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煜雯
同理心使然,同情心縱然;但還是難掩作者心中的哭笑不得和五味雜陳。通過對綠道旁大媽們嘹亮歌聲的幽默描述,把現(xiàn)代都市里,呼喚文明娛樂的心聲款款表露。文中善于營造氛圍,捕捉人物的動作,把控好自己的心理節(jié)奏;特別是對音樂的恰到理解,凸顯了作者不錯的藝術(shù)功底。首尾呼應(yīng),渾然天成。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哎——”將書一扔,我簡直,怒眥欲裂,有完沒完了!
第一次,真正領(lǐng)略到了“萬物具有雙面性”的理論是如此的切合實際。沒錯,這條“水岸綠道”確實引人入勝,美化了城市;可它的初衷并不是讓你們提著音響,架著話筒來大唱特唱?。?/p>
那天下午,我們仨出來“飯后消食”,不一會兒,走過幾座亭臺軒榭,便看見了兩位提著音響的中年婦女。但見她倆選好場地,擺完設(shè)備,麻利地連上話筒,還特意準備了一個手機架子,緊接著,樂聲流淌。
開始,我還饒有興致。都說“高手在民間”嘛,既有勇氣又有決心在此一展歌喉的,想必兩位定是身懷絕技!那我就拭目以待吧。但見一位大媽手握話簡,搖頭晃腦,另一位則滿面春風(fēng),端坐一旁,乍一看,還真是不容小覷!開唱了,理想之豐滿到底還是敗給了現(xiàn)實之骨感??!這位大媽的嗓音我真是不敢恭維,唱起來如殺豬前的“嚯嚯”磨刀聲,吵啞且無味,直令人倒吸一口涼氣。剛開始,她的調(diào)兒還算穩(wěn),可逐漸,旋律開始跑偏,還跑得一發(fā)不可收拾,明明不高的音愣是被拔苗助長,升了個八度。她與同伴卻是毫未察覺,還搖頭晃腦,沉浸其中。幾位行人慕聲而來,款款而停,可沒等幾秒,就頭也不回地匆匆趕去;幾個略通音律的還相視一笑,掩面而逃。
第二天,也是這個時間,溫暖午后,正在閉目養(yǎng)神之興頭,一陣尖銳之極的歌聲瞬間將我乍起!這歌聲吵啞,氣息不穩(wěn),中間還夾雜著刺耳的混響,更要命的是,還有反復(fù),一句詞足足反復(fù)了三遍!這……不就是昨天在家后邊,綠道旁邊出現(xiàn)過的聲音嗎?當(dāng)時也沒感覺到,這聲音竟會如此之響?還傳如此之遠?真是“威震山河”??!哪怕我“深埋”于小區(qū)之中,“深藏”于閨屋之間,可余音依舊繞梁!我有些焦躁了,可也只得靜靜等待。好不容易一曲終了,剛合上眼,又一陣尖叫劃過我的耳畔!我心亂如麻,快無可奈何了;但轉(zhuǎn)念一想,還是算了算了,也給這兩位大媽一個休閑的機會吧!實在不行就多忍兩天,稍安勿躁!
可誰知,這兩位不僅毫無停歇之意,反而變本加厲:從原先的縱情兩小時,一直發(fā)展壯大到了放歌兩個時間段。下午一個算暖場,晚上直“吼”到深夜。曲目魚龍混雜,潮流廣場,老歌新唱,黃梅老戲,樣樣“在行”;唱歌花樣百出,獨唱厭了,就來個二人合唱!我的耳朵可真是受了罪??!姑且將唱個不停放一邊,可起碼你得唱得好聽點兒?。∵@鬼哭狼嚎、聲嘶力竭的,豈不折磨死人。再說,這聲音響得,絕對賽過幾只猛虎齊聲吼!
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這驚天地、泣鬼神,“威震山河”般的歌聲侵擾啊!這個假期恐怕是難過了。
(指導(dǎo)教師:馮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