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龍華區(qū)第三實驗學校的同學們收到《新作文》1&2期同步作文精粹后,做了精細的研讀,而他們將雜志借給另一個班讀的故事,被老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 一個借與讀的故事,并寫下相關作文。不失為一個品讀書本的好范本。
寫給借書人的一封信
◎吳怡靈·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第三實驗學校七(6)班
鄰班的同學:
你好!
我是七(6)班學生吳怡靈,在此我想先表示我的感謝和榮幸,謝謝你愿意與我分享這本寶藏。翻開你的《新作文》,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有幾頁是帶很多批注的,還有折了的頁面,我猜你一定是一個愛讀好文章的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就是“同道中人”。就在你折了的那一頁后面,我發(fā)現(xiàn)了《針織》這篇作文,一讀也被吸引住了,文中記敘了作者向母親學習織毛衣的事件,那么《針織》這個標題就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兩個字,簡潔、凝練卻又激發(fā)了讀者閱讀的興趣,這樣的擬題,值得我們?nèi)W習借鑒。
文章開篇是唯美的畫面,“清晰可見的兩道身影正緊密地依靠在一起”,自然引出了下文,接著閱讀下去,發(fā)現(xiàn)作者學織毛衣的原因是,想讓媽媽在涼爽的秋天仍有溫暖。我看出了作者對母親的孝敬和愛!
在學習織毛衣的過程中,作者詳細描寫了織毛衣的動作和心理的變化。將母親和作者織毛衣的動作進行對比,凸顯作者織毛衣的艱難,但也為下文作者的心理變化做了鋪墊——很想放棄,但一想到母親,可以送給母親一份溫暖的禮物,就有了繼續(xù)堅持的動力!
中間還巧妙運用了插敘的手法:插敘了一段關于母親的描寫。母親為了不苦了家里人,一直不怎么給自己買東西,這位母親的善良節(jié)儉不禁令人贊賞,也很好地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避免了文章的平鋪直敘。
結(jié)尾又以環(huán)境描寫總結(jié)全文,“房間里暖光似蜜糖”,借“暖光”表達了作者內(nèi)心的滿足、溫暖,體現(xiàn)了一份濃濃的母女情誼。一篇好的文章,不僅讀者看了會覺得在品一杯好茶,而且作者心里肯定也會很愉快,作文需要巧構(gòu)思、抓細節(jié)、抒真情,從中自然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讓我們一起看好文章,寫美作文!祝:學習進步!
借書人:吳怡靈
2020年12月25日
寫給讀書人的一封信
◎錢欣怡·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第三實驗學校七(5)班
親愛的讀書人:
你好!
你信中的“同道中人”,讓我欣喜,咱們都是愛讀書之人,志趣相投,書遇知己千頁少啊,我迫不及待要與你分享我的閱讀感受了。
拿起《新作文》,翻開目錄,一眼就看中那簡短的兩個字——《月亮》。你以為我會直接翻到那一頁嗎?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首先翻到第三十七頁的寫作指導,通過閱讀它,我們可以知道本單元的寫作要求是“文從字順”,故而,我們在閱讀時也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另外,本單元的寫作落腳點是“托物言志”。
其次,我們再開始閱讀?!对铝痢愤@個標題作為整篇文章的行文線索,貫穿全文,行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尤喜詩句開篇“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出下文,又富有詩情畫意。第二自然段再次引用詩句描繪月亮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這篇文章里有兩個不同時期的蘇軾,年少時中秋之夜與家人團聚,喝酒作詩,整個佳節(jié)都充溢著幸福、美滿和希望。但自從蘇軾入朝為官,被紛爭牽連,一貶再貶,此時的明月是慘白的、殘缺的,他只能獨坐窗前思念家人、家鄉(xiāng),感嘆著自己的人生。而蘇軾并沒有因此放棄,他保持自我,就像月亮一樣。文章多次強調(diào)“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蘇軾歷經(jīng)無數(shù)次艱難后得出的人生感悟。
我們應該像月亮一樣,冷靜、睿智,坦然面對一切,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喜樂與無常!
當然,在閱讀時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看的層面,還要動筆頭做好批注,抓住一閃即逝的靈感,把它記錄下來,方便以后再次閱讀。讓我們一起通過這本《新作文》寫作屬于自己的作文吧!
祝你
身體健康,學有所成!
五班同學:錢欣怡
2020年12月25日
寫給讀書人的一封信
◎唐熳詩·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qū)第三實驗學校七(5)班
親愛的同學:
你好!
想必我的《新作文》,一定被你迫不及待地翻開來看了吧。你也一定給予了我一封信,雖說我沒看到,但你的那份感激之情我收到了。拿到這本書,我們無疑都是幸運的。我的書在四十幾個人中遇見了你,而你在五十本作文書中遇見了它。同讀一本書,算是《新作文》給予你我的緣分,讓我們珍惜,好好談談它,談談我們的閱讀體悟。
我認為閱讀分為三個階段:覽、究、品。首先覽呢,就是瀏覽,掃讀全文,大概知道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比如說《新作文》里的《那一次,我真感動》,通過覽,我就得知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快遞員不畏風雨將快遞及時送到的敬業(yè)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其次就屬究了。究,細細地探究。深入思考,探究這篇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通過究,《那一次,我真感動》這篇文章讓我得知作者是為了歌頌和贊揚,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也讓我知曉了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從而明確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點:品。品是什么?就是品讀、賞析、玩味。理解有的詞語在特別的語境下的含義,品析有些句子的表達效果或去賞析手法的用意,還要對文章做深層次的解讀。像《那一次,我真感動》的第一自然段運用景物描寫的方法交代了時間、人物,還營造了氛圍,并引出下文。這就是品文章的好處,能讓我們受益匪淺,既積累素材,又提升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我也建議你在讀文章時,在旁邊做上圈點批注,可以幫助我們鎖定關鍵詞,更好地分析文章的內(nèi)容,也可以把讀這篇文章后的感受寫在一旁,我想這是我們課內(nèi)外有機結(jié)合的最好讀書方法。
以上就是我閱讀的感悟,全部分享給你,讓我們在美文的海洋里遨游吧!
祝愿你心想事成,做幸福讀書人!
你的借書之人:唐熳詩
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