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有人說,莫言的談吐與思維獨具特色。這是說,無論寫作還是說話,他都能不落俗套,常常出人意表。
1987年5月,莫言和瑪拉沁夫、從維熙、高曉聲、王安憶、張承志、葉文玲、張煒、程乃珊等知名作家組成的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西德。
其中,有這樣一件事:受德國漢堡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華人教授關愚謙的邀請,代表團一行去他家做客。將要離別時,關教授讓大家在他的家庭記事本上留言。在莫言前面留言的是高曉聲,他寫了:同是一個“漢”。莫言接過記事本,揮筆寫下:吃完面條聽古琴。
原來,那天關教授請代表團吃的是意大利面。餐畢,則讓住在樓上的一對丈夫是中國人、妻子是日本人的留學生夫婦演奏了中國古典名曲《平沙落雁》。莫言的這句留言,讓在場的人看了皆不禁哈哈大笑。
有人認為,莫言的小說是以世紀為計量的文化積淀而形成的美學品位和價值觀。他的逆向思維、不落俗套,比如在留言本寫上“聽古琴”,透著的是國家情懷及對人類的愛,是一種大美的美學品位。此,或許是他出人意表的不同凡響與驚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