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琦 吳路路 王禹丹 張飛飛 李英肖 黨 懿 齊曉勇
1.河北北方學院研究生學院,張家口,075000,中國
2.河北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石家莊,050017,中國
3.河北省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石家莊,050051,中國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重類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與健康,盡早恢復患者冠脈血供以挽救缺血心肌是其治療的關鍵[1]。直接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 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再灌注治療是STEMI 患者開通急性阻塞的冠狀動脈,挽救缺血心肌細胞的首選治療策略,顯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病死率[2-4]。無復流現(xiàn)象與靶血管遠端栓塞、再灌注損傷、微循環(huán)障礙、血管痙攣及氧化應激等因素相關,可顯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5]。因此,研究影響STEMI 患者(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相關危險因素,對于防治無復流現(xiàn)象,改善患者預后意義重大。CHA2DS2-VASc 評分作為一種被廣泛應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繼發(fā)血栓栓塞事件風險的有效評分指標,因評分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參數(shù),與動脈粥樣硬化、微血管功能障礙等無復流機制相關,因此也可被用來預測PCI 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6-7]。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為一種炎癥指標,對PCI 后無復流現(xiàn)象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具有較高的預測價值[8-9]。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CHA2DS2-VASc 評分聯(lián)合NLR 對STEMI 患者PCI 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的預測價值。
選 取2018 年09 月0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 就診于河北省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接受直接PCI 治療的急性STEMI 患者275 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首次診斷且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診斷標準的急性STEMI;②發(fā)病時間<12 h行急診PCI。排除標準:①既往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②接受溶栓治療的患者;③持續(xù)性房顫、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肌病、心臟瓣膜病及惡性腫瘤晚期患者;④病例相關資料不完整。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技術完成冠脈造影,由介入團隊對其結果進行判斷,根據(jù)患者PCI術后是否出現(xiàn)無復流現(xiàn)象將其分為無復流組(47 例)和復流組(228 例)。
所有患者于確診后立即給予300 mg 阿司匹林、300 mg 氯吡格雷(或180 mg 替格瑞洛)嚼服,普通肝素(100 μg·kg-1)靜脈推注治療,經(jīng)股動脈或橈動脈路徑行冠狀動脈造影并行直接PCI。冠狀動脈介入由主任醫(yī)師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應用冠脈內(nèi)溶栓、球囊預擴張、后擴張、支架植入、支架規(guī)格、以及GPIIb/IIIa 受體拮抗劑。介入團隊由至少2 名副主任醫(yī)師根據(jù)心肌梗死溶栓試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級標準[10]共同評估冠狀動脈血流分級。
收集患者一般臨床資料、術中資料及檢查資料,進行CHA2DS2-VASc 評分。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質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入院心率、入院收縮壓、入院舒張壓、CHA2DS2-VASc 評分、TIMI 評分、CRUSADE 評分、Killip 分級、家族史、飲酒史、吸煙史、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院前有無心臟驟停、總缺血時間(total ischemic time,TIT)及患者入院至球囊擴張(door-to-balloon,D2B)時間。手術相關資料包括手術入路、球囊預擴張、后擴張、TIMI 血流、GPIIb/Ⅲa 受體拮抗劑、血栓抽吸、支架數(shù)量、支架平均直徑、支架平均長度、冠脈內(nèi)溶栓及梗死相關冠脈等。檢查資料包括白細胞、血紅蛋白、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NLR、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空腹血 糖(fasting blood glucose,GLU)、血小 板、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 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尿酸及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應用SPSS 26.0 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分類變量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用例(%)表示;對于連續(xù)變量先用Kolmogo-rov-Smirnov 檢驗判斷正態(tài)性,符合正態(tài)分布選擇t檢驗進行組間分析,用(x-±s)表示,非正態(tài)分布選擇秩和檢驗進行組間分析,用M(P25,P75)表示。篩選P<0.05 的單變量納入多變量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無復流現(xiàn)象的獨立影響因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以分析CHA2DS2-VASc 評分、NLR 及二者聯(lián)合預測因子對STEMI 患者PCI 后發(fā)生無復流的預測價值。應用Medcalc15.6 軟件進行DeLong 檢驗,比較3個預測指標的預測能力。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為雙側檢驗。
本研究共納入275 例STEMI 直接PCI 的患者,根據(jù)患者PCI 后是否發(fā)生無復流將其分為無復流組(47 例,17.1%)和復流組(228 例,82.9%)。兩組患者基線特征比較見Tab.1。與復流組相比,無復流組患者CHA2DS2-VASc 評分更高(P<0.05)。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BMI、HR、SBP、DBP、TIMI 評分、CRUSADE 評分、心功能Killip 分級、家族史、飲酒史、吸煙史、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院前心臟驟停、TIT 及D2B 時間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兩組術中資料見Tab.2。與復流組相比,無復流組預擴張例數(shù)更多(P<0.05),兩組在手術入路、后擴張、TIMI 血流、GPIIb/Ⅲa 受體拮抗劑、血栓抽吸、支架數(shù)量、支架平均直徑、支架平均長度、冠脈內(nèi)溶栓、前降支病變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Tab.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兩組各項檢查指標見Tab.3。與復流組相比,無復流組NLR 更高(P<0.05)。兩組在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eGFR、GLU、血小板、TC、TG、HDL-C、LDL-C、CK-MB、尿酸及LVEF 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Tab.3 Comparison of examina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以STEMI 患者PCI 后是否發(fā)生無復流現(xiàn)象作為因變量,以CHA2DS2-VASc 評分、NLR 及預擴張為自變量,納入模型的因素均不存在多重共線性,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CHA2DS2-VASc 評分及NLR 為急性STEMI 患者PCI 后發(fā)生無復流現(xiàn)象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Tab.4)。
Tab.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采用ROC 曲線分析CHA2DS2-VASc 評分、NLR 及聯(lián)合因子對無復流現(xiàn)象的預測價值見Fig.1 及Tab.5。ROC 分析結果顯示:CHA2DS2-VASc 評分(AUC:0.640,95%CI0.562~0.719,P=0.002),1.5 作為CHA2DS2-VASc評分最佳臨界值,敏感性為93.6%,特異性為29.4%,約登指數(shù)為0.230。NLR(AUC:0.631,95%CI0.541~0.721,P=0.005),0.319 作 為NLR 最佳臨界值,敏感性 為31.9%,特異性為93.4%,約登指數(shù)為0.253。兩者聯(lián)合預測因子的AUC(AUC:0.675,95%CI0.589~0.762,P<0.001)更高,敏感性為49%,特異性為81%,約登指數(shù)為0.30,可以較好的預測無復流現(xiàn)象。
Fig.1 ROC curves of CHA2DS2-VASc score,NLR,and combined predictors
Tab.5 Predictive value of CHA2DS2-VASc score,NLR,and combined predictors for no-reflow phenomenon
比較CHA2DS2-VASc 評分、NLR 及其聯(lián)合預測因子對無復流的預測價值見Tab.6。聯(lián)合預測因子與CHA2DS2-VASc 評分相 比(95%CI-0.027~0.098,Z=1.103,P=0.27)、聯(lián)合預測因子與NLR 相比(95%CI-0.014~0.103,Z=1.481,P=0.14)、CHA2DS2-VASc 評分與NLR 相 比(95%CI-0.097~0.115,Z=0.166,P=0.87)組間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Tab.6 Comparison of CHA2DS2-VASc score,NLR and combined predictors
無復流是一種由于遠端栓塞、微循環(huán)障礙或心肌缺血時間過長等因素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可導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由于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預測無復流的發(fā)生,及早評估高?;颊?,并采取適當干預措施以減少無復流的發(fā)生使患者獲益[11-12]。無復流相關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明確,目前研究顯示,炎癥反應、血小板活化聚集導致冠狀動脈遠端微血管栓塞及微循環(huán)障礙,進而促使無復流的發(fā)生[13]。白細胞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及血栓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4]。NLR 被證實是預測STEMI 行PPCI 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的簡單、有效指標,并可預測不良心血管事件[15-16]。
CHA2DS2-VASc 評分由7 項內(nèi)容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年齡、性別、糖尿病、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和血管性疾病計算得出[17]。CHA2DS2-VASc 評分為急性STMEI 患者PCI 后無復流現(xiàn)象的獨立預測因子,可較好的預測無復流現(xiàn)象[2]。CHA2DS2-VASc 評分被廣泛用于評估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繼發(fā)血栓栓塞事件風險,因評分與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和微血管功能障礙等無復流危險因素相關,因此也可被用來預測PCI 術后無復流現(xiàn)象,但隨著患者CHA2DS2-VASc評分升高無復流預測受到限制[18],如能聯(lián)合敏感的炎癥反應標志物進行聯(lián)合預測,或可提高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因此我們將CHA2DS2-VASc 評分納入研究,進一步明確CHA2DS2-VASc 評分聯(lián)合NLR 是否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治療后無復流現(xiàn)象具有臨床預測意義。
本研究通過分析275 例STEMI 患者直接PCI 后相關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NLR 和CHA2DS2-VASc 評分是STEMI 患者PCI 術后出現(xiàn)無復流的獨立影響因素。根據(jù)ROC 曲線,NLR 聯(lián)合CHA2DS2-VASc 評分具有更大的曲線下面積,表明其對無復流有較好的預測能力,二者聯(lián)合與單獨應用CHA2DS2-VASc 評分及NLR 相比無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CHA2DS2-VASc 評分聯(lián)合NLR 對急性STEMI 患者PCI 術后發(fā)生無復流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可用于篩選高危患者,并可據(jù)此提前預防無復流的發(fā)生。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且樣本數(shù)量有限,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還需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臨床研究,以更好的證實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