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光亮,謝瑞興,郭文倩,彭立剛,唐櫻燕,莫立武
(1.山東眾森新材料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2.山東眾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3.南京工業(yè)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09)
我國每年排出的鋼渣、錳渣、鎳渣、脫硫石膏等各種廢渣達數(shù)億噸,且逐年快速增長,工業(yè)廢渣作為排放量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對自然環(huán)境、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1]。長期以來,將工業(yè)廢渣進行建材化利用一直是國內(nèi)外科研人員共同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課題[2]。水淬礦渣粉、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行業(yè)中已經(jīng)成熟應用,但受限于上游原料市場緊張,質(zhì)量越來越不穩(wěn)定,混凝土的性能也受到影響。本文依據(jù)JG/T 486—2015《普通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標準,采用工業(yè)固廢材料鋼渣、煅燒煤矸石、錳渣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粉磨,制備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檢測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對水泥凈漿流動度D影響和對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強度的影響,同時對微觀結(jié)構(gòu)進行了分析,為復合摻合料的粉磨制備及應用提供基礎[3-4]。
1.1 試驗原材料
水泥:采用山東水泥廠生產(chǎn)的散裝P·O 42.5,其化學、物理指標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 膠凝材料化學成分 %
表2 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標
復合摻合料:采用鋼渣、煅燒煤矸石、錳渣按照一定比例制備的不同細度的Ⅱ級摻合料,成分見表1。
細骨料:采用當?shù)厥規(guī)r破碎機制砂,細度模數(shù)為2.9,含粉量為10%,亞甲藍值為1.7%。
粗骨料:采用當?shù)?~25 mm連續(xù)級配的石灰?guī)r碎石,含泥量為0.6%,泥塊含量為0.2%,壓碎指標為9.5%。
外加劑:采用眾森公司生產(chǎn)的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減水率為25%。
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配比見表3。
表3 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配比
1.2 試驗方法
復合摻合料是混合粉磨至不同細度的鋼渣、煅燒煤矸石、錳渣混合料,控制細度在45 μm方孔篩篩余分別為22.3%、16.7%、10.9%、5.6%、1.1%,滿足JG/T 486—2015《普通混凝土用復合摻合料》各項指標。復合摻合料細度采用45 μm方孔篩及FSY150-A型負壓篩析儀檢測,按照GB/T 1345—2005《水泥細度檢驗方法》測定;復合摻合料凈漿流動度的檢測按照GB/T 8077—2016《混凝土外加劑勻質(zhì)性試驗方法》進行測定[5];膠凝材料顆粒粒徑檢測采用BT-9300Z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按照商品混凝土C30強度等級的配比進行試配,每組混凝土配合比均按30 L的體積稱量物料,由強制式攪拌機攪拌120 s后卸料,人工拌合均勻,按照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測量坍落度、擴展度及流速,記錄數(shù)據(jù)后倒掉,剩余混凝土拌合均勻后留置試塊,按照GB/T 50081—2016《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檢測混凝土試塊7 d、28 d、60 d的齡期強度。
2.1 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的影響
固定水泥細度為45 μm方孔篩篩余10.5%,水膠比為0.29,減水劑摻量為0.5%,采用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按照水泥∶復合摻合料=7∶3的質(zhì)量配合比制得水泥凈漿,檢測凈漿流動度,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復合摻合料對水泥凈漿流動度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復合摻合料顆粒粒度的降低,初始凈漿流動度降低,但摻合料細度為5.6%時,初始凈漿流動度略微增加,分析主要原因是細度為5.6%的摻合料與水泥顆粒組成的膠凝材料,顆粒具備連續(xù)級配,不同大小顆粒之間相互填充,空隙中多余的水增加了漿體的流動性;1 h后漿體的凈漿流動性同樣先增大后降低,分析主要原因是隨著顆粒細度降低,漿體的保水性增加,流動度保持性增強,但細度為1.1%時,流動性損失明顯增強,原因是顆粒太細水化加快,大量的水被消耗。
2.2 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
固定水泥細度為45 μm方孔篩篩余10.5%,采用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制成C30混凝土,測定其工作性能,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對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復合摻合料細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擴展度先增加后降低,分析原因主要是隨著復合摻合料細度的降低,膠凝材料中細顆粒的水化作用提高了漿體的粘度,拉動著粗細骨料流動,從外觀上表現(xiàn)為漿體的勻質(zhì)性變好、流動性增加;當摻合料細度為5.6%時,混凝土膠凝材料顆粒級配良好,流動度達到最大值,再降低摻合料的細度,細顆粒的水化作用大于級配作用,表現(xiàn)為混凝土的流動度明顯降低。
2.3 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固定水泥細度為45 μm篩余為10.5%,采用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檢測C30等級混凝土的強度,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復合摻合料細度的降低,混凝土的7 d強度提高明顯,28 d和60 d強度增長緩慢,分析是對于早期強度,膠凝材料中顆粒級配作用大于漿體的水化作用,后期強度的增長主要依靠膠凝材料顆粒的水化作用;當顆粒細度為5.6%時,再降低摻合料顆粒細度,可以水化的顆粒較少,混凝土強度增長不明顯。
2.4 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微觀結(jié)構(gòu)分析
按照C30混凝土配比,取三種細度復合摻合料,45 μm篩余分別為10.9%,5.6%,1.1%,在混凝土中試配驗證,取混凝土膠凝材料進行顆粒分析,并對28 d齡期的混凝土進行掃描電鏡分析。
2.4.1 顆粒分布分析
對混凝土中含有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的膠凝材料進行顆粒分析,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混凝土膠凝材料顆粒分布
由圖4可以看出,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的混凝土膠凝材料顆粒分布曲線區(qū)別較大,圖4(a)中的曲線出現(xiàn)一個小峰值,說明細度為10.9%的復合摻合料與水泥組成的膠凝材料顆粒級配不連續(xù),造成混凝土不密實;圖4(c)顆粒曲線出現(xiàn)兩個明顯的峰值,說明細度為1.1%的復合摻合料與水泥組成的膠凝材料顆粒級配明顯斷檔,造成混凝土工作性能變差,強度降低;而圖4(b)中膠凝材料的顆粒分布曲線是平滑的拋物線,膠凝材料顆粒級配良好,其工作性能和強度增長率均達到良好的效果。
2.4.2 SEM分析
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在C30混凝土中28 d的水化情況(SEM照片)如圖5所示。
由圖5可以看出,相比圖5(a)和(c),圖5(b)的漿體水化致密,漿體中毛細孔隙率少,分析原因主要是摻合料細度為5.6%的混凝土在混凝土膠凝材料中顆粒級配良好,顆粒之間粘結(jié)牢固,膠凝材料顆粒間的相互填充和水化共同作用,表現(xiàn)為漿體密實,強度高。
圖5 C30混凝土中28 d水化產(chǎn)物SEM照片
2.5 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在不同等級混凝土中驗證
以上試驗及分析是在C30混凝土中進行的,為驗證復合摻合料在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中的性能和強度,取三種細度復合摻合料,45 μm方孔篩篩余分別為10.9%、5.6%、1.1%,在C40、C50等級混凝土中試配驗證數(shù)據(jù)如圖6和圖7所示。
由圖6和圖7可以看出,水泥細度為45 μm方孔篩篩余10.5%,復合摻合料的細度為5.6%時,兩種混凝土均表現(xiàn)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驗證了良好的膠凝材料顆粒級配對混凝土各項性能的促進作用。
圖6 不同細度復合摻合料在不同等級混凝土工作性能
2.6 復合摻合料大磨生產(chǎn)驗證
按照小磨配比在Φ3.8 m×13 m的球磨機內(nèi)生產(chǎn)復合摻合料,臺時產(chǎn)量為50 t,粉磨細度控制在45 μm篩余(5.6±2)%,試配生產(chǎn)C30混凝土,配合比及產(chǎn)品性能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通過大磨試驗生產(chǎn)的復合摻合料在混凝土中應用,證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學性能滿足要求,驗證了膠凝材料顆粒級配對混凝土性能的促進作用。
表4 大磨復合摻合料在混凝土中試配驗證
3.1 隨著復合摻合料細度的減小,凈漿流動度曲線呈拋物線,在摻合料細度為5.6%時,凈漿流動度略微增大,膠凝材料的顆粒級配對凈漿流動度有促進作用。
3.2 隨著混凝土中復合摻合料細度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擴展度先增大后降低,細度為5.6%時,膠凝材料達到最佳級配,工作性能最佳。
3.3 隨著混凝土中復合摻合料細度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增大,但摻合料細度達到5.6%時,強度增長明顯,之后再降低摻合料細度,強度增長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早期水化顆粒多,后期水化的顆粒較少。
3.4 通過膠凝材料顆粒分布和掃描電鏡微觀圖片分析,復合摻合料與水泥顆粒級配連續(xù)時,膠凝材料的顆粒分布曲線是平滑的拋物線,同時混凝土漿體的水化更加充分,表現(xiàn)為漿體更加致密。
3.5 固定水泥的細度,采用不同細度的復合摻合料在不同等級混凝土中試配驗證,當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的顆粒達到連續(xù)級配時,混凝工作性能和混凝土強度增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