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慧,黃超
(合肥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安徽合肥 230031)
土壤陽離子交換量(CEC)是指土壤膠體所能吸附各種陽離子的總量,以cmol+/kg表示。它可以表征土壤膠體顆粒吸附能力的大小,CEC大則吸附力強。在陽離子交換能力強的土壤中,重金屬很容易被土壤吸附,其遷移能力降低,污染擴散的可能性降低。同時,CEC 還是評價土壤保肥、供肥和緩沖能力的重要標志,對提高肥力、改良土壤及治理土壤污染有重要作用[1]。
目前,開展土壤環(huán)境質量監(jiān)測是國務院確定的新時期環(huán)境保護的一項重要任務?!栋不帐?020年國家網土壤環(huán)境監(jiān)測工作方案》中安徽省124 個土壤監(jiān)測點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作為評價土壤理化性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每個點位的必測指標。方案中指出,陽離子交換量測定方法推薦使用《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等效方法分別為《森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LY/T 1243-1999)、《中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和交換性鹽基的測定》(NY/T 295-1995)、《土壤檢測第5 部分:石灰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NY/T 1121.5-2006)。本文采用方案推薦方法,即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依據國標及實驗室方法驗證的具體操作步驟及要求,開展實驗室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通過檢出限、測定下限、準確度、精密度具體指標的測定,以驗證實驗室能夠正確應用該標準方法,開展土壤檢測;同時特別指出做樣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與各地、市監(jiān)測站同行進行交流,為開展土壤監(jiān)測做好技術支撐。
(20±2)℃下,用三氯化六氨合鈷溶液作為浸提液浸提土壤,土壤中的陽離子被三氯化六氨合鈷交換下來進入溶液。三氯化六氨合鈷在475 nm 處有特征吸收,吸光度與濃度成正比。根據浸提前后浸提液吸光度差值,計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
UV-2600 分光光度計,島津;振蕩器;離心機;分析天平,梅特勒;尼龍篩;比色管;100 mL圓底離心管等。
三氯化六氨合鈷溶液:c[Co(NH3)6Cl3]=1.66 cmol/L,4℃低溫保存,三氯化六氨合鈷試劑為純度大于99%的優(yōu)級純;土壤有效成分分析質控樣品:編號HTSB-4、HTSB-6。純水,自制,電導率0.07 μS/cm。
1.3.1 水分的測定
測定土壤CEC 之前,依據HJ 613-2011[2]對土壤水分含量進行測定。
1.3.2 CEC的測定
將風干樣品過尼龍篩,充分混勻。稱取3.5 g 混勻后的樣品,置于100 mL 離心管中,加入50.0 mL三氯化六氨合鈷溶液,旋緊離心管密封蓋,置于振蕩器上,(20±2)℃下振蕩(60±5)min,調節(jié)振蕩頻率,使土壤浸提液混合物在振蕩過程中保持懸浮狀態(tài)。以4 000 r/min 離心10 min,收集上清液于比色管中,采用10 cm比色皿,在475 nm 處,以純水為參比,24 h 內完成分析,并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A0—空白試樣吸光度;A—試樣吸光度或校正吸光度;V—浸提液體積,mL;3—[Co(NH3)6]3+的電荷數;b—標準曲線斜率;m—取樣量,g;Wdm— 土壤樣品干物質含量,%。
特別需要注意,當土壤中溶解的有機質含量較多時,在475 nm處也有吸收,故影響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可同時在試樣380 nm 處測定吸光度來校正可溶有機質的干擾,即試樣校正吸光度為:A校正=1.025A475nm-0.205A380nm。本文對土壤試樣檢測的吸光度均為校正后的吸光度。
依次量取三氯化六氨合鈷標準使用液0 mL、1.00 mL、3.00 mL、5.00 mL、7.00 mL、9.00 mL 于 6 個10 mL 比色管中,并用純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即得一條三氯化六氨合鈷濃度分別為0 cmol/L、0.166 cmol/L、0.498 cmol/L、0.830 cmol/L、1.16 cmol/L、1.49 cmol/L 的標準曲線系列。采用10 cm 比色皿,在475 nm 處,以純水為參比,依次測量各點的吸光度,并以三氯化六氨合鈷濃度為橫坐標,其對應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曲線。本文共做了3條曲線,所得吸光度值及曲線結果如表1。
表1 三氯化六氨合鈷與吸光度的線性測量結果
上述實驗結果表明,三氯化六氨合鈷濃度為0~1.49 cmol/L范圍內與吸光度值呈現出較好的線性關系,3次曲線相關系數都高達0.999 9,滿足方法標準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中對相關系數不應小于0.999 0 的規(guī)定,同時比較3 次曲線斜率可以發(fā)現,無明顯差別,基本為0.570左右。
方法的檢出限(MDL)指的是方法的最小檢出濃度,是實驗室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參數。本文采用空白標準差來計算檢出限的值,根據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導則[3]規(guī)定,若空白試驗中未檢測出目標物質,則對濃度或含量為估計方法檢出限2~5 倍樣品進行n(n≥7)次平行測定。計算n 次平行測定的標準偏差,按公式(1)計算方法檢出限,并以4倍檢出限作為測定下限。
為了得到方法檢出限(0.8 cmol+/kg)2~5 倍土壤樣品,本實驗采用陽離子交換量為(9.30±0.39)cmol+/kg(編號HTSB-4)的有證標準物質土壤與石英砂(實驗室驗證其陽離子交換量為0.8 L cmol+/kg)混合制備土壤樣品,混合配比為3∶4,即3.5 g土壤中含有1.5 g標土與2 g石英砂,以保證砂土混合樣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為4.0 cmol+/kg 左右,平行測定 8 次,計算出樣品 CEC 的值,并通過查表可知 t(7,0.99)=2.998,計算出檢出限及測定下限,具體數值見表2。
表2 方法檢出限、測定下限測定數據
由表2 可知,通過測定8 次空白計算得出方法檢出限為0.6 cmol+/kg,測定下限為2.4 cmol+/kg ,其數值小于方法標準給出的檢出限0.8 cmol+/kg,測定下限3.2 cmol+/kg,表明本次測定結果符合標準方法的要求。
對土壤有效成分分析質控樣品(編號為HTSB-4、HTSB-6)分別進行6 次平行測定,計算出平均值AVE、標準偏差SD、相對標準偏差CV,考查本實驗的準確度和精密度,結果見表3。
表3 方法準確度和精密度實驗測量結果
方法準確度又稱為方法正確度,也指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符合程度。本實驗室通過對兩種不同濃度的土壤樣品進行測定,由表3 可知,HTSB-4 真值為9.30±0.39 cmol+/kg,測定結果為9.4 cmol+/kg;HTSB-6 真值為5.6±0.8 cmol+/kg,測定結果為5.3 cmol+/kg,兩個編號的土壤樣品測量結果均符合質控要求。
方法精密度是測試人員檢測過程所獲得測試結果的穩(wěn)定水平,是對某種試樣反復多次測定所得數據之間的重復程度。在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法(HJ 889-2017)中并未提及該方法具體的精密度要求,但是在等效方法《森林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4]明確指出,當CEC≤10 cmol+/kg 時,其相對標準偏差應≤10%。由表3 可知,本實驗對兩個編號土壤樣品進行6 次測定,其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2.8%及6.8%,該結果滿足方法精密度要求,表明方法測定結果重復性良好。
為深入了解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測定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我們選取實地采樣,供試土壤采自合肥市創(chuàng)新產業(yè)園周邊草地,將采集的0~20 cm表層土壤樣品經風干后過10目篩備用。其基本理化性質為:黃棕色塊狀土壤,pH值6.85,含水率17%,有機質含量17.53 g/kg,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測定該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具體數據如表4。
表4 實際土壤測量結果
由表4可知,通過對實際土壤6次測定,其標準偏差和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0.37和2.1%,其數值與表3中兩種標土的標準偏差及相對標準偏差無顯著性差異,說明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測定實際土壤陽離子交換量非常穩(wěn)定,表現出較好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在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測定土壤陽離子交換量實驗中,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實驗,筆者認為實驗過程中以下幾點需特別注意:
(1)待測土壤應為自然風干樣品,且粒徑小于1.7 mm(過10目尼龍篩)。
(2)保證土壤浸提液與土壤的充分振蕩:一方面振蕩時間要保證有60±5 min,另一方面離心管要采用圓底離心管,并保證振蕩過程中土壤浸提混合物保持懸浮狀態(tài),謹防土壤沉積,與浸提液分層,振蕩不充分。
(3)土壤浸提液混合物振蕩結束后,離心取上清液,該上清液需在24 h內完成比色分析。
(4)若土壤有機質較高,比色時需采用475 nm 以及380 nm 雙波長比色,并采用公式A=1.025A475-0.205A380 來校正吸光度,以此來消除土壤有機質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測定的影響。
(5)土壤浸提液,即三氯化六氨合鈷溶液儲存條件為4℃低溫保存。
實驗室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進行了方法驗證,通過檢測結果和方法標準比對,我們發(fā)現:三氯化六氨合鈷在濃度為0~1.49 cmol/L范圍內與吸光度值呈現出較好的線性關系,3次曲線相關系數都高達0.999 9。實驗室采用標土HTSB-4 與石英砂(比例為3∶4)均勻混合,分別測定7次,算得檢出限為0.6 cmol+/kg,小于方法標準中規(guī)定0.8 cmol+/kg,測定下限為2.4 cmol+/kg,小于方法標準3.2 cmol+/kg,符合要求。實驗室對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為9.30±0.39 cmol+/kg的有證標準樣品(編號為HTSB-4)以及5.6±0.8 cmol+/kg 的有證標準樣品(編號HTSB-6)進行6次測定,測得均值分別為9.4 cmol+/kg和5.3 cmol+/kg,均在真值范圍內,其相對偏差分別為2.8%及6.8%,滿足方法標準平行樣相對標準偏差為±10%的規(guī)定,符合實驗室技術指標要求。實驗室對實際土壤平行測定6次,相對偏差為2.1%。該方法有良好的準確度和精密度,測量實際樣品穩(wěn)定性好。
綜上,實驗室采用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光度法開展土壤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其實驗室技術方法成熟,各項參數均達到方法標準要求。本實驗室能夠正確應用該標準方法開展土壤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