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熒 黃大勇 左敏 李宇
局長說
湘潭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唐正武:作為教育系統(tǒng)的黨員干部,我們要自覺從黨的恢弘奮斗史中汲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豐厚滋養(yǎng),賡續(xù)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斗新時代的精氣神,在新起點上續(xù)寫好湘潭教育事業(yè)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新篇章。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解放軍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日前,在湘鋼一中體育館內(nèi),《亮劍喀喇昆侖,致敬衛(wèi)國戍邊英雄》主題班會深受學生歡迎。“我們對邊疆戰(zhàn)士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認識。這樣的思政課堂愛了愛了?!币粚W生表示。而這只是湘潭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q.生動展現(xiàn)。
自3月黨史學習教育全面啟動以來,湘潭市教育系統(tǒng)緊貼黨員干部思想和湘潭教育實際,抓好主題主線、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和關(guān)鍵群體,精心組織,努力做到規(guī)定動作不走樣,特色工作有亮點,實踐活動見成效,著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突出地方特色。讓教育方法“活”起來
“紅旗風中搖曳,誦讀聲聲,百年黨史歷歷在目……”4月1日,來自湘潭市一中、二中、和平小學等學校的400多名學生來到湘潭市烈士陵園,在紀念碑下誦讀紅色故事,向革命先烈敬獻花圈,表達對先烈敬仰、緬懷之情。
巧用陣地教育,發(fā)揮紅色遺址特殊宣傳作用。湘潭是偉人故里,在這塊紅色熱土上,留存有故居等革命遺跡100余處,湘潭市教育局通過把課堂搬進紅色景點、紀念場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尋訪紅色足跡”教育實踐、“黨員講百年黨史故事,紅色基因代代傳”宣講等系列活動,開發(fā)游韶山革命圣地、走進湘潭三館(博物館、黨史館、規(guī)劃館)等一批研學線路,實施沉浸式教育,讓紅色基因成為湘潭青少年的精神底色。
為使黨史學習教育與校園文化深度融合,湘潭市直學校充分利用學校公眾號、校園文化長廊、校園廣播站、電子屏、宣傳欄等開辟黨史專欄、播放革命歌曲、講述紅色故事。5月中旬,湘潭市教育局組織全市教育系統(tǒng)廣大黨員干部開展了“講黨史頌黨恩”微宣講比賽,共收到作品40余件,有3件作品進入省決賽,其中,作品“消失的25年”獲省賽一等獎。
聚焦師生關(guān)切,讓為民辦事“實”起來
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是“學史力行”,湘潭市教育局將民生實事項目落到了實處。
4月21日,是湘潭市教育系統(tǒng)“我為群眾辦實事”暖心走訪日。當天,全市教育系統(tǒng)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扎實開展了“基層一線大走訪”活動,進萬家門、訪萬家情,廣泛聽取師生、群眾意見,整理“急難愁盼”問題共計367件,截至5月底已辦結(jié)125件,其中新增4805個公辦幼兒園學位,提質(zhì)改造了170間中小學教室燈光照明,建成了2所芙蓉學校,新增中小學學位3萬余個,2021年年底將全面完成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湘潭各市直學校緊密聯(lián)系學校教學特點和工作實際,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做到了“四進”,即進課堂、進社區(qū)、進農(nóng)村、進工廠。
4月至5月,湘鋼一中、湘潭縣一中教師為永順、瀏陽等地的10所學校送教下鄉(xiāng)50余節(jié)課。5月至6月,湘潭廣播電視大學相繼在湘潭縣、湘鄉(xiāng)市、雨湖區(qū)、岳塘區(qū)等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社區(qū),通過主題黨課、文藝匯演、留守兒童心理疏導等活動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性和多元性,使學習內(nèi)容更有深度,學習形式更有趣味,學習效果更有實績。
湘潭市教育局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市教育局組建了六個巡回督導指導組,指導各校把握好學習節(jié)奏,高標準抓好黨史學習教育。督導組采取聽匯報、隨機抽查、調(diào)研訪談等方式對學校、單位進行全面督查指導,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工作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