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丁國斌,中學高級教師,現(xiàn)為江蘇省鎮(zhèn)江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中學語文教研員。
真題回放
請以“查”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文題抄寫在答題卷“題目”后的橫線上;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或暗示)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題透視
“查”,表示動作行為。第7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有三個義項:一是檢查;二是調(diào)查;三是翻檢著看。一場新冠疫情,使“查”變?yōu)闊嵩~,查體溫、查蘇康碼、查有沒有戴口罩,這些似乎成為生活常態(tài)。其實,“查”這一動作行為在生活中很常見,即便沒有疫情來襲,“查”也幾乎每天都伴隨著人們,我們隨時可以列舉出一連串與“查”相關聯(lián)的事情:查出勤、查作業(yè)、查衛(wèi)生、查安全、查身體、查行情、查工作、查字典……生活中不僅存在上面列舉的這些有形之“查”,還存在著個人反思內(nèi)省這樣的無形之“查”。總之,這是一道非常接地氣的作文題。選用“查”作為作文題,既決定了考生寫作題材選擇余地之大,也決定了題材反映社會生活面之廣??忌鷮Α安椤边@一動作行為本身所涵蓋的情感、態(tài)度、精神及其意義的思考決定了文章的立意。
題目本身沒有暗示立意傾向,但無論寫什么樣的內(nèi)容,都有一個基本要求,即這個內(nèi)容應當有意義,能夠表現(xiàn)考生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這也應當成為判斷本次作文水準高低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當然,“查”還可以作為姓氏,讀作zhā,若考生圍繞“查”姓作文,也可正常評分。此為特例,不再贅述。
迷津指點
看到題目,同學們大概都會想到這樣幾個問題:誰“查”?“查”什么?為什么“查”?怎樣“查”?“查”的結果怎樣?同學們只要圍繞“查”這一動作行為記事成文,就算切合題意,或?qū)υ谔囟〞r期、特定場合、特定情境下的“查”,設定角度,確立觀點,展開議論,作議論文??偟恼f來,本次作文審題障礙極小,較易上手。但好寫,不等于能寫好。從閱卷情況看,同學們還需注意以下三點。
1.選材盡量避開熱點。
寫疫情期間查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的作文較多,雖不偏題,但選材同質(zhì)化,立意趨同,會讓閱卷教師產(chǎn)生審美疲勞,想得高分自然比較困難。考場作文就怕題材“撞車”,一下子就想到的熱點題材,最好不寫?!凹炎髻p析”中的三篇作文,無一篇與防疫有關,就是明證。
2.平常事也有動情點。
“查”這個詞乍一聽有點刺耳,有點冷冰冰的味道,但其實是帶有溫度的。同學們不僅可以寫“道似無情卻有情”的感悟,也可以寫“查”這一舉動本身所涵蓋的溫情。比如父母在你熟睡之后的查房,只是為了幫你掖好被子,怕你著涼;再比如在你出行之前,父母對你的行李查了又查,生怕落下什么。這些平常事,只要用心體味,就能發(fā)現(xiàn)動情點?!凹炎髻p析”中的第一篇與第二篇文章便是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動情點,讀來才令人感動。
3.用心思考立意點。
找到動情點,作文基本成功了一大半,若要脫穎而出,還需用心確立文章立意。許多考生都寫母親檢查作業(yè),但只是表達母親對“我”的愛這一主題,而“佳作賞析”中的第一篇文章卻能自然聯(lián)想到外婆對母親的“查”,由此立意,明顯高人一籌,讀來令人動容。寫查字典、查手機的作文也有很多,無非表達科技所帶來的便利,第三篇文章卻能依托“查”的手段和媒介,串聯(lián)起兩代人的親情紐帶,立意確實不一般。
佳作賞析
查
鎮(zhèn)江一考生
上小學的時候,母親每晚是必然要幫我檢查作業(yè)的。
那時的作業(yè)簡單,無非是些單詞拼寫、默寫課文或者簡單計算之類,而粗心的我總是做錯。交給她檢查的作業(yè),不一會兒就會被遞回來。“你再查查,到底錯在哪兒?”我記得她總是這樣嚴厲地說。我也總是小心地接過作業(yè)紙,一題一題地查,耳邊也總是她語重心長的叮囑:“作業(yè)寫完了自己先查一遍??荚嚂r我能幫你查嗎?你怎么就不能長長記性……”而等我找到錯誤訂正好,她就會長嘆一口氣:“你什么時候讓我查不到錯誤就好了?!比缓笥洲D(zhuǎn)身去幫我對照課表檢查書包。
就在母親一天天的叮囑下,我長大了。我很少再犯粗心的錯誤,也不會忘帶課本了??赡赣H每晚還是會幫我檢查。有時,她會拿出手機搜些什么,但更多時候,她只是拿過作業(yè)默默看一遍,然后默默離開房間帶上門。
初中開學的前一天,她仍執(zhí)意要幫我查書包。我忍不住抱怨:“我都多大了,你還要幫我查?我們班上就沒有人還需要家長查書包、查作業(yè)的!”那一瞬,她似乎有些驚訝,嘴張了張,像是要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像以前那樣默默離開了。
自那以后,她不再幫我查書包和作業(yè)。我已經(jīng)是初中生,自然是不用她檢查了。其實,我知道自我升入小學高年級后,母親就不太看得懂我的作業(yè)了——她的學歷也只不過是初中畢業(yè)。更多時候,她不過是看看我作業(yè)都完成沒有,字跡端不端正而已。
想著這些,我突然又想起外婆——母親的母親。母親每次從老家離開前,外婆總是要一遍又一遍叮囑:“手機、錢包沒忘帶吧?身份證在包里的吧?”問了,卻還是不放心,仍要親自再檢查一遍。母親這時總會蹲在外婆旁邊,與她一起清點。我記得這時她們臉上總是盛放著花一樣幸福的微笑。
其實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吧。孩子小的時候幫他檢查作業(yè)尚能應付,但慢慢地、慢慢地,那個小不點一天天地長大,然后母親會在某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的作業(yè)自己竟無法看懂了!這時她們的心情一定是欣慰又無奈,且有些不舍的。她們的孩子不再景仰她們,而是要去開拓自己的天空了!
我終于理解了母親明明不懂卻仍要幫我查作業(yè)的初衷。我也終于明白,有朝一日我會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把一切處理妥當?shù)拇笕?,會帶著行李遠走高飛;但在那之后,我一定會對我的母親說一句:“媽,再幫我查查行李吧?!?/p>
那時的我們,一定是幸福地微笑著的——就像母親和外婆一樣。
場面描寫生動,四個“總是”用得特別好,令人回味。母親的言語經(jīng)典,讀之能引發(fā)共鳴。
兩個“默默”,迥異于過去,留下懸念。
還是“默默”,進一步蓄勢。
交代原委,自然過渡到下面的聯(lián)想。
得出天下母親的共性特征,不簡單!
這是一個懂得母親心聲的孩子,多么溫馨美好而又感人的場面。
綜合點評從母親事無巨細的檢查,到她無法看懂默默離開,再聯(lián)想到外婆同樣的心情,小作者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幫孩子檢查作業(yè)或行李,乃是母親的本能、摯愛的體現(xiàn),一代代人都是這樣。沒有煩躁,沒有抵觸,竟都是理解和憧憬,難能可貴。小作者能從這個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進行思考,更屬不易。
查
鎮(zhèn)江一考生
爺爺奶奶相愛大半輩子了,也相互查了大半輩子。
爺爺是個高血糖患者,平日里吃不了甜食??伤质莻€“頑固派”,偏偏酷愛吃糖,每天身上都要悄咪咪地帶點糖。我們怎么勸都不聽,無奈之下只好派奶奶出馬。
“老頭子,把手舉起來,我來查查有沒有‘違禁品?!?/p>
每每聽到這句話,爺爺眉心都一跳,強裝鎮(zhèn)定,眼神卻在躲閃,偶爾還會閃到我身上,朝我眨眨眼,示意我?guī)兔?。我卻頭一轉(zhuǎn),假裝看不到。
“這哪能???”爺爺心虛地一笑,抬起手,“我一不抽煙二不喝酒,查不……”
奶奶已經(jīng)查到了糖果!爺爺立馬噤聲了,垂下手,低下頭,準備聽奶奶教訓。
“你看看,每次都被我查到。你都老頭子啦,羞不羞?”
可爺爺樂此不疲,哪怕被奶奶教育也毫無怨言,看著奶奶的眼神里只有無盡的幸福罷了。
而奶奶,竟也有被爺爺檢查的時候。
“老太婆,出門啦?先別急,我檢查你些東西。”爺爺攔住在玄關換鞋的奶奶,“我問你,我們家的地址是什么?”爺爺一本正經(jīng)板起臉的模樣引得奶奶直發(fā)笑。
“哎呀!記得的,你放心?!蹦棠踢呄敌瑤н吇卮?。
可爺爺卻不罷休:“那兒子的電話號碼呢?”
奶奶有些不耐煩了,嗔怪道:“煩死了你,查戶口的嗎?你放心,通訊錄上第一個就是!”
爺爺聽了這話,心滿意足地去喂鳥了。
奶奶的記性差,經(jīng)常忘事,每次出門前,爺爺都會檢查她,就像奶奶永遠不會忘記爺爺有沒有偷帶糖果一樣。
兩個相互守護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從不說甜言蜜語,他們只用細節(jié)來表達愛。
他們會相愛一輩子,也會繼續(xù)相互查下去的。
開頭點題,起筆奇崛。
語言親切而幽默,極富生活氣息,妙!
讀來令人忍俊不禁。
妙!這是何等的幸福??!
這一筆補得好,讀到此處,心里暖暖的。
呼應開頭,回味無窮。
綜合點評
老夫老妻相互檢查,或偷帶糖果,或忘性很大;在互查的細節(jié)中,歷經(jīng)歲月的愛令人暖心而向往。頑皮的爺爺和執(zhí)著的奶奶都被生動地呈現(xiàn)在文中,如在眼前。多好的題材!若非真情所致,又怎能妙筆寫下呢?
查
鎮(zhèn)江一考生
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外婆是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說是我的啟蒙老師也不為過。
“外婆,這個字讀什么呀?”小時候的我是個十足的“好奇寶寶”,常拿著學校里發(fā)的繪本問這問那,最常問的便是書上的生字。
很遺憾,外婆也僅有小學學歷,并不能每次都“對答如流”。但她有一樣“法寶”——字典。每當遇到難題,她就會戴上老花鏡,把我攬在懷里,先是一筆一畫地把字寫一遍,再順著部首找,翻來倒去地從一堆字中找出我想要的,最后艱難地從她的記憶里回憶讀音,努力拼讀出來。盡管她時常會因“倒筆畫”找不到字,又或者受鄉(xiāng)音影響,讀出一段只有她自己才能理解的語句,但“查字典”這一方法卻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
再后來,學校也要求我們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并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本字典。當別的小朋友還在老師的帶領下找字時,我能飛快地從中翻出答案——面對他人吃驚的目光,我會驕傲地挺起胸,大聲說:“這是我外婆教的!”
每每我告訴外婆這些消息時,她那原來平整的臉上便會浮起許多皺紋,如一朵盛開的花。笑了這么多年后,它們?nèi)缤淘诹送馄拍樕弦粯?,消不掉了——外婆老了,但她愛我的心卻沒有變。
“孫孫,你要吃什么?”她不止一次地問我。
“炸雞腿!”在家熬了這么久,來到外婆家,當然要“釋放”一下啦。
這可讓她犯了難——鄉(xiāng)下可沒有快餐店,外婆也不會燒這個……
查呀!我靈機一動,拿來了外婆新?lián)Q的智能手機,三兩下便找到了做法。在我倆的聯(lián)手努力下,“炸雞腿”很快完成了——味道很獨特,很棒!
“你剛才是怎么用手機查到這個炸雞腿的做法的?”外婆好奇地望著“滿面油光”的我。
于是,我手把手地教起了外婆怎么使用搜索引擎——就像她以前教我查字典一樣認真……
現(xiàn)在,外婆已經(jīng)成了一名“專業(yè)網(wǎng)民”,不僅搜起東西來又快又準,甚至還無師自通地開了微信,閑下來就會樂呵呵地同她的姐妹們視頻聊天。她再也不會因我不在身邊而寂寞了。
哦!我查到了保持親情的秘訣。是什么呢?不告訴你——自己去查吧。
看似不經(jīng)意的交代,卻是極好的鋪墊。
場面描寫好,僅有小學學歷的外婆查字典的場面也深深印在了讀者的心中。
比喻形象,以“笑了這么多年后”自然過渡到現(xiàn)在的場面描寫,沒有絲毫斧鑿痕跡,語言極其儉省,實在巧妙。
外婆也新潮!
外婆也好學,場面溫馨又熟悉,只不過教的人與學的人互換了位置而已。
結尾語言俏皮。
綜合點評
當年外婆教“我”查字典,現(xiàn)在“我”教外婆搜網(wǎng)絡,一個有趣的回環(huán),串聯(lián)起兩代人的親情?!安椤背蔀槭侄魏兔浇椋H親情才是本文試圖傳達的核心。本文構思巧妙,立意準確,實為考場佳作。
名師下水文
查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丁國斌
查了四家,只剩下302了,終于查出是這家的廚房下水管道接口漏水了,我長出了一口氣。
早上上班,打開車庫門取車,水漫了一地。推出電動自行車,走到墻角,打開齊胸位置管道檢查口的小鐵門,只見整齊排列的六根綠色自來水管濕漉漉的,旁邊粗粗的乳白色下水管道里傳來“嘩嘩”的水聲。打開手機上的電筒,探進半個頭朝上查看,白亮亮的水珠正從黑洞洞的上方落下,打在下面的地面上“啪啪”作響。很明顯,不是自來水管破裂,而是誰家的廚房下水道接口漏水了——我家的車庫正好在各家廚房位置的正下方,樓上六戶人家的自來水管和廚房下水管道就在車庫的墻角位置。
誰家呢?上班時間快到了,看來只有等到晚上家家有人才能查。
上班的忙碌似乎讓我忘記了早上的煩心事,可下班回家,打開車庫門,心情一下子從輕松變得沉重起來:正是家家做晚飯時分,下水管中的“嘩嘩”水聲伴著水珠落下的聲響即便是站在車庫門口也聽得見,車庫積水越發(fā)嚴重,已然一片“澤國”。
一想到可能要進樓下五戶人家的廚房,我的頭皮就有點發(fā)麻:怎么稱呼人家?怎么跟人家解釋?人家給不給進?搬過來一年多,我居然不知道任何一家姓什么。
硬著頭皮,我敲開了502的門:“你好,鄰居,我是602的,我家車庫里全是水……”終于聽明白原委的男主人倒十分熱情:“我先借你的手電用用,看看是不是我家的接口漏水。”
不一會兒,他來到門口:“我家的接口是干的,不漏水。這樣吧,你進我家廚房看看,對了,我姓吳,你貴姓?”
“姓丁?!?我忙應聲。
“丁先生,我剛才打開墻角的檢查口,用手電往下照,發(fā)現(xiàn)墻壁、自來水管和下水管道都是干的,應該是四樓以下某一家的接口松動了……”
往下查,沒想到各家都很配合。原來四樓是李家、二樓是王家、一樓是施家,三樓人暫時還沒回來,但在二樓王家廚房墻角的檢查口用手電往上照,分明可以看見三樓主管接口處的水往外冒。
站在302室門前,我又一次摁響了門鈴,半小時前的緊張與局促似乎已蕩然無存。
這一次,門開了……
新題練筆
1.請以“封不住”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2.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國俗語)
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頤《愛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