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點到站快件、分類整理包裹、招呼居民取件……一大早,家住宜春市宜陽新區(qū)坤元小區(qū)的李姐和丈夫劉昌良就忙開了。“李姐,早??!快遞包裹到了蠻多呀?!鄙鐓^(qū)第一書記吳小春走了進來,“看樣子業(yè)務越來越好啦!”“喲,吳書記來了?,F(xiàn)在基本上每天有100多件包裹”李姐臉上滿是笑容,“這多虧了你們幫助啊?!?/p>
李姐名叫李長秀,年過半百的她在幾年前是另一幅光景。幾年前,李長秀還是一名普通菜農(nóng),和丈夫靠著種地而來的微薄收入支撐一個家庭,日子過得簡單卻也幸福。然而,因小孩突發(fā)疾病,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即刻陷入困境,在2013年被認定為貧困戶。性格堅強樂觀的李長秀,更加努力起早貪黑打理著菜地,但收入仍然不足以支撐家里的開支,欠下了不少債,日子越過越艱難。2015年,因城市建設她家被征收拆遷。沒地可種,又沒有一技之長,未來生活怎么辦?李長秀一度焦慮不安,生活的種種困難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生性要強的她,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馬上被擊倒,很快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她與丈夫?qū)W起了做手抓餅,盤算著這個手藝門檻不高,一個三輪車就可以走街串巷做生意,不需要太大的投入。說干就干!一年365天,無論春夏秋冬,李長秀夫婦每天起早貪黑,推著三輪車走街串巷賣手抓餅。正如李長秀預計的一樣,手抓餅生意進入正軌后,正常情況下他們每天有300多元的收入,比種菜收入高了不少,這令他們興奮不已。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宜春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開展流動攤點規(guī)范化整治,很多地方被禁止擺攤,他們手抓餅生意也因此受到較大影響。李長秀再次打起新的主意,她明白做手抓餅是低門檻生意,很容易被淘汰,她把目光瞄準了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的手藝上,積極參加了月嫂學習班、廚藝培訓班,通過培訓后,她還干過家政服務、保險銷售等工作。同時,她還積極動員身邊的無業(yè)人員一起參加培訓,學技能,找工作。在她看來,這些手藝都有著很大的市場需求,學有一技之長,將來不管走到哪里都不用擔心生計。
李長秀的脫貧之路,幫扶干部余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事沒事都會到李長秀家去看看,拉拉家常,聊聊想法,幫助李長秀渡過了每一次難關。2018年的一天,余凌幫愛人到自家小區(qū)樓下快遞服務點取快遞包裹,發(fā)現(xiàn)取包裹的人絡繹不絕,經(jīng)過打聽才知道每個包裹可以提取一定的服務費,一個月下來可以穩(wěn)賺好幾千塊錢,這比李長秀的手抓餅生意掙得還多。于是,他與第一書記吳小春合計,一致覺得李長秀家搞快遞包裹服務點是條好路子。他們立馬找到了李長秀,沒想到一拍即合。
2019年1月,坤元小區(qū)分房到戶。李長秀拿出一間車庫,經(jīng)過簡單裝修,坤元小區(qū)快遞包裹服務點就正式開張了。但沒想到的是,由于安置房剛交付不久,小區(qū)住的人不多,加上位置比較偏,包裹很少,快遞公司不愿將小區(qū)的快遞包裹送到服務點來。李長秀決定自己騎車到快遞公司把小區(qū)居民的包裹拿到服務點來分送。從一件、兩件開始,慢慢地,包裹數(shù)量就越來越多,直到現(xiàn)在每天有100多件,快遞公司也愿意派人送件到服務點。李長秀的快遞包裹服務點也越來越被人熟知了,不管送快遞的,還是取快遞的,都親切地叫她“李姐”。
在李長秀的快遞收發(fā)點,記者看到一排排整齊的貨架上快遞件按照序號有序地擺放著,前來取件的居民絡繹不絕,確認好取件碼后,他們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取走自己的包裹了。
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后,當別人還在等待復工復產(chǎn)的時候,李姐的快遞包裹服務點仍然在運營,這讓她深有感觸?!拔磥砜隙ㄊ蔷W(wǎng)絡經(jīng)濟時代,我也在學習使用智能手機,跟上時代,我現(xiàn)在有600多個微信好友哩!”她自豪地展示著自己的手機?!翱爝f服務行業(yè)發(fā)展空間很大,業(yè)務肯定越來越好。今年我又簽下了一個樓盤的快遞包裹服務點協(xié)議,到時候準備請生活有困難老表來做事,能幫一點是一點。我現(xiàn)在在小區(qū)門口的飯店當配菜員學廚藝,就是還有個夢想,等錢掙夠了,盤個店面開個快餐店,帶著學廚師的兒子一起干?!闭劶拔磥泶蛩?,李姐的神情異常堅定。
“李姐是一個從地道的農(nóng)民變身為擁抱新經(jīng)濟的時髦大姐,她愈挫愈勇,最終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脫貧,這種精神感染了許多人?!睅头龈刹咳缡钦f。
是的,在貧窮和困難面前,李長秀毫無妥協(xié),她不僅用勤勞和智慧實現(xiàn)了自己的脫貧夢想,用信念和執(zhí)著闖出了自己致富的路子,還為身邊人樹立了榜樣。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