓令在不斷變化,但紅六軍團始終服從中央主力紅軍轉移的需要。

      (二)紅六軍團探路開路的寶貴經(jīng)驗

      紅六軍團突圍以后,失去了根據(jù)地的依托。進入貴州之后,考慮到敵軍重兵逼壓,紅六軍團在貴州黔東南屬區(qū)輾轉十多天,此時中央批準紅六軍團打算西渡烏江的計劃。紅六軍團于10月7日進入石阡縣甘溪,準備趁夜色越過石阡與鎮(zhèn)遠的大路,經(jīng)過江口縣到達印江(縣)與紅三軍會合。由于長時間輾轉,敵人已經(jīng)洞悉了紅六軍團的戰(zhàn)略意圖,尾隨而來的湘桂敵軍與黔軍召開軍事會議部署了重兵圍堵紅軍的軍事方案。紅六軍團一踏進石阡縣甘溪,遭遇桂系軍閥廖磊的十九師覓蹤而來進行決戰(zhàn)。由于中央軍委“桂軍南下”的電令以及紅六軍團的軍事警惕性降低,面對敵軍24個團的圍追堵截,幾乎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倉促迎敵。紅六軍團被敵人截成三節(jié),然后分兵突圍,損失慘重。從石阡縣甘溪到印江縣木黃,這短短百把公里的路程,成為紅六軍團西征以來最艱難的生死路。當時紅六軍團作為西征先遣隊是大搬家式的轉移,造成行軍遲緩、掉隊問題嚴重、機動性差,經(jīng)常被敵軍側擊。據(jù)紅六軍團軍團長肖克回憶,當初自己也不明白中央主力紅軍有退出蘇區(qū)的意圖以及紅六軍團肩負的歷史使命,“把省保衛(wèi)局的犯人,醫(yī)院,兵工廠,石印機,甚至連個老虎鉗子都帶了”,“這種搬家式的行動,使部隊的機動能力被這些家當纏住,行軍不靈便,打仗顧慮多,客觀上降低了領導者尋找機會打仗的雄心”[2]。甘溪遭遇戰(zhàn)之后,紅六軍團意識到了這些問題,迅速擺脫行李與輜重的負擔,發(fā)揮了輕裝上陣的靈活性與機動性。紅六軍團失去根據(jù)地依托,疲于奔命,不僅要解決敵人重兵圍追堵截的軍事問題,還面臨醫(yī)治、安置傷員,補充糧食彈藥、藥品等困難。進入貴州境地,與苗、侗、仡佬族等少數(shù)民族語言不通,行軍缺乏向導以及無敵軍的準確情報來源,甚至連貴州地圖都沒有。

      紅六軍團西征雖然遇到很多困難與挫折,尤其甘溪遭遇戰(zhàn)損失慘重,但是紅六軍團西征以服從大局為重。紅六軍團西征歷時79天,跨越敵境2 500多公里,歷盡千辛萬苦,沖破了絕對優(yōu)勢敵人的圍追堵截,探明了沿途敵人兵力的虛實,查明了地形、道路、民情等,沿途做了大量政治宣傳,為中央主力紅軍的突圍轉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不久之后,中央主力紅軍亦從興安、全州間渡過湘江,進至西延地域,再從湖南通道到貴州黎平,與紅六軍團西征的行軍路線大致相同。由于圍追堵截紅六軍團的敵人聚集到黔東,重兵把守,設置了重重防線,為此,中央與中央軍委采納了毛澤東不能去湘西的建議。也考慮到紅二、六軍團不宜在湘西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意見。中央黎平會議正式?jīng)Q定改湘西去黔北。

      二、求真務實——立足實際、破除教條、追求真理,開創(chuàng)革命新境地

      堅持求真務實是革命勝利的保證,脫離實際必然走向失敗。求真務實精神與“左”傾的脫離實際是事物的正反兩面。土地革命時期,長期的教條主義不僅嚴重束縛了對革命理論的認識,也嚴重影響了革命政策路線方針的正確制定及其執(zhí)行,致使幾乎丟失南方所有的蘇區(qū)。紅三軍在與中央長期失去聯(lián)系的條件下,已經(jīng)意識到“左”傾路線的錯誤性,楓香溪召開的會議最先糾正了“左”傾路線,從根本上扭轉了革命的困境。這實際上也是探路開路。探路開路就要驗證革命理論、革命路線等與客觀實際是否一致,從而根據(jù)客觀實際進行調整或修改。

      (一)楓香溪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路線

      楓香溪會議的求真務實精神構成了其革命精神骨架性內涵,為團結進取提供了思想、政治路線保障。

      1934年6月19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貴州沿河、德江兩縣交界的楓香溪召開會議。賀龍和關向應嚴肅地批評了“左”傾錯誤,“到了楓香溪以后,再也不能這么走了”[1]16。1930年3月至1934年11月期間,擔任湘鄂西中央分局書記和分革軍委會主席及紅軍政委等職務的夏曦,在建設組織、軍隊、革命根據(jù)地以及肅反等方面犯了嚴重錯誤,給湘鄂西蘇區(qū)和紅三軍造成了巨大損失。夏曦領導的中央分局召開湘鄂西省第四次黨代表大會,通過一系列不切實際的決議,再次要求紅三軍不惜一切代價必須將根據(jù)地與鄂豫皖根據(jù)地打成一片,爭取京漢路,會師武漢。這種脫離實際、不顧主客觀條件的極其錯誤的軍事方針,讓紅三軍慘遭失敗,根據(jù)地廣大軍民通過艱苦奮斗贏來的大好形勢也蕩然無存。在夏曦“左”傾錯誤指導下,“曾擁有2萬余人的紅三軍,到與紅六軍團會合前,僅剩下4 400人”[4]。為了糾正自1932年5月以來夏曦執(zhí)行的“左”傾錯誤路線,楓香溪會議通過三項決議:一是建立黔東特區(qū)革命根據(jù)地;二是重建紅軍中的黨團組織與政治機關;三是組織干部大隊深入基層發(fā)動群眾。楓香溪會議精神與中央交通員送來的中央5月6日指示信是一致的。中央指示信批評了湘鄂西中央分局肅反擴大化和解散黨團組織的錯誤。楓香溪會議是紅三軍發(fā)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會議。它最早開始糾正“左”傾軍事路線,成為紅三軍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點。“從此,黔東地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o黔東人民帶來了春天?!盵3]16

      (二)木黃會師后紅六軍團與紅二軍團堅持統(tǒng)一行動

      楓香溪會議,為木黃勝利會師以及紅六軍團與紅三軍(1934年10月25日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合并成為一支強大的突擊戰(zhàn)略力量、開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造了條件。1934年10月24日兩大軍團在印江木黃會師,兩大軍團分析各自具體情況以及殘酷的斗爭環(huán)境,電告中央與中央軍委,兩大軍團不能分開,需要統(tǒng)一行動才能抱團取暖、相互支持渡過難關。

      甘溪戰(zhàn)役失敗,紅六軍團元氣大傷。據(jù)蕭克回憶,甘溪戰(zhàn)役突圍出來的只有三分之一,可謂損失慘重。一支3 300人的隊伍還包括傷病人員、學校學員以及機關等非戰(zhàn)斗人員,一方面戰(zhàn)斗人員急需要休養(yǎng)、彈藥需要補充,另一方面接踵尾隨而來敵軍聚集黔東。原紅六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特委書記、黔東獨立師政委段蘇權,在新中國成立后回憶黔東蘇區(qū)未能堅持住的原因,“敵人在‘圍剿紅三軍和追擊六軍團的過程中,各路敵軍已調往黔東,云集于該地區(qū),形成了包圍。”[1]48而四川軍閥以及湘西陳渠珍也在積極籌劃,配合湘桂黔軍閥欲殲滅兩大軍團。此時按照中央電令,紅二軍團繼續(xù)堅持在黔東戰(zhàn)斗或者去湘西北,紅六軍團獨自去湘西發(fā)展。如果兩軍團分開行動有被敵人聚而殲之的危險。10月26日,中央軍委發(fā)來電令,批評兩軍團暫時合成一個單位一起行動是絕對錯誤的,嚴令“六軍團因速依軍委累次電令,向規(guī)定地域行動,勿再延誤”[1]160。兩個軍團針對人數(shù)總共不過七八千以及湘桂黔圍剿軍隊達24個團之多的情況,10月27日、10月28日向中央軍委回電,匯報兩大軍團自身情況以及嚴峻的外部環(huán)境,以及暫時集中行動的原因。同時也指出不宜直接向乾城、鳳凰進軍的理由:一是鳳凰、乾城、松桃,生產方式落后,民風強悍,武裝多且極強,經(jīng)常可動員萬人,多受湘西王陳渠珍節(jié)制;二是桂軍廖磊、李柏樟部隊進到烏羅,分開堵截,向鳳凰、乾城進軍,有被敵側擊的危險。為此,建議到酉陽、永順、保靖、永綏間發(fā)展根據(jù)地,從而來影響鳳凰、乾城。“兩個軍團不能分開,也不同意分開?!盵5]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頂住巨大的政治風險與軍事壓力,堅持求真務實作風,開始了新的征程。事實證明,木黃會師后兩軍團暫時合并在一起行動是正確的決策。

      三、堅定信念——忠于信仰、為民謀福、不畏犧牲,鑄造革命高品格

      堅定信念是革命意志的體現(xiàn)。任何事物發(fā)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曲折的螺旋式上升方式意味著事物發(fā)展的跌宕起伏。尤其革命處于低落時期,就更加凸顯堅定信念的可貴與重要?!皥远ǖ睦硐胄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滲透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各種形態(tài)之中?!盵6]

      (一)堅定信念的典范——賀龍及其領導的紅三軍

      1927年9月,中國革命正處于低潮,作為南昌起義軍總指揮的賀龍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面對蔣介石大肆搜捕與屠殺共產黨人與革命群眾,不少人躲開共產黨或與其劃清界限,有的公開聲明退黨,甚至叛黨。而此時賀龍毫不動搖、信念堅定地加入共產黨。他當時31歲,人生閱歷豐富,早在11至17歲青少年時代就與鄉(xiāng)人結伴販鹽,了解底層人民疾苦。18歲參加中華革命黨,做過兵運工作,參加過反袁護國運動、攻打過芭茅溪鹽局,當過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八一南昌起義時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1927年南昌起義前夕蔣介石以送500萬大洋、外加一個漢陽兵工廠和武漢衛(wèi)戍司令的頭銜企圖收買賀龍。面對誘惑,賀龍無動于衷,堅定地跟共產黨走。他對改造中國社會有深刻認識,胸懷強烈的責任與歷史使命,希望窮苦大眾不再受地主階級、大資產階級的壓迫,希望中國富強統(tǒng)一不再受帝國主義欺辱。堅信只要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救中國,信仰共產主義。賀龍多次經(jīng)受革命熔爐的考驗,表現(xiàn)出堅定的革命信仰。1933年12月,正是紅三軍處于困難時期,蔣介石讓反動政客熊貢卿派梁素佛游說軍長賀龍,企圖收編其領導的軍隊。賀龍發(fā)覺來人之陰謀,將計就計,使得熊貢卿親自來到利川勸降,并從其口中套取敵情。在革命最艱難的時期,賀龍?zhí)帥Q熊貢卿,深深地教育了所有的紅軍指戰(zhàn)員。大家見證了軍長對黨和革命的耿耿丹心,倍受鼓舞。在革命低潮時期,賀龍非常樂觀,不斷激勵并影響紅三軍戰(zhàn)士要艱苦奮斗、堅定革命必成的信心。國民黨資料有一段描述紅軍戰(zhàn)士:“有死守陣地之匪兵,雖極少數(shù),抵死頑抗,非有上官命令,決不撤退,匪對于邪說,麻醉甚深,故擁護匪首,甘心效死?!盵1]481這是紅三軍堅定理想信念最好的詮釋和注解。紅三軍上下正因為有了革命必勝的信念,才能從丟失湘鄂邊革命根據(jù)地的失敗中走出來,克服困難與挫折開辟黔東革命根據(jù)地。

      (二)堅定信念必須符合人類進步事業(yè)發(fā)展、為民謀利的政治倫理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二者融為一體、相輔相成。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就將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綱領。正是有了堅定的信仰與崇高的理想,紅六軍團在甘溪戰(zhàn)役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不屈不撓。為掩護軍團主力轉移,主動暴露自己,把敵人引向困牛山,戰(zhàn)斗到彈盡糧絕后,一百多名戰(zhàn)士集體跳崖,此等壯舉可謂泣天地、驚鬼神。那種視死如歸革命氣概讓敵人膽寒、令山河變色。盡管他們大多連姓名未被記下,但他們的壯舉本身成就了不朽。盡管堅定的理想信念,要通過物質的力量才能變成現(xiàn)實。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無論如何不能變成現(xiàn)實。紅二、六軍團主動撤出黔東革命根據(jù)地后,為掩護與策應主力轉移,黔東獨立師政委段蘇權在轉移途中受傷,送到農戶李木富家里隱蔽養(yǎng)傷。段蘇權回憶道:“我拄著拐杖,拖著傷腳,沿途乞討回茶陵,養(yǎng)傷,以后到了延安?!盵1]478在革命遇到挫折與困難面前,更能體現(xiàn)對革命事業(yè)忠誠與否。湖南衡山縣吳集鄉(xiāng)木匠出身的王光澤,任黔東獨立師師長。他在與敵作戰(zhàn)中身先士卒,指揮沉著冷靜,不畏艱險,深受戰(zhàn)士們愛戴。在突圍中不幸被俘,被送到酉陽龍?zhí)短镏幸悴筷P押。面對敵人逼供誘降,他堅貞不屈、痛斥國民黨禍國殃民的罪行,宣傳革命的道理,表現(xiàn)了對黨對人民的赤膽忠心。1934年12月21日,獨立師師長王光澤被敵人殺害,年僅31歲,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獻出寶貴的生命。

      (三)黔東人民對革命的忠誠、擔當與勇氣

      黔東革命根據(jù)地被敵人占領后,各地土豪劣紳殺氣騰騰地組織了清鄉(xiāng)隊,許多鄉(xiāng)蘇維埃主席和紅軍戰(zhàn)士、游擊隊員被殺害。沿河淇灘大隊第一分隊長黃海仁,率領游擊隊在淇灘一帶狙擊敵軍。他深知窮人的政權來之不易,與敵英勇戰(zhàn)斗,終因寡不敵眾,光榮犧牲。沿河蛟巖鄉(xiāng)蘇維埃主席孔朝庭,紅軍走后他仍然堅持斗爭,被敵人逮捕。敵人對他捆綁吊打,上“滾筒”酷刑,他始終沒有妥協(xié)。受傷后抬回家,生命垂危,他把兒子孔永安叫到床邊,自己口授,叫兒子代筆寫了一份遺囑。他在遺囑中交代:“團長(指賀炳炎)隊伍很多,他們堅決不投敵人的降……你要與土豪徹底斗爭到底,永遠不要忘記?!边@份特殊遺囑,表現(xiàn)出他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充滿信心,同時也看到革命事業(yè)的深入人心。在黔東革命根據(jù)地,婦女姊妹宣傳團負責青年、婦女工作以及文藝宣傳。張中英擔任該團的主席,在主力轉移后的斗爭中不幸被俘,后被游擊隊救出,因敵人酷刑落下殘疾。印江紅木樹的自衛(wèi)隊員何代楊,被清鄉(xiāng)隊匪徒慘無人道地敲開頭蓋“點天燈”;蘭克寨鄉(xiāng)蘇維埃主席黃前兆,被敵人用錐子活活刺死;在川河蓋被打散回家鄉(xiāng)的獨立師戰(zhàn)士譚紹成,也慘遭各種毒刑。黔東人民為黨的事業(yè)在保衛(wèi)蘇區(qū)堅持斗爭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捍衛(wèi)黔東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中,為了保衛(wèi)根據(jù)地、配合軍團主力行動,英勇的戰(zhàn)士和廣大黔東人民,與敵人進行英勇的斗爭。許多戰(zhàn)士和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歌。英雄的土地產生了許多感人的英勇事跡,至今被黔東及全國人民傳頌和敬仰。

      四、團結進取——凝聚力量、根植力量、共生力量,開拓革命新局面

      團結進取是革命勝利的基本保證。在黔東革命根據(jù)地的艱苦歲月里,紅三軍與紅六軍團上下團結一心,與人民群眾攻堅克難、患難與共。兩大軍團會師后,團結一致、抱團取暖、融為一體、行動統(tǒng)一,成為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黔東獨立師為了掩護紅二軍團與紅六軍團主力轉移,留守根據(jù)地牽制敵軍作出巨大犧牲。

      (一)軍民團結一家親

      賀龍、關向應與普通戰(zhàn)士同甘共苦,教育部隊要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嚴格遵守群眾紀律以及執(zhí)行軍民平等原則。紅三軍干部、戰(zhàn)士不僅內部團結,更領導與團結人民,把革命力量根植于廣大群眾中,積極幫助群眾耕地、插秧、挑水、推磨,在勞動中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賀龍經(jīng)常深入貧困農民家中,同他們一起勞動,促膝談心,態(tài)度和藹可親。黔東的群眾都親切地喊他“賀胡子”,有什么心里話都樂意向他說。紅軍的愛民行動,溫暖了黔東人民的心窩。在艱苦斗爭的環(huán)境里,人民群眾與紅軍戰(zhàn)士同甘苦、共患難。他們?yōu)椴筷爞刹鞌城?,傳遞消息,為紅軍煮飯、打草鞋,甚至解決彈藥困難,自己生產火藥。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一家親,譜寫一曲曲軍民魚水情的樂章。

      (二)兩大軍團緊密團結

      木黃會師,兩大軍團加強了領導,促進了團結,凝聚了力量。“兩軍都希望會師。六軍團需要休息,二軍團希望會師解決路線問題、黨的領導問題?!盵5]首先,調整軍事體制與領導成員,原紅三軍的七師改為第四師、九師改為第六師。紅六軍團暫縮減為三個團(49團、51團、53團)。其次,調整領導成員,紅二軍團:軍團長賀龍,政委任弼時、副政委關向應,政治部主任甘泗淇;紅六軍團:軍團長肖克,政委王震,參謀長譚家述,政治部副主任羅志敏(后夏曦為政治部主任)。這時“雖然沒有成立統(tǒng)一的指揮機關,但以賀、任、關為首的核心領導已經(jīng)形成”[2]。紅六軍團的政治部、保衛(wèi)局都歸屬二軍團,另外調出大批政工干部到二軍團作政治工作?!岸⒘妶F會師是團結的,六千多人,六千多個心,可是大家團結得像一個人,要怎么走就怎么走,要怎么打就怎么打?!傊?、六軍團會師團結得很好,可以說是一些會師的模范。”[5]一般軍團會師,總會有些摩擦。這兩大軍團表現(xiàn)出罕見的團結,互為補充、相互信任、相互依靠而緊密團結在一起。這一方面出于對革命事業(yè)的忠誠,另一方面是因他們的領導力量能互為補充,能有效解決統(tǒng)一的政治領導、軍事領導等問題,強化領導力量與戰(zhàn)斗能力。這為后來組建紅二方面軍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紅軍與黔東人民共同創(chuàng)建、鞏固與捍衛(wèi)黔東根據(jù)地

      紅三軍制定符合實際的正確政策與路線,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組織與領導群眾建立鄉(xiāng)、區(qū)蘇維埃政權以及赤衛(wèi)隊、游擊隊等武裝組織,多次粉碎了軍閥的聯(lián)合進攻,保衛(wèi)了根據(jù)地,推動了革命根據(jù)地不斷發(fā)展與壯大。賀龍后來回憶說,黔東時期的工作,是紅三軍的一個很大的轉變,“提拔了一批干部,建立了黨的組織,恢復了政治機關,在各縣建立了游擊隊和獨立團,擴大了紅軍,建立了根據(jù)地。”[5]黔東革命根據(jù)的創(chuàng)建,使流動游擊生活的紅三軍有了立足之地,部隊得到了必要的休整和補充,為兩軍勝利會師創(chuàng)造了條件?!叭绻麤]有這塊根據(jù)地,六軍團沒有目標可找,也找不到部隊,結果是不可想象的?!盵5]黔東革命根據(jù)地在湘鄂西革命根據(jù)地丟失與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中發(fā)揮了承上啟下的歷史性作用。紅三軍團與紅六軍團勝利會師,兩支部隊融為一體、統(tǒng)一指揮、靈活作戰(zhàn),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孕育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

      參考文獻:

      [1]? 全榮階.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M].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

      [2]? 肖克.紅二、六軍團會師前后--獻給任弼時、賀龍、關向應同志[J].近代史研究,1980(03).

      [3]? 黔山紅跡——紅軍在貴州的革命活動[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2.

      [4]? 宋威.改正錯誤中的夏曦.黨史教育與教學,1991(02).

      [5]? 賀龍.回憶紅二方面軍[J].近代史研究,1981(01).

      [6]? 陳金龍.“革命精神譜系”的整體呈現(xiàn)——薦《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系列讀本》[N].北京日報,2017-05-08.

      【責任編輯:劉中雁】

      猜你喜歡
      紅六軍團革命精神
      新田: 紅六軍團西征攻克的第一座縣城
      論紅色資源在大學生革命精神培育中的應用
      任弼時與紅二方面軍的創(chuàng)建
      贛南中央蘇區(qū)美術文化內涵研究
      論贛南蘇區(qū)美術文化在蘇區(qū)革命精神的呈現(xiàn)
      長征先遣隊西征入黔
      記錄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高原會》
      論紅六軍團西征
      百戰(zhàn)老兵為一嘆
      金门县| 永定县| 吴忠市| 德格县| 锦屏县| 济宁市| 莱芜市| 曲阳县| 潼关县| 政和县| 高碑店市| 长子县| 垦利县| 灵璧县| 黑龙江省| 龙陵县| 灵川县| 阜宁县| 元朗区| 虞城县| 静乐县| 和硕县| 临泉县| 类乌齐县| 榆中县| 高密市| 临潭县| 晋江市| 隆德县| 临沭县| 重庆市| 商城县| 新建县| 松潘县| 巢湖市| 张家港市| 麻江县| 沂水县| 承德市| 武强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