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玲
摘 ?要:目的 ?對ICU呼吸支持患者利用呼吸機輔助過程中的氣道濕化的護理方法和重要性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云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收治的ICU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100例,將以隨機數字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針對氣道濕化環(huán)節(jié)進行氣道濕化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的脫機成功率、由呼吸機引起的肺炎感染率以及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患者脫機成功率低于觀察組患者脫機成功率(P<0.05);對照組患者由呼吸機引起的肺炎發(fā)病率高于觀察組患者由呼吸機引起的肺炎發(fā)病率(P<0.05);對照組患者總體滿意度低于觀察組患者整體滿意度(P<0.05)。結論 ?在呼吸機輔助通氣的過程中,于氣道濕化環(huán)節(jié)進行氣道濕化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脫機成功率,降低肺炎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保證患者健康,值得在臨床上使用。
關鍵詞:呼吸機;氣道濕化;呼吸支持
中圖分類號:R4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4-0107-03
呼吸是生命之本,通過呼吸將氧氣帶入體內并將廢氣排出體外,在臨床治療當中(尤其是ICU)病情嚴重的患者無法自主完成呼吸或者呼吸的頻次、幅度不能滿足生理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 常用呼吸機輔助患者通氣[1]。對于氣管切開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對空氣的加溫和濕化功能,需要進行人工濕化,氣道濕化過程中的護理若不恰當,容易造成肺部感染,嚴重的情況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在本次研究中,于氣道濕化環(huán)節(jié)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有效避免的肺部感染情況的發(fā)生,提高了脫機成功率和患者滿意度,現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云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接受治療需要借助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的ICU患者100例,隨機數字將其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25~79歲,平均年齡(49.5±2.9)歲;有14例重型腦血管意外,12例因外科手術,18例呼吸衰竭,6例其他原因。觀察組患者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49.6±2.6)歲;有15例重型腦血管意外,12例因外科手術,18例呼吸衰竭,5例其他原因。經過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間的年齡、性別、病因均不會對研究結果的差異產生影響,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內容全部告知家屬并簽字同意。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必要使用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持的情況;所有納入患者都需要氣管切開并進行人工氣道濕化。
排除標準:ICU護理后的死亡病例;部分上呼吸機無須氣管切開的病例。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用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及醫(yī)生的判斷,日常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的生命體征,輔助患者變換體位,幫助患者排痰、排泄和簡單清潔。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在氣道濕化環(huán)節(jié)進行氣道濕化護理。首先對濕化罐做好殺菌消毒工作,置于加溫底座之上,連接到呼吸管道使用;其次,幫助患者調整體位(主要是傾斜度),以便患者的呼吸更加順暢,密切觀察呼吸機導管的使用情況,確保導管無菌的前提下,觀察記錄導管的使用,出現漏氣、堵塞的情況及時更換,避免導管出現彎折、牽連等情況的發(fā)生;再次,為保證濕化罐正常運作,內部的濕化液液面應保證稍高于水位線,最重要的一點,根據病人痰液性狀,黏稠程度,使用微量注射泵間斷或持續(xù)選擇適宜泵速,一般控制在2~10 mL/h,把生理鹽水或者配置的無菌濕化液滴入以達到氣道濕化和稀釋痰液的作用,并及時進行吸痰護理,這種方法對氣道損傷小,不易引起黏膜出血,氣道濕化效果佳;最后,要保證整個護理過程中始終處于無菌操作之下,除此之外,還要對相關的設備進行消毒,包括濕化液和濕化罐,一般來講,每24小時更換濕化液,每周至少對濕化罐進行兩次消毒或更換使用。
1.4 ?觀察指標
脫機成功率:指患者在經歷ICU治療并好轉后,需要進行脫機試驗,脫機成功的患者,在此后可以進行自主呼吸,而一部分患者(20%~30%)由于呼吸肌無力、心肺功能異常、營養(yǎng)不良等因素,可能導致自主呼吸不能滿足生理需求甚至無法自主呼吸的情況,仍需要借助呼吸機,這種情況為脫機失敗,影響脫機成功率的因素較多,其中護理因素占據重要原因。脫機成功率=脫機成功病例數/總病例數×100%。肺炎發(fā)病率:本次研究中的肺炎發(fā)病率,主要研究的是因為呼吸機使用期間由細菌感染導致的肺炎。肺炎發(fā)病率=肺炎發(fā)病例數/總例數×100%??傮w滿意度:利用調查問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項目包括非常滿意(80~100分)、滿意(60~80分)、一般(40~60分)、不滿意(0~4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n(%)]表示,以χ2檢驗獨立性,當P<0.05時,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脫機成功率比較
觀察組脫機成功率遠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肺炎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肺炎發(fā)生率遠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上呼吸道對于人體呼吸來講意義非凡,鼻腔絨毛、咽、喉等完成了對吸入的空氣的加熱、加時和過濾功能,使得吸入的氣體的溫度、濕度和潔凈程度符合肺部需求[3]。在ICU中的大部分患者(部分上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除外)在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需要進行氣管切開,上呼吸道完全失效,空氣不能得到加溫、加濕和過濾功能,這類氣體若直接導入肺部,會導致肺部感染、出現痰痂、氣管阻塞、氣管黏膜壞死等情況的發(fā)生,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影響ICU的疾病治療和護理效果,因此,在進行呼吸支持的同時,需要進行加溫、氣道濕化、消毒殺菌等工作,人工完成上呼吸道的功能[4]。
在此過程中,氣道濕化牽涉的設備較多,程序較為復雜,若是在此環(huán)節(jié)護理不當,病患發(fā)生感染的情況會相應增加,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正??祻?,進而導致患者的滿意度下降,影響醫(yī)院的口碑,從患者的角度來講,不能順利脫機,就要繼續(xù)借助呼吸機輔助通氣,造成一定的痛苦,延續(xù)了高昂的治療費用,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及家屬的焦慮情況,也容易讓醫(yī)患關系、護患關系進一步激化成矛盾和糾紛[5]。本次研究,將氣道濕化單獨作為研究對象,強調了氣道濕化環(huán)節(jié)的護理措施和注意事項,通過研究結果能夠發(fā)現,經過針對性的氣道濕化護理之后,患者發(fā)生感染造成肺炎的情況明顯好轉,患者在結束治療后能夠順利脫機轉入普通病房觀察和治療(P<0.05),減少了患者在ICU的時間,縮減了治療費用,從醫(yī)院角度來講,提高了ICU的綜合利用率,從患者的角度來講,加快了康復時間,提升了滿意度。
綜上,針對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患者,在氣道濕化環(huán)節(jié)進行具有針對性氣道濕化護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有效提升脫機成功率,降低肺炎發(fā)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使用。
參考文獻
[1]劉曉穎,明亞燃,寧昱琛,等.機械通氣脫機患者兩種氣道濕化聯合供氧方法的效果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8):1004-1006.
[2]孫玉姣,高敏,張銀.兩種氣道濕化方法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20,45(9):784-786.
[3]梁娟,白博,胡雪慧.人工氣道濕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13(36):81-84+88.
[4]劉曉穎,孫紅,繩宇,等.濕化液滴注速度對機械通氣患者氣道濕化效果的影響分析[J]. 護理學報,2019,21(16):1-3.
[5]吳敏,謝健.不同氣道濕化方法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率的影響[J].醫(yī)療裝備,2020,33(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