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熠泓
日子倏然而去,車站旁的護城河水仍平緩地流著。耐不住這日漸寒冷的天氣,商販們退去了一多半,而報亭里的老人向他們揮手告別。這下,只剩他和幾家攤位零零散散地落腳在車站廣場上了。
初秋
秋天的起始并不可愛。候鳥南飛,河里的游魚和野鴨也不見了蹤影,樹葉呈著暗淡的黃。老人緊緊衣,從黑布包里慎重地掏出一個白色包裝盒,盒里是一臺老舊的照相機。他擺弄了許久后,踱步到廣場的向光處,抬頭。大雁成群飛,最后消失在淡藍與白云相接的縫隙里。他按下快門,在信紙上一筆一畫地寫:“9月,落葉還未紅,待到立秋,再寄相片給你?!赣H”。
一雙手被秋風吹得有些泛紅,他將照片貼在信紙上,準備給家中寄去。在去郵局的路上,他聽到不遠處高鐵啟動時所帶起的急速氣流聲。老人低頭看看挎包中散開的那太少的紅鈔票,想到老家又離得太遠,搖了搖頭。
寄好了信,出了門,一個小男孩正向一旁的父親抱怨著,今年的紅葉怎么來得如此晚。老人怔住了,也許是想到了自家那癱瘓在床的兒子和日夜在旁操勞照顧的妻子。一瞬間,護城河的水面顯得不那么平緩,忽然反射出道道刺眼的光來,老人痛苦地捂住雙眼。
立秋
這時才是最壯觀的時候。金黃泛紅的葉片鋪滿了林道,點綴了河面。老人將幾日來所拾到的紅葉整齊地擺在報亭前,用石子壓好,再一片片貼在信紙的每一頁上。
“10月,落葉繽紛,層林盡染,人們都很興奮。不知彼時的家鄉(xiāng)又是什么樣?——父親”
在老家,這樣火紅的、金黃的落葉極為少見。猶記得五年前的秋,電視上播著“萬山紅遍”的場景,兒子一度請求老人帶他來北京看看這秋日景象。剛來時正值觀賞紅葉的好時機,出站便看到紅葉飄零,兒子興奮地在廣場上奔跑。然而隨著那年秋日的結(jié)束,兒子再無觀賞紅葉的機會。飛來橫禍,兒子的雙腳再也無法恣意奔跑。從此,老人便與兒子有了承諾,每到秋日,都將寄紅葉給他。
而今天,廣場上充斥著歡快氣息。人人都帶著勁頭,興致盎然地感受和觀賞這深秋獨有的氣息和場景。五年前的秋日,老人與兒子在廣場上的回憶,如今只是雪泥鴻爪。城市被紅葉浸染出暗紅色調(diào),老人在河岸上輕快地走向郵局。老人想,等到兒子收到這封信時,說不定,也會感染上人們欣喜的心情。兒子也一定會回信給他,信里面還有家鄉(xiāng)未徹底褪盡綠色的落葉……老人走著,影影綽綽模糊在暗紅色的林道之中。他的思念、鄉(xiāng)愁將與這秋風、落葉一起永久地埋藏在這秋色之下。
“一葉知秋”,這便是秋天的故事的全部了。
(指導教師 郭震鵬)
點評
作者運用不同時間節(jié)點,將情節(jié)的遞進與時間的推移巧妙結(jié)合。景物描寫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聞秋風、觀落葉、體味滄蕩之美。秋天的故事里,蘊含著一對父與子之間的秋日約定。兒子的遭遇泛著涼意,但這場愛的約定透露著暖意,涼意與暖意的交織毫無違和之感,相反,這二者的遙相呼應才是秋季所象征的凋零與新生的主題。
(特約教師 趙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