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了解莫奈的人,一定記得他的代表作——“睡蓮”系列。作為國際公認的名花,睡蓮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扮演著精彩的角色。
一些資料上提到埃及的國花就是睡蓮。這個說法并不準確,其實埃及國花的真正名字是齒葉睡蓮。
人們栽種睡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那時的古埃及人就已經(jīng)在水中栽培一種開白花的“埃及白睡蓮”了。這種埃及白睡蓮就是齒葉睡蓮(Nymphaea lotus L.)。
齒葉睡蓮在傍晚綻放,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逐漸閉合;等到夜色降臨時,花朵會重新開放。一朵睡蓮可以連續(xù)開放四五天。
在古埃及神話里,齒葉睡蓮被奉為“神圣之花”,是生命誕生的象征。又因其花色潔白,花型典雅,古埃及人還將其視為權(quán)力與力量的象征,常用其形象裝飾廟宇。這些都成為埃及人選擇齒葉睡蓮作為國花的理由。
古埃及文明發(fā)源于尼羅河流域,而齒葉睡蓮是生長在水中的花,這也是埃及人選擇它作為國花的理由之一。
在埃及,無論是葬禮用花,還是寺廟里的獻花,抑或是宴會用花,埃及人都愿意用齒葉睡蓮來寄托情感、表達敬意,或表示友誼和祝愿。
除了觀賞作用外,齒葉睡蓮還有不少其他功用呢。比如說,它的地下根狀莖含有淀粉,可以食用;其幼嫩的果實和種子也可用來充饑:古埃及人還曾從它的花中提取香汁,供貴族和王室使用。
我在查閱有關(guān)齒葉睡蓮的資料時發(fā)現(xiàn)了下面這段文字:“(齒葉睡蓮的)葉邊緣有彎缺三角狀銳齒,上面無毛,干時有小點,下面帶紅色,密生柔毛、微柔毛或近無毛?!?/p>
其實,這個觀點并不準確。上面那段文字描述的不是齒葉睡蓮,而是柔毛齒葉睡蓮,這是齒葉睡蓮的一個變種。
齒葉睡蓮是熱帶睡蓮品種,原產(chǎn)自非洲。區(qū)分齒葉睡蓮和柔毛齒葉睡蓮的關(guān)鍵是看有沒有“柔毛”。
值得注意的是,齒葉睡蓮雖然俗稱埃及白睡蓮,但花瓣的顏色并不只局限于白色。
葉子:有皮革質(zhì)感,呈圓形或近似圓形的心形;葉子邊緣為微波狀,具有齒狀的短尖;沒有柔毛。
花:花瓣的顏色為白色至淡青色,具有12—14枚花瓣,花朵開放后直徑為10—18厘米左右;具有粗壯的花序梗,花序梗上沒有柔毛。
萼片:萼片與花瓣形態(tài)相似,長度相當(dāng),只是萼片外面是綠色的。
睡蓮,有著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zhì)與美貌;又因為它的花朵會在一定的時間段內(nèi)閉合,所以被稱為花中“睡美人”。
難道睡蓮和我們?nèi)祟愐粯樱矔?,也要睡覺嗎?
眾所周知,動物有自己的生物鐘,植物其實也是一樣,也遵循晝夜節(jié)律。在一天中,太陽東升西落。光照、溫度、濕度、天敵等環(huán)境因素也隨之變化,為了適應(yīng)這種變化,植物自然也會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以更好地生存。
舉例來說,傍晚日落后,豆科植物合歡樹的口十片就會下垂,葉片上的氣孔也閉合了,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為了避免夜間不必要的水分散失。
那么,花朵為什么閉合呢?
生長在熱帶的植物,為了避免被炎熱的日光灼傷,花朵常常避免在白天或中午開放,如曇花和美麗月見草;而在寒冷地區(qū),植物則要避免在夜間開放,以免熱量散失或被凍傷,比如蒲公英。
植物開花是為了吸引昆蟲和鳥類來傳粉以繁殖后代,那么花朵閉合了要如何傳粉呢?這其實用不著大家擔(dān)心,因為大自然里的傳粉者們的作息時間各不相同——蜜蜂、蝴蝶、鳥類等會在白天出動,而蛾子、食蜜的蝙蝠則是夜行動物。所以,即使是在漆黑的夜晚開花,也能吸引特定的傳粉者前來光顧。
不得不住的“睡蓮旅店”
有的睡蓮在夜晚開花時,在自身新陳代謝的作用下,它們的溫度會比外界環(huán)境的溫度離,一些甲蟲便跑到花朵里取暖。當(dāng)外層花瓣閉合時,有的甲蟲來不及飛走,便不得不在溫暖的“睡蓮旅店”休息一晚啦!直到第二天晚上花瓣再次開放時,甲蟲才能重獲自由。不過,這“睡蓮旅店”可不是“免費住宿”的,甲蟲在睡蓮里著急地爬來爬去的時候,正好可以完成幫睡蓮授粉的工作。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人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埃及文明。存世的金字塔、帝王谷、方尖碑和神廟等,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古建筑奇跡。去埃及觸摸人類文明時間軸上的坐標,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
埃及國家博物館是一座收藏古埃及歷史文物的寶庫,現(xiàn)有文物30多萬件,多為法老時期的文物,故此,埃及人又稱之為“法老博物館”。
值得注意的是,埃及國家博物館庭院的水池里種植著兩種植物:紙莎(suō)草和齒葉睡蓮。博物館大門左右兩側(cè)佇立著兩尊法老雕像,一尊雕像手持紙莎草,代表古代下埃及;另一尊雕像則手持齒葉睡蓮,代表古代上埃及。兩種植物種植在一起,既象征著古埃及的文明,又象征著埃及的和諧與完整。
下埃及與上埃及
在前王朝時代,下埃及與上埃及是分開的兩個政治實體。下埃及習(xí)慣上指明亞(明亞是埃及的一個城市)以北的尼羅河河谷及三角洲地區(qū),上埃及指埃及南部地區(qū)。(資料來源于中國大百科全書數(shù)據(jù)庫)
紙莎草(Cyperus papyrus)是一種莎草科莎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淺水中形成高大的沼澤植被。
紙莎草生長在尼羅河三角洲廣袤的沼澤中,貌似蘆葦,細長的針葉就像太陽四射的光芒。太陽神是古埃及人崇拜的神,像太陽光線一般的紙莎草和齒葉睡蓮,都成了埃及人崇拜的神草。
不過,讓紙莎草“一戰(zhàn)成名”的原因,并不僅僅是因為它被奉為神草,而是古埃及人利用它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輕便便宜并能長久保持字跡的書寫材料——莎草紙。
莎草紙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紙,而是對紙莎草這種植物進行處理后制成的書寫用的材料。
這篇小文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蘇元英博士的幫助。
在著手寫作時,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和文獻,但始終沒能找到齒葉睡蓮的詳細資料,不少資料都誤將柔毛齒葉睡蓮當(dāng)作齒葉睡蓮。為了求證,我給遠在異國的蘇元英博士發(fā)去了“求助信息”,蘇博士不頓時差,第一時間就找到了齒葉睡蓮的詳細資料。正是因為蘇博士的幫助,本期稿件才得以順利完成。
同時,也要感謝高國運先生。高國運先生得知我在寫作齒葉睡蓮后,辭辛苦地去各大濕地公園幫忙拍攝照片。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要塞。
首都開羅位于埃及東北部,地處尼羅河谷地與三角洲的交接地帶。開羅是一座千年古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西亞、北非地區(qū)的文化中心。
開羅是當(dāng)今世界上少有的遭受戰(zhàn)爭破壞最少的古城。經(jīng)歷代王朝和政府的不斷修建,開羅除了古埃及建筑以外,還存有數(shù)百座建于不同時期的清真寺,是一個古今并存、文化深厚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