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注 解
1. 垂緌í):緌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比喻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
2. 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3.流響:指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
4.藉:憑借。
賞與思
詩人筆下的蟬是人格化了的蟬?!按? 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可見這只蟬形象顯貴,品格清高,住在高大挺拔的梧桐之上,歌聲高亢洪亮。三四兩句是詩人強調(diào)蟬聲遠傳,是因為“居高”,而不是借助外力(秋風)。其實是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本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合稱為唐代文壇“詠蟬三絕”。